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113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97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对近年来加工原料劣质化后轻质油中间原料储罐腐蚀问题突出和腐蚀导致的安全事故多发的现状进行了论述,介绍了中国石化轻质油中间原料储罐的调研情况和发现的主要问题,从多个方面提出了轻质油中间原料储罐的防腐对策.  相似文献   
62.
高燕  沈佟栋  陈尧  周慧华  童少平 《环境科学》2014,35(8):2980-2984
研究了酸性条件下O3、O3/H2O2、Ti(Ⅳ)/O3和Ti(Ⅳ)/O3/H2O2氧化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效能.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2.8条件下,Ti(Ⅳ)/O3/H2O2体系对DMP的降解效率,矿化程度和臭氧的利用率都明显优于其他3种氧化体系.相同条件下O3、O3/H2O2、Ti(Ⅳ)/O3和Ti(Ⅳ)/O3/H2O2降解DMP的一级表观速率常数分别为3.96×10-4s-1、9.54×10-4s-1、1.07×10-3s-1和6.41×10-3s-1.与单独臭氧化相比,Ti(Ⅳ)/O3/H2O2体系臭氧的利用率约可提升6.51%.优化实验表明,本实验条件下Ti(Ⅳ)的最佳浓度为1.4 mg·L-1,H2O2最佳投加量为10 mg·L-1.结合气质联用(GC/MS)与离子色谱(IC)的分析结果,对Ti(Ⅳ)/O3/H2O2降解DMP的可能反应途径进行了初步的解析.  相似文献   
63.
刘洋 《劳动保护》2004,(12):38-38
11月11~12日,全国煤矿安全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王显政做了工作报告(报告内容详见中间插页)。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效除尘脱硫装置三相流化床的性能和原理,并对三相流化床除尘脱硫工业中试系统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三相流化床除尘效率可达956脱硫效率达70%,运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5.
应用水网藻净化水源水质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水网藻是大型的网片状或网袋形绿藻、肉眼可见,据报道,水风藻对水质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在实验室和现场分离培养水网藻,并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筛绢制成的网袋进行了中间试验。从水网藻生长实验水质监测结果盾,水网藻生长实验和水质监测结果看,水网藻生长速度快,光合作用旺对水体增氧效果显著。在气候温暖、光充足的季节,利用水网藻去氮除磷、净化水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6.
勘察地裂缝的电阻率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梁爽  任隽  闫述  高致宏 《灾害学》2004,19(1):73-75
以西安地裂缝为例,探讨了电阻率法勘察地裂缝的应用效果及直流电阻率法的勘探深度问题.结果表明,电阻率法是城市地裂缝勘察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铁路提速区段中间站行车安全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分析了影响铁路提速区段中间站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基于系统工程的理论原则,从人员安全保障、设备安全保障、环境安全保障、基础安全管理保障4个方面着手,确立了铁路提速区段中间站行车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模型;提出了铁路提速区段中间站行车安全保障模糊层次评价的一般方法;对我国铁路主干线某一提速区段中间站进行实例分析,其结果显示,基础安全管理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最后,笔者建议,在我国铁路实现“客运高速、货运重载”的发展方向下,应当加强提速区段中间站的安全管理,认真进行行车安全评价,实现行车事故的预测与预防  相似文献   
68.
为了分析轨缝值与行车速度对车辆通过钢轨接头时产生的振动与噪声的影响程度,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计算模型;该模型的车辆采用整车模型,共10个自由度;轨道结构采用3层弹性点支承有限长欧拉梁模型,共402个自由度;系统的激励大小可由轨缝值和行车速度推导出来,并运用赫兹非线性接触理论计算轮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采用该模型,结合快速显式迭代积分法和MATLAB6.5强大的矩阵分析功能,对不同轨缝值和车辆行驶速度条件下钢轨接头的动力响应进行了计算,为减振降噪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9.
70.
结合实际,重点阐述了换热器管子与管板连接的焊接接头射线探伤的程序和方法。随着该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必将推动换热器制造质量上水平上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