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3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331篇
安全科学   101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176篇
综合类   1059篇
基础理论   164篇
污染及防治   303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601.
2013年5、10月,在湛江市雷州附城镇东海岸采样分析了人工无瓣海桑林以及周边的混生林、秋茄林和对照光滩的土壤重金属。结果表明,人工无瓣海桑林土壤重金属的垂直分布受林龄影响较小,各层土壤细颗粒物和有机质的含量越高,水交换和淋溶作用越强,土壤重金属的层化现象越明显。随着无瓣海桑林的不断发育,其土壤重金属Cr、Pb、Cd、Zn和Cu含量及相对累积程度呈波浪式变化;As是林龄越高其含量及累积程度也越高,Hg则是林龄越高其含量越低,但其相对累积程度是5 a>18 a>11 a。5 a、18 a无瓣海桑林土壤重金属Cr、Pb、Cd、Zn、Cu和Hg的平均含量均低于相同恢复年限的混生林和秋茄林,As则反之。5 a、11 a和18 a无瓣海桑林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属中等水平,对土壤重金属环境的改变没有种植着乡土种的混生林和秋茄林明显,且恢复年限越长,重金属的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602.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逐步深入,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我国有300多万个乡村,农村人口数量众多,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量较大,据统计我国农村每年产生的污水量超过90万m3,且多为分散式,集中度不高,加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基础设施薄弱,因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难度大,导致很多地区农村污水排放不达标,严重污染了乡村水环境和土地环境,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程度。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生活污水构成及特点,以及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优化措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03.
本实验采用平板计数和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T-RFLP),分析了有机碳源添加对凡纳滨对虾养殖系统中人工基质(筛绢网)表面生物膜菌群结构组成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人工基质表面菌膜成熟时,实验组人工基质表面异养菌数量高于对照组,但没有显著性差异;弧菌数及弧菌占总异养菌的比例分别极显著低于对照组91.85%和96.98%(p0.01)。T-RFLP图谱分析表明,两处理组中126、432、434、436、485、487和488 bp等T-RF相对丰度变化显著;其中,29 d时实验组菌群种类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分别高于对照组100%和33.9%。移动窗口分析表明,对照组菌群结构变化率△t为23.2%26.38%,高于实验组的12.4%0.3%。综上可得,有机碳驱动不仅能够促进异养菌的生长,竞争性抑制弧菌的增殖,而且可以提高养殖池塘中人工基质表面菌群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04.
桂西北喀斯特地区6种退耕还林(草)模式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桂西北喀斯特地区森林生态系统退化造成的水土流失加剧以及石漠化严重的现状,筛选适合该地区植被快速恢复的5种人工造林(草)方式和自然抛荒恢复模式,分析评价各种模式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随着经营年限的增加,6种退耕还林(草)模式都使土壤肥力、生物生产力明显提高。对水土保持最好的是自然抛荒,其次是牧草、板栗 金银花、毛竹和木豆,最差的是任豆;经济效益最好的是牧草,其次是任豆、毛竹、板栗 金银花和木豆,最差是自然抛荒。  相似文献   
605.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技术在吉林省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因其具有工艺简洁、投资少、运行管理方便、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效益等优点,成为现今污水处理研究应用的一项新技术。结合吉林省省情,探讨了该技术在吉林省城市生态建设中应用的可行性,并指出了具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06.
以新型间歇增氧垂直流人工湿地(IA-VFCW)为研究对象,揭示了不同工况对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的分层效应及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曝气参数对细砾石层、煤渣层污染物去除的影响较小;对曝气区、湿地植物区污染物去除的影响较大。当进水${\rm{NH}}_4^ + $-N质量浓度为25 mg·L−1、COD为200 mg·L−1时,细砾石层、煤渣层对${\rm{NH}}_4^ + $-N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0.8%、9.3%和13.3%、11.6%,两区域中均无${\rm{NO}}_2^ - $-N、${\rm{NO}}_3^ -$-N的积累;细砾石层对COD去除的贡献较大,COD平均去除率为67.2%。曝气区对${\rm{NH}}_4^ + $-N、TN去除贡献较大,${\rm{NH}}_4^ + $-N、TN的最大去除率分别达到69.3%、40.9%,COD平均去除率为25.4%。在低曝停比下,曝气量的增加将提高IA-VFCW对TN的去除性能;在高曝停比下,曝气量的增加会降低IA-VFCW对TN的去除效果,且会造成${\rm{NO}}_3^ - $-N积累。在曝气量2 m3·h−1、曝停比1/3、曝停周期6 h工况下IA-VFCW具有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rm{NH}}_4^ + $-N去除率为94.9%、TN去除率为77.0%、COD去除率为90.0%。IA-VFCW脱氮性能明显优于传统垂直流人工湿地。  相似文献   
607.
全氟化合物(PFCs)作为一种典型的新兴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不断检出,其暴露水平、来源影响及去除方式备受关注。本文选取铝污泥人工湿地和普通人工湿地,通过动态实验探究了其对复合污染水体中C、N、P和PFOS的去除效果及各污染物在系统中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种人工湿地可以协同去除水体中的C、N、P和PFOS,但C、N、P的去除效果会受到PFOS的抑制作用,并且去除率的降幅随着PFOS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初始PFOS质量浓度为250 µg·L−1时,铝污泥人工湿地对C、N、P的去除率分别为(52.47±2.21)%、(65.79±1.87)%和(68.68±1.47)%;铝污泥人工湿地中植物对氮磷去除贡献率为28.81%,比无PFOS时提高5.27%;铝污泥人工湿地对PFOS的去除率为(73.24±2.56)%,比普通人工湿地高8.46%,填料中PFOS质量占比在2种类型的湿地系统中分别为(56.23±1.27)%和(40.28±2.55)%。铝污泥人工湿地对含氟水体中污染物的削减作用较好,且C、N、P的去除效果受PFOS胁迫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608.
通过构建室内潮汐流沸石-石灰石混合填料和沸石填料人工湿地装置,探讨了不同基质人工湿地对SBR尾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沸石对NH4+-N的吸附能力强,且潮汐间歇运行方式使系统一直保持高效的去除NH4+-N的能力,石灰石中Ca、Mg含量高,对P有较好的吸附。潮汐流沸石-石灰石混合填料、沸石填料人工湿地对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99.8%、96.7%,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59.6%、24.9%。石灰石呈中性偏碱性,有利于水中硝化菌、反硝化菌和某些异养菌群的生长。潮汐流沸石-石灰石混合填料、沸石填料人工湿地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43.0%、28.0%,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43.4%、36.7%。沸石-石灰石混合填料人工湿地上层基质中微生物量最高,达到20.45 nmol·g-1填料(相当于E.coli大小的细胞2.0×109个)。2组系统中微生物量具有较明显的分层现象,且上层高于下层,这与污染物随水流推流方向的浓度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609.
采用餐厨垃圾发酵液(food waste fermentation liquid, FWFL)作为潮汐流人工湿地(tid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TFCW)外加碳源,考察其对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脱氮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湿地氮转化速率、酶活性测定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探究其机理。结果表明:投加FWFL后人工湿地中TN、NO3--N、TP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5.7%~36.2%、3.3%~42.3%、11.2%~45.8%,且FWFL的添加不会对出水NH4+-N和COD产生显著影响;FWFL可改善TFCW低温时的脱氮效果;投加FWFL后TFCW的反硝化速率、反硝化酶活性以及电子传递系统活性均有所提高,TFCW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明显提高,微生物群落结构也趋于稳定,反硝化菌群大量增加。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与念珠菌门(Candidatus Saccharribacteria)为优势菌门,水杆菌属(Aquabacterium)与产丁酸盐细菌属(Saccharibacteria genera incertae sedis)为优势菌属。  相似文献   
610.
利用废玻璃和铝渣制备沸石,进而表征沸石结构特征并研究其对水中Ca2+的吸附性能。采用批式实验考察不同温度下沸石用量、初始pH、振荡频率、接触时间对吸附量的影响,并研究吸附过程热力学、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吸附量随沸石用量增加而减小、随接触时间延长而增大。初始pH和振荡频率对吸附量影响较显著。温度变化对平衡吸附量影响不大,但升高温度可显著缩短吸附平衡时间。最佳工艺参数为:沸石用量20 g·L-1,初始pH 6~8,振荡频率150 r·min-1,接触时间60 min,此时吸附量约16 mg·g-1。Langmuir等温线最符合沸石吸附水中Ca2+过程,表明该过程是均质单分子层吸附。动力学特征最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证实该过程主要受离子交换、颗粒外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控制。该沸石对水中Ca2+吸附过程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并存的自发、吸热、熵增过程。该沸石可较好地去除水中Ca2+,故具有一定软化硬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