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3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406篇
安全科学   354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127篇
综合类   1106篇
基础理论   69篇
污染及防治   227篇
评价与监测   53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5 毫秒
971.
尹航  刘畅  高辉  高大文 《环境科学》2014,35(5):1866-1870
采用自行设计的生物膜/颗粒污泥耦合反应器,研究不同好/厌氧区容积负荷对该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试验过程中设置了3种不同的工况,每种工况的好氧区和厌氧区容积均不同,工况Ⅰ的是9.66 L和15.34 L,工况Ⅱ的分别为12.56 L和12.44 L,工况Ⅲ的是15.42 L和9.58 L.不同的好/厌氧区容积对应不同的容积负荷.结果表明,工况Ⅰ的氨氮与磷酸盐去除效果稍差,工况Ⅲ出水硝态氮较高,造成总氮去除率较低.工况Ⅱ是最佳运行条件,系统的氨氮去除率为80.63%,氮容积去除负荷为150.27 g·(m3·d)-1,COD去除率为83.24%,释磷量与吸磷量分别为7.23 mg·L-1和11.93 mg·L-1.  相似文献   
972.
"生态足迹分析法"最早是由加拿大两位专家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以此来测算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该指标将环境负荷表示为土地面积,来直观地理解资源的有限性。例如,日常生活中的菜肉鱼蛋奶等食物及木材家具等,需要依赖农田、牧场、渔场、森林等来生产,这些支撑生活的所有土地、水域面积的总值,就是"生态足迹"。值越高,说明  相似文献   
973.
道路交通扬尘采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路交通扬尘是我国北方城市环境空气中PM10和PM2.5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要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进一步降低颗粒物浓度,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道路交通扬尘,而控制扬尘的第一步是确定采样方法。目前我国还没有标准化的道路交通扬尘采样方法,本文归纳了当前国内外应用的主要方法,重点介绍了降尘法、积尘负荷法和快速检测法三种采样方法,并对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各自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快速检测法是最有潜力的采样方法,未来还需进一步的研究,争取早日制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标准化的道路交通扬尘采样方法。  相似文献   
974.
为了研究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抗药性细菌生长和分布特性及污泥负荷的影响,构建了不同处理负荷的活性污泥工艺,并以磺胺嘧啶抗性异养菌为例,阐述了污泥负荷对活性污泥系统中典型抗药细菌的生长及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负荷增大有利于磺胺嘧啶抗性异养菌的生长繁殖,负荷提高后净比生长速率和细菌产量分别由0.32d-1和2.3×106CFU/d提高至0.33d-1和3.1×106CFU/d,活性污泥、出水和剩余污泥中抗药菌的浓度也均显著提高(P0.05),但对抗药细菌的相对丰度无显著改变.低污泥负荷下[0.24kg COD/(kg MLSS?d)]抗药细菌主要通过剩余污泥形式排放,排放量比(泥中排放量/水中排放量)为28.4;负荷提高至0.4kg COD/(kg MLSS?d)后,出水抗药细菌排放量显著提高,排放量比为1.1.处理相同水量,高污泥负荷下排放的抗药细菌总量明显降低,提高污泥负荷有利于活性污泥系统抗药性风险的控制.  相似文献   
975.
A stormwater management system utilizing the mechanisms of sedimentation and filtration/infiltration was developed and constructed for the immobilization of suspended solids and heavy metal constituents (Fe, Zn, Pb, Cr, Cu, Cd, Ni) in runoff. Monitoring took place between May 2010 and November 2012 on a total of 24 storm events. This research on the fraction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runoff and discharge of a stormwater system provided insight on the actual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and determined the implications for treatment of the particulate-bound and dissolved heavy metals in runoff.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partitioning of heavy metal load in runoff in either dissolved or particulate-bound were influenced by flow rate and total suspended solids load, and evident in high-intensity storm (rainfall-runoff ev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partitioning of heavy metal load discharge from the stormwater system was more apparent during the early period of discharge having higher variability in dissolved than particulate-bound heavy metal. Findings revealed that fractionation of heavy metal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tormwater system; thus, must be considered in designing stormwater systems. For the stormwater system to be effective, it is recommended to design the system treating not only the early period of a storm (first flush criteria) rather until the peak part of the hydrograph (high flow rate where partitioning was greatest) from a load basis.  相似文献   
976.
以某高海拔地区污水处理厂的二级生化处理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人工湿地进出水中COD、NH+4-N、TP浓度的变化,研究了水力负荷、气水比两个参数对人工湿地净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去除生活污水中COD、NH4+-N、TP的最佳水力负荷为0.33 m3/(m2·d)、气水比为3:1,在此最佳试验条件下,COD、NH4+-N、T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4%、69%、68%,出水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977.
针对链条炉低负荷运行燃煤不完全燃烧,通过分析风煤比优化的特点,确定衡量风煤比的手段是实炉烟气最佳过量空气系数。提出首先寻求实炉烟气最佳过量空气系数,再进行风煤比实验的优化方法。结合实验链条炉进行了低负荷运行的实炉烟气最佳过量空气系数的测试,并依此为依据进行风煤比实验,确定了最佳风煤比,达到链条炉低负荷运行时优化燃烧的目的,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978.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1):9-I0005
<正>天津陈塘热电有限公司2014年上半年发电量完成18.32×108k W·h,供电煤耗完成316g/k W·h,综合厂用电率完成7.47%,发电综合水耗完成2.17kg/k W·h。2013年,公司顺利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综合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和节能量目标,截止到2013年底,累计完成节能量81629吨标准煤,完成"十二五"进度的62.3%,顺利完成节能量进度目标值。为进一步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结合当前生产情况,重新修订了《生产指标考核管理制度》;继续开  相似文献   
979.
研究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在常温下的启动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21~29℃,属于低温厌氧)下,接种普通厌氧污泥,经过逐步增加反应器负荷,启动时长119天,出现部分细小污泥颗粒,运行稳定。此时,进水COD为5240mg/L,有机负荷13.14kgcod/(m3·d),COD去除率最高达77.73%。出现的细小颗粒污泥呈黑色,粒径在0.5~1mm。  相似文献   
980.
太湖出入湖河道与湖体水质季节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2016年太湖16条主要河道及对应湖体的水质逐月监测数据,深入探讨了太湖流域不同分区河道的外源营养盐输入对湖体水质影响及其季节变化.结果发现:(1)太湖流域河道总氮(TN)、溶解性总氮(DTN)、总磷(TP)和溶解性总磷(DTP)的月平均浓度均高于对应湖体,主要入流区河道与临近湖体的营养盐浓度呈现显著正相关,表明外源补给对湖体营养盐浓度产生巨大影响;(2)无论是河道还是湖体的营养盐浓度,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且峰值产生月份不同:河道平均TN最高值出现在3月,为4.82 mg·L-1,平均TP最高值出现在12月,为0.218 mg·L-1;湖体TN、TP峰值均出现在蓝藻水华暴发期间(7月),分别为4.13 mg·L-1和0.255 mg·L-1;(3)极端降水过程短期内能明显降低河道营养盐浓度,但会引起湖体营养盐外源负荷的明显增高,不利于湖体富营养化控制.本研究表明,对于空间异质性较高的大型浅水湖泊,流域河道入湖污染对湖体营养盐时空格局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而湖体的污染物自净能力、蓝藻水华物质的空间堆积及风浪引发的底泥再悬浮作用等也都对湖体营养盐浓度、时空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