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3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相对于许多国家来说,发展和环境的双重压力更为突出。庞大的人口数量不仅给教育、就业、老龄化等带来一系列难题,而且形成对农业、资源和环境的持久压力。我国有限的资源和相当脆弱的生态系统如何能维持日益增加的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如何能够维系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82.
“长期以来,在中小学教材和大学教程中,传统文化比重少得可怜,文化传承面临着严重的断裂危险。”对此,驻豫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王全书深为担忧。他建议,要充分发挥国民教育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传承作用,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83.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劳动者的节日,也是劳模和先进生产者的节日.劳模作为时代精神的引领者,其风尚揭示了社会文化的丰厚内涵,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84.
凤山 《世界环境》2010,(5):81-82
<正>建筑节能"今不如昔"中华民族历来有以家为中心的传统。无论是平民百姓"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目标,还是社会精英"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的雄心壮志,都是以家为基础的。家又必须存在于能挡风遮雨、避暑御寒的住宅之内,由此可见住宅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无怪乎,房价能够  相似文献   
85.
仰视中华民族浩瀚的文化星空,诸子百家,竞相争辉、星光灿烂。其中敬重生命、祈盼安康、趋福避祸方面的成语典故俯拾皆是,让人自豪感油然而生。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既是一种理念,也是成语。它是人类先哲们从远古洪荒、茹毛饮血开始,对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思考。古代典籍中较早提到以人为本思想的是春秋时期的《管子》。  相似文献   
86.
教师,一个象征着尊重和荣誉的职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天地君亲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溢美之词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然而,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中华大地上发生的多起老师遇害案件,却不得不让我们把"弑杀"这样血腥的字眼与"教师"这样一个充满温情的职业残酷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87.
“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今年的清明节有别于往年.既是中华民族祭祖扫墓的传统节日,又是踏青春游的绝好日子,更是我国法定节假日调整后的第一个长周末。在今年清明节的4月4日至6日连续3天假日里,吴江市又迎来了出行祭扫、踏青旅游的高峰期,尤其是4月4日,辖区各公墓祭扫的人数达到3万余人次,车流3100辆次。为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有序、畅通,交巡警部门根据今年清明节新的特点以及不同以往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积极应对清明节期间的交通管理工作。期间,共出动警力300余人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000余起,该市道路交通保持畅通,交通安全形势平稳。  相似文献   
88.
中华民族衣境的灵魂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作为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装亦是如此,和谐之美非常重要,和谐之美对于职业装又有独特的表现,职业装要与人体相和谐;职业装要与人的性格、年龄、文化素养、内在气质、社会角色相和谐;职业装要与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相和谐。只有达到和谐之美,才能使职业装的发展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9.
洪水的反思     
今夏央视焦点访谈中,报道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冲进山村一座小学,卷走了百名正在上课的稚嫩的孩子.作为父母心肝的孩子,作为全村希望的孩子,作为未来给中华民族的绚丽画卷增色添彩的孩子……  相似文献   
90.
伊凡 《环境保护》2012,(Z1):87-88
2007年12月1—11日,中央电视台一套每晚22:40,中国首部大型生态纪录片《森林之歌》正式与观众见面。之所以在时隔几年后再次提到这部环保影片,一是因为我国在当前面临的环境宣教新形势,二是我国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又开始了其第12个五年规划征途。回过头来再看这部讲述人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