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7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429篇
安全科学   230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212篇
综合类   1264篇
基础理论   182篇
污染及防治   310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5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621.
由于人工快渗(CRI)系统对TN去除率较低,该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为提高TN去除率,将电极生物膜和硫自养反硝化技术耦合应用于CRI系统,考察了"异养+氢自养+硫自养"反硝化脱氮的可行性,并通过菌群结构解析了电极生物膜耦合硫自养强化脱氮的机理。结果表明,电极生物膜耦合硫自养强化型CRI系统在电流强度为15mA时,TN平均去除率可达73.0%,相比传统CRI系统提高了48.0百分点。从稳定运行的电极生物膜耦合硫自养强化型CRI系统反硝化区共检测出231个已知菌属,其中具有硫自养反硝化功能的产硫酸杆菌属(Thiobacillus)和具有氢自养反硝化功能的噬氢菌属(Hydrogenophaga)相对丰度较高,分别为35.9%、15.7%。硫自养反硝化、氢自养反硝化和异养反硝化的共同作用促进了CRI系统脱氮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622.
利用废玻璃和铝渣制备沸石,进而表征沸石结构特征并研究其对水中Ca~(2+)的吸附性能。采用批式实验考察不同温度下沸石用量、初始pH、振荡频率、接触时间对吸附量的影响,并研究吸附过程热力学、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吸附量随沸石用量增加而减小、随接触时间延长而增大。初始pH和振荡频率对吸附量影响较显著。温度变化对平衡吸附量影响不大,但升高温度可显著缩短吸附平衡时间。最佳工艺参数为:沸石用量20 g·L~(-1),初始pH 6~8,振荡频率150 r·min~(-1),接触时间60 min,此时吸附量约16 mg·g~(-1)。Langmuir等温线最符合沸石吸附水中Ca~(2+)过程,表明该过程是均质单分子层吸附。动力学特征最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证实该过程主要受离子交换、颗粒外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控制。该沸石对水中Ca~(2+)吸附过程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并存的自发、吸热、熵增过程。该沸石可较好地去除水中Ca~(2+),故具有一定软化硬水能力。  相似文献   
623.
经过好氧处理后,污水中有机碳通常被降解去除进而影响后续反硝化的进行。为了解决反硝化因缺少碳源受到抑制的问题,设计了3组人工湿地作为好氧单元出水的深度处理系统,并添加原污水作为反硝化碳源。3组人工湿地均由潮汐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叠置而成,编号分别为CW1、CW2和CW3,其中CW1、CW3为下行-上行复合流,CW2为下行单向流;CW2、CW3表层种植美人蕉(Canna indica),CW1不种植物。在水力负荷为30 cm·d~(-1)的条件下,3组人工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率都在70%左右。CW1对NH_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1.2%、51.7%和35.9%;CW2对NH_4~+-N的处理效果最好,对TN的去除效果最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5%和38.3%;CW3能够明显提高TN和TP的处理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9.9%和62.2%。复合流和种植美人蕉能够明显提高系统对污染物的综合处理性能,这对于优化人工湿地设计以及低C/N生活污水的深度脱氮均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24.
针对模块化人工湿地导流板设置无相关规范参考的问题,将数值模拟与小试研究相结合,系统评价了导流板设置方式对单元湿地模块内部水流状态与除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在系统内部合理设置导流板可有效改善单元湿地模块的水力性能。沿水流方向分别在距湿地模块前段1/3处的下部和2/3处的上部设置高为280mm和290 mm导流板后,模块内部的水力效率达到最优,对应的λ增至0.935 6。按照优化结果设置导流板后,人工湿地模块对生活污水中COD、NH3-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3.57%、74.49%、50.03%和59.69%,明显高于不设导流板的模块(COD 76.37%、NH3-N 66.66%、TN 36.39%和TP 43.74%),各项指标在净化出水中的残留量分别为33.05 mg/L、2.34 mg/L、9.06 mg/L和1.67 mg/L,满足GB 18918—201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25.
人工污水对温室中秋茄苗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正常?5倍?10倍浓度的人工污水对温室中模拟的秋茄(Kandeliacandel)湿地系统持续灌污1a?在排污1周?3个月?11个月和结束后2个月对污水处理组及对照组植株秋茄幼苗的光合速率和温室中光通量密度?CO2浓度?叶片温度进行同步测定?植株光合速率的实测值和计算值均显示,排污初期正常浓度组变化小,5倍?10倍浓度组稍下降;排污后期正常浓度组显著上升,较高浓度组回复正常;停止排污2个月,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秋茄苗对人工污水的耐受力和抗性较强,对高浓度污水有逐渐适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626.
人工神经元网络辅助酚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子连接性指数(tXv)与在正辛醇和水之间的分配系数logP是反映化合物性能的重要结构参数。本文计算了酚类化合物的分子连接性指数及分配系数,运用新型的模式识别方法──人工神经元网络对酚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所得结果优于逐步判别法,对于预测未知化合物的毒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27.
运用BP和RBF人工神经元网络建立臭氧生物活性炭系统模型,考察了两个网络对水处理系统建模的适应性。研究表明,BP和RBF人工神经元网络的臭氧生物活性炭系统模型准确地描述了系统影响因素的关系,可以求出系统中臭氧的经济投量;用BP人工神经元网络建立水处理系统模型,泛化能力好,但逼近速度较慢;运用RBF人工神经元网络建模,泛化能力较差,但逼近速度快。该项研究克服了运用传统方法建模的不足,为实现水处理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628.
构建4个垂直流人工湿地(CWs)系统,其中系统Ⅰ、Ⅱ为陶粒CWs,系统Ⅲ、Ⅳ为河砂CWs,调节各CWs系统的间歇曝气速率,评价其对CWs系统长期运行下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CWs系统对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能够稳定在96%、98%左右。陶粒CWs与河砂CWs相比具有更高的污染物去除能力和稳定性;硝态氮、总氮、磷酸盐去除效果受CWs系统曝气速率和基质组成的共同影响。微生物分析表明,norank Saccharimonadales是各CWs系统硝态氮去除的关键功能菌属。合适的曝气速率和基质类型对于垂直流CWs的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29.
随着非点源污染在水环境污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重,治理非点源污染问题迫在眉睫。本文在讨论了各种污水治理技术的前提下,提出了自己关于控制非点源污染的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630.
肖劲松 《环境技术》2023,(3):54-57+73
对空调室外钣金喷涂采用普通聚酯和高交联聚酯两种粉末配方,分别在内场进行紫外光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和外场海南三亚进行自然暴晒试验,通过对比两种配方粉末试验样板在内外场试验后失光率、色差、粉化级别的变化,研究不同配方粉末的耐候性能以及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和三亚自然暴晒试验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高交联聚酯配方的粉末较普通聚酯粉末具备更优异的耐候性能,内场紫外光人工加速老化试验与外场三亚自然暴晒试验在失光率、色差变化趋势上存在类似分布规律,通过拟合非线性回归方程建立量化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