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8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332篇
安全科学   368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162篇
综合类   1057篇
基础理论   153篇
污染及防治   150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3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11.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进程面临新转折,当前德班平台谈判将建立2020年后国际新减排制度框架。国际学术界出现"新气候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进程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能源体系的根本变革,人类社会文明形态也将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新气候经济学将探索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理念和相应的经济学理论与分析方法,寻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与减排CO2保护全球气候的双赢路径。新气候经济学不仅关注国别之间减排责任和义务的分担,更重视各国在共同目标下创造和扩展合作共赢的空间和机会,探索各国合作共赢的机制和运作方式,分享低碳发展的经验、技术和机会。同时更加关注新国际机制对各国低碳转型的激励和促进作用,使之成为各国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内在动力。实现控制温升不超过2℃目标,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面临排放空间不足的挑战,碳排放空间成为越来越紧缺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大幅度提升碳生产率,即成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减排CO2双赢的根本途径。新气候经济学将关注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碳生产率变化的规律以及提升碳生产率的方法和手段,研究新兴发展中国家CO2排放尽早达到峰值,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和途径。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新型能源体系变革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战略选择,并已成为世界趋势,新气候经济学关注碳价对新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激励作用,关注能源体系变革对各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障能源安全与减缓气候变化的协同效应,关注碳价机制对国际技术合作与技术转移中利益扩展和共赢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和公众消费方式的转变是实现社会低碳转型的关键,因此,新气候经济学也关注生态文明下的财富观、福利观、消费观和生活方式的理论支撑,关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低碳化城市建设的发展理念和实施方式,关注消费方式的转变对社会发展目标、发展方式、物质生产方式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2.
面源磷负荷改进输出系数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输出系数模型是模拟较大流域面源污染的有效手段,但它假设同一土地利用类型的输出系数相同,忽视了营养物径流和截留过程中其他流域特征对输出系数空间分布的影响,难以为流域分区管理提供依据。在传统输出系数模型基础上,引入产污因子(CI)和截留因子(RI),校正地形、降雨、植被缓冲带对面源磷流失空间格局的影响。用改进输出系数模型模拟滇池流域面源磷负荷并将模拟结果应用于流域管理。结果表明,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能更好地模拟面源磷污染的空间格局,识别出面源总磷的关键风险区--湖滨平原地带以及与入滇河流邻近的山谷、台地。以2008年滇池流域面源总磷的模拟结果(3525 t)为基准,若单位面积磷肥施用量减少20%,面源总磷负荷将减少86%;若环湖公路内侧全部实现退耕还林或还草,面源总磷负荷将减少60%;若同时实施减少磷肥施用量和环湖公路内退耕两项措施,面源总磷负荷将减少130%  相似文献   
113.
吴义诚  肖勇  赵峰 《环境工程学报》2014,(10):4503-4507
采用光照富集及厌氧划线法从污水厂二沉池活性污泥分离到一株光合细菌YC-1,结合菌落特征、细胞形态、活细胞吸收光谱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对其进行了分类学鉴定,并研究了YC-1在不同光源照射下的产电性能。结果表明,该菌为短杆状,有鞭毛,菌落呈淡粉色,含有大量细菌叶绿素a,16S rRNA基因序列与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DX-1相似度为99%,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室接种YC-1,并以乙酸钠为底物,铁氰化钾作为阴极电子受体,外载为1 000Ω时,电池稳定运行时输出电压为0.58 V,且输出电压不受光源光谱影响。  相似文献   
114.
研究了各污染源的NMVOC排放因子,重点分析化工产储源的NMVOC排放因子,估计了1998~2007年中国各地区、各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NMVOC)排放总量,并研究了各污染源NMVOC各成分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近年来NMVOC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2007年中国人类活动排放NMVOC总量达到2380.24万吨,是1998年的1.8倍。其中固定源燃烧排放958.95万吨(生物质燃料842.27万吨),交通源478.62万吨,溶剂应用408.23万吨,化工产储源301.11万吨,石油储运和精炼131.84万吨,混杂源101.49万吨。本研究为挥发性有机物(VOC)总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5.
目前,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事业正在蓬勃发展的时期,但同时又存在着一些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以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为例,除个别专业院校外,大部分院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存在着诸多问题,且这些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很好地被解决。  相似文献   
116.
全面贯彻落实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依赖于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养成、环境意识的树立、环境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7.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实验室保藏的壬基酚降解菌株沙雷氏菌(Serratiasp.LJ)的最佳产酶条件:以壬基酚、硫酸铵为碳源、氮源,培养基初始pH为6.8,培养温度为30℃,种子活化时间为24h,接种量为3%(体积分数)。在此条件下培养72h后,最高酶活力为1.314IU/mL,是优化前的1.77倍。  相似文献   
118.
为了提高厌氧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AFB-MFC)的性能,并为双室MFC寻找价廉、易得、无污染的阴极液,在曝气量16~24 L/h、温度(35±2)℃、回流量10.2 L/h、阴极底边距阴极室内底部17.3 cm、外电阻250 Ω、水力停留时间(HRT)14.0~14.9 h以及进水pH 7.81~8.37下,研究了阴极液及底物浓度对系统产电及废水处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缓冲溶液、阳极室出水和自来水作阴极液时,自来水的产电性能最佳,阴极液种类不影响系统有机基质的去除。以自来水为阴极液时,阴极液pH及电导率随运行时间增加而增加,COD去除率为80.11%~89.29%,输出电压及功率密度开始随运行时间增加而增加,之后稳定在440~452 mV和48.40~51.08 mW/m2之间。增加底物浓度对COD去除率影响不大,而输出电压及功率密度随底物浓度增加而下降;底物COD浓度由3 307.09 mg/L增至9 520 mg/L时,COD去除率在85.77%~94.44%之间,输出电压及功率密度则分别由449 mV和50.40 mW/m2下降至406 mV和41.21 mW/m2。自来水作阴极液可避免二次污染及阴极液对阳极室微生物的影响,并得到高的产电能力。  相似文献   
119.
张广金  信欣  毛言  刘韵  陈梅 《环境工程学报》2012,6(5):1595-1598
将一株产絮酵母菌(编号B-02号)发酵后的废菌体制成生物吸附剂,研究该生物吸附剂对废水中Cd2+的生物吸附特性。结果表明:(1)pH值对Cd2+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偏酸性(pH=4~6)条件利于吸附;该吸附剂对Cd2+吸附速率较快,8~10 min就可达到吸附平衡;(2)吸附剂的吸附动力学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Cd2+的实验数据对Langmuir等温式的拟合情况良好,吸附剂吸附Cd2+的最大吸附量为70.752 mg/g。用0.5 mol/L HNO3对吸附Cd2+的酵母菌进行解吸,解吸率可达89.7%。  相似文献   
120.
近日,日本名古屋大学的研究人员宣布发现了一种可将水稻的产量提高五成的新基因。这种基因可通过自然杂交的方式传递给下一代,不涉及有争议的转基因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