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573篇 |
免费 | 3794篇 |
国内免费 | 344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525篇 |
废物处理 | 408篇 |
环保管理 | 1514篇 |
综合类 | 13367篇 |
基础理论 | 2816篇 |
污染及防治 | 2446篇 |
评价与监测 | 825篇 |
社会与环境 | 453篇 |
灾害及防治 | 46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669篇 |
2023年 | 916篇 |
2022年 | 1016篇 |
2021年 | 1137篇 |
2020年 | 1007篇 |
2019年 | 847篇 |
2018年 | 603篇 |
2017年 | 704篇 |
2016年 | 817篇 |
2015年 | 908篇 |
2014年 | 1330篇 |
2013年 | 904篇 |
2012年 | 1063篇 |
2011年 | 1072篇 |
2010年 | 948篇 |
2009年 | 950篇 |
2008年 | 1011篇 |
2007年 | 983篇 |
2006年 | 913篇 |
2005年 | 826篇 |
2004年 | 765篇 |
2003年 | 749篇 |
2002年 | 569篇 |
2001年 | 484篇 |
2000年 | 418篇 |
1999年 | 358篇 |
1998年 | 337篇 |
1997年 | 228篇 |
1996年 | 247篇 |
1995年 | 233篇 |
1994年 | 190篇 |
1993年 | 129篇 |
1992年 | 149篇 |
1991年 | 111篇 |
1990年 | 111篇 |
1989年 | 9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危险废物作为具有较高危害特性的固体废物,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政府管理部门和公众的极大关注。危险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呈现量大、面广、源多、物杂的特点,因此,科学分级分类既是其精细管理、精确监控、精准处置的现实需求,也是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学科体系构建和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危险废物中有一重要类别,其共有的危险特性源于重金属的毒性。重金属的不可降解性决定了该类危险废物的环境风险和环境危害具有持久性;重金属的不可再生性又决定了该类危险废物的资源属性具有稀缺性。为此,探讨并定义了以重金属毒性为危险特性的这一重要而独特的危险废物细分领域,明确了其内涵和外延;提出了金属五分法及该类别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实现路径;分析了不同重金属提取工艺的适用性,并论述了该类别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核心要务和技术原理。 相似文献
492.
493.
494.
495.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与恶臭的生物处理技术及其工艺选择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文介绍了生物滤池、生物洗涤塔和生物滴滤池处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及恶臭的特性、近期发展状况及其应用。阐述了亨利系在选择生物处理技术中的应用,以及生物反应器内填料、微生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496.
以黑龙江省肇兰新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区域水质和沉积物基本理化性质的基础上,采用SMT化学提取方法分析流域内表层、柱状沉积物中磷形态及含量,明确了人工河流沉积物各形态磷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上覆水与沉积物理化性质,探讨了影响人工河流沉积物磷形态及释放因素。结果表明,肇兰新河流域内水体TP均值为2.61 mg·L−1,属于劣V类水体。沉积物的TP为692.91~2 197.87 mg·kg−1,整体处于中度污染水平。沉积物中Fe/Al-P含量占比较高。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上覆水中ORP是影响OP、Fe/Al-P迁移的重要环境因子,沉积物中TC、OM、Fe含量是影响OP含量的重要因素。作为一条典型人工河流,肇兰新河流域磷污染负荷严重,相比自然河流形态结构单一,缓冲能力和纳污能力较弱。本研究可为了解人工河流沉积物磷形态及其含量,并进行流域污染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7.
498.
499.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