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183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21.
采用重心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研究了2016年中国东部O3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揭示了气象因素和前体物对中国东部O3浓度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O3浓度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1~3月为低值上升阶段、4~9月为高值波动阶段、10~12月为低值下降阶段,O3污染主要发生在高值波动阶段,超标天数占全年的96.0%.(2)气象因素是影响O3年均浓度空间分布格局的主导因素,受降水、相对湿度南高北低和日照时数北高南低的影响,O3年均浓度总体呈北高南低的态势;前体物对O3年均浓度分布也有显著影响,是城市群核心城市形成局部O3污染中心的原因.(3)O3月均浓度分布格局经历了由北高南低到南高北低的演变过程,1~6月O3浓度总体重心和高值重心向北迁移,6月达到最北,北高南低的特征最强,环渤海地区成为O3污染最严重的区域;7~12月,O3浓度总体重心和高值重心向南迁移,12月达到最南,O3浓度分布格局演变为南高北低.3~9月雨季期间,O3浓度分布主要受降水和相对湿度的影响,其余时间主要受气温的影响.(4)前体物对O3浓度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气象条件实现,气温越高,光化学反应越强,前体物的正向影响力越大;气温越低,光化学反应越弱,NOx、CO、SO2等化学性质活跃的前体物对O3可能起消耗作用.  相似文献   
122.
中国动态     
《绿色视野》2011,(11):4-4
七部门联合开展沿海陆源溢油污染风险防范大检查 经国务院批准同意,环保部将会同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国资委、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开展沿海地区陆源溢油污染风险防范大检查,切实防范陆源溢油污染风险,促进陆源石油的安全开发。检查范围包括天津、河北、  相似文献   
123.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工业城市,由于汽车数量不断增加,硝酸工业、石油化工、天然气、煤炭工业的迅速发展,排放到大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日益增多,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光化学烟雾发生的概率也会越来越大。一、北京及我国中东部地区浓厚雾霾天气情况概述2013年1月16日起及随后一段时间内,我国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出现浓厚雾霾,久久挥之不去。一条深褐色的污染带斜穿1/3的国土,从北京、天津  相似文献   
124.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域,分析了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发展现状,指出目前存在天然湿地面积逐年减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水资源及环境条件恶化、湿地功能发挥受到限制等主要问题,阐释了湿地农业发展转型的必要性,提出实现湿地农业持续发展,必须推动其增长方式向依靠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转型,生产方式向依靠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转型,经营方式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型,农产品向多品种、高品质转型,发展方式向多次产业融合转型。  相似文献   
125.
《中国环境管理》2013,(2):46-47
今年年初,我国中东部地区深受雾霾天气困扰,诸多城市大部分时间笼罩在雾霾之中。为迎击雾霾、重现蓝天,持续稳定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各省(市、区)相继提出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6.
PM2.5污染问题呼吁我们亟待开发和研究新能源专利技术,企业以及研究机构推行专利技术共享制度,加快该领域的技术更新。今年1月中旬起,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遭遇雾霾天气影响,京津冀、东北三省、中部部分地区,以及东部沿海省市的部分城市,都出现了重度或严重污染,京津冀地区污染最为严重。连续几个月,雾霾天气频频爆发,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话  相似文献   
127.
今年年初,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数日的厚重雾霾久久挥之不去。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合肥,空气污染指数纷纷"爆表",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严重污染,北京城区PM2.5值一度逼近1000。绵延不散的雾霾中,"执子之手,却看不见你","厚德载雾,自强不吸"  相似文献   
128.
江汉平原东部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国家科技攻关的结果,论证了江汉平原东部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区和地下水单元的富水性,水质,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地征,地下水开发利用合理井距,单井开采水量,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9.
从战略眼光看环境管理是经济顺利发展地保证,作为振兴我国经济的民族区域自治和沿海对外开放的两大地区也不例外.本文就两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进行分析,点出了环境管理在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并提出了实现环境管理防止危害的超前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0.
沿海地区人地关系演化及优化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地关系是人类社会同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同时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表现特征不同。本文以沿海地区“人”与“地”之间矛盾的产生、发展以及追求协调的历史过程为线索,将人地关系的发展变化历程划分为混沌阶段、原始和谐阶段、矛盾发展阶段、矛盾激化调整四个阶段。影响人地关系的因素较多,自然因素主要是地形、气候、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人为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的急剧增长以及人类各种不合理的破坏性活动。从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过程,可知人地关系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针对沿海地区的实际情况,沿海地区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以优化人地关系:①利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深化对外开放;②通过生态工作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等实现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③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以缓解陆上资源与环境的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