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247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240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基于曲面响应建模的PM2.5可控人为源贡献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莞市PM_(2.5)重污染月份为例,使用强力法(Brute Force)和RSM/CMAQ曲面响应模型法分别解析了珠三角地区人为源排放对东莞PM_(2.5)的贡献,以及区域传输的可控人为源SO_2、NO_x和一次颗粒物(PM)在不同控制比例下(25%、50%、75%和100%)对东莞PM_(2.5)的累积浓度贡献.强力法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1月珠三角地区人为源二次转化对东莞市PM_(2.5)的贡献(约58.10%)大于一次PM排放贡献(约41.90%),其中,人为源NH_3排放贡献最大,约占总量的21.66%.RSM/CMAQ动态源贡献结果显示,东莞市PM_(2.5)的人为可控源排放贡献(SO_2、NO_x和一次PM)占比为82.17%,受本地排放影响较大,且叠加区域排放的影响;一次PM减排对PM_(2.5)环境浓度的贡献高于仅减排SO_2和NO_x.在减排比例较低时,一次PM减排可有效削减东莞市PM_(2.5)浓度;随控制比例加大,二次前体物(SO_2和NO_x)减排对东莞市PM_(2.5)浓度削减率的影响加大.进一步使用HYSPLIT模式和轨迹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2014年1月东莞市PM_(2.5)污染传输过程.结果显示,该时段共有6条长、短距离污染传输路径,污染物主要来自东莞市东、东北及东南方向,途经其上风向区域(惠州、深圳和广州等)传输至东莞;惠州是各主导上风向出现频率最高的城市,因而其区域传输对东莞PM_(2.5)的贡献也较大,深圳次之.  相似文献   
632.
食物生产的氮代价:挪威实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33.
照片上女孩悲伤的神情,把我们似乎又带回30年前唐山大地震的悲惨现场。今天,当我们再次面对频发的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及人为灾害时,我们自问,能否从容对待?应急对策是否已成竹在胸?是否有条不紊?  相似文献   
634.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6,16(3):54-54
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部7月31日说,俄罗斯最大输油管道之一在靠近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管段出现严重漏油情况,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灾难。  相似文献   
635.
危机管理中的媒体沟通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华 《安全与健康》2006,(11):43-44
随着经济社会建设的高速发展,灾害事故日益增加.传统和非传统的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交织,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交替出现,人类面临严峻挑战,加强政府危机管理,对于国家成功避免和驾驭各种风险和危机,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危机管理是各级政府、各个政府部门的共同责任.把危机管理的职能纳入到各级政府和各个政府部门的日常工作之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36.
对我国煤矿生产人为事故性灾害的反思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凌海梅  任晓崧 《灾害学》2002,17(1):52-55
本文针对我国煤矿生产领域频发安全生产事故的状况,系统地分析了其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并提出了减少减轻事故的对策统。  相似文献   
637.
气候变化国际政策发展动向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学都 《环境保护》2007,(6A):36-42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面临的最重大的环境问题,也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温室气体的人为排放,增加对温室气体的吸收或埋存。为此,在过去的近20年里,国际社会展开了积极的行动,包括由联合国组织谈判制定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区域间政府组织制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政策等。  相似文献   
638.
“现在人类面临的一个最大的环境灾难就是气候变化.这是全球性和毁灭性的灾难。我一直在想.这个灾难究竟是谁造成的?”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的创办人廖晓义语调忧伤地开始了这次访谈。  相似文献   
639.
张郁晖 《环境》2006,(1):42-44
污染后出现的问题 那种在中国屡见不鲜的“不出事不治理,越治理越出事”的怪圈,经过近几年来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似乎可以看到突破的希望。更重要的是,人们看到了从源头上解决环境污染和减少日益频密的环境灾难的可能。因为情况已经不能再坏了。2005年发生的各种天灾人祸,像是在考验人们的生命忍耐极限一般,逼迫人们努力面对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40.
《中国ISO14000认证》2007,(B12):51-57
当前我们面对两个基本的问题,概括起来就是:生态和道德问题。如何使加快发展和人类发展协调起来呢?如何阻止毁灭环境和威胁所有生物生存的大灾难呢?又如何能逆转现在已经发生的负面影响呢? --John Paul Ⅱ教皇,欧洲环境署的演讲 L’Osservatore Romano,2606 1996[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