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126篇
综合类   506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7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排污权交易在我国经过了近30年的探索和实践,仍然停留在试点工作上的原因在于该制度的推广还存在一些困难。本文针对我国部分排污权交易试点地区由于市场容量过小,导致排污权供给不足,出现供不应求情况的问题,以山西省排污权交易开展现状为例,从人口、经济、政策环境等方面对影响市场设置的因素作出初步探索和分析,认为按照省级行政区域来划分市场范围是目前比较合理的选择,可以充分发挥排污权交易机制在市场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法自诞生伊始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温室气体控排始终是这套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围绕控排这一主线,气候国际法经历了初创期、深度推进期和自我调整期三个主要阶段,并以《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的缔结和实施为主要代表。在气候国际法正式确立"自下而上"贡献模式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最大排放国,其对国际减排进程的参与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国内层面积极推动的碳排放交易制度体系的建设,是我国自主进行温室气体控排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3.
作为基于市场机制的温室气体减排工具,碳排放交易制度可以采取的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在实践中,该制度可以采取碳排放总量控制与交易模式、碳排放基线与信用交易模式、碳税与碳交易融合的总量控制与税收模式、以及特殊情况下的碳排放强度下降型总量控制与交易模式。在实践中,不同国家和地区往往根据自己的发展阶段和减缓气候变化的需要,灵活在四种模式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84.
<正>据《卫报》报道,上周,欧盟碳交易市场改革提案在欧洲议会产业委员会的投票中未获通过,刚刚达成的一组后续改革建议也被投票否定,但这种混沌局面开启了另一种可能,即对碳排放交易体系进行更具雄心的改革,从而有望实现碳交易价格在2020年之前适度上涨.过度供给和市场衰退导致当前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供大于求,多余碳排放许可已超过20亿t.据碳交易智库Sandbag预计,如果不对交易体系进行结构化改革,2020年末可能膨胀到45亿t,导致欧洲碳减排趋势逆转.此次的改  相似文献   
85.
冯晓飞  卢瑛莹  章翼 《环境工程》2015,33(12):134-137
通过系统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企业的排污权交易认知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利用相关分析,对企业在排污权交易方面的认识、态度、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企业的排污权交易认知模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企业在排污权交易上存在着态度和行为的不一致现象,而排污权交易的有效实施也并不需要企业有积极的环保意愿。研究结论为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政策的推广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6.
排污权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是绿色交易市场建设的重要手段,是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市场化机制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关键路径。排污权和碳排放权的交易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管控范围交叉性、减排协同性及管理相似性的特点,二者的协同,将会极大地提高环境管理效能、降低实施成本、减少污染物排放。本文对协同推进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进行可行性和难点分析,提出从监管协同、重点区域协同两方面分阶段、分层次推进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相关法规体系、启动重点区域排污权交易试点、开展环境权益交易相关平台整合前期调研、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和排污权交易环境协同效益评估的建议。  相似文献   
87.
《环境工程》2015,33(1):150-153
为了有效减缓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威胁,积极有效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刻不容缓。排污权交易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为低成本高效率地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了可能。在深入研究排污权交易理论以及对比初始排污权分配的方法基础上,结合国内排污权交易市场与碳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为国内构建成熟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8.
在排污权交易的理论基础上,借鉴美国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的政策和方法,设计了一套广州市实施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的框架,旨在为广州市控制削减二氧化硫排放提供一种基于市场的环境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89.
我国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要实现两个基本目标,或者基于两个前提来进行制度设计:首先是保障我国的发展权,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必要的碳排放的基本需求;其次才是通过排放交易体系发现和形成中国的碳价格,使碳长期均衡价格等于社会减排边际成本,以符合经济效益的原则实现全社会减排。  相似文献   
90.
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文章以温州市为例,从水环境管理视角出发,探讨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的若干问题。着重分析温州市初始排污权核定与分配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利用平均治理成本等方法设计排污权有偿使用价格,研究排污权交易的实现途径。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应探索利用地方立法权制定排污权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初始排污权核定与分配方法、优化排污权竞拍机制和实施市场化激励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