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355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3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在实施劳动仲裁,或调解、协商,或司法审判时我们发现,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劳动惩戒制度的立法立规中,漏洞较大,矛盾重重。立法的缺陷必然带来法律适用的混乱。同一类性质的争议往往出现完全相反的裁决判决。不同的单位处理同样的问题有完全不同的结果。最终损害到劳动法及劳动争议裁判文书的严肃性与权威性。为此,有必要对我国劳动惩戒制度的政策、法律,法规等作一个梳理。  相似文献   
402.
为进一步提高劳动保障行政执法和劳动争议仲裁办案效率,近日,福建省泉州市劳动保障局与邮政局联合下发《关于以特快专递方式邮寄送达劳动保障法律文书的通知》。从今年3月起,市、县两级劳动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需要送达的行政执法和劳动争议仲裁文书,可交由当地邮政机构以特快专递方式邮寄送达,此送达方式与劳动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送达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403.
完善劳动争议时效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劳动法》第82条规定的60日期限的性质及劳动争议诉讼时效等问题一直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较大争议,在司法实践中执法标准亦不统一。由于该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及社会的安定和谐,因此应在立法中加以明确。现就劳动争议时效的有关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404.
为了方便劳动争议当事人依法行使仲裁权利,实现劳动争议案件快立案、快办案、快结案,体现公平、效率,切实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山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办法》、《山东省劳动争议仲裁简易程序》《山东省劳动争议仲裁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山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实施便民劳动仲裁意见》.山东省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将在案前调解、立案、审理和仲裁文书的制作与送达等全过程中实施19条便民措施,为劳动争议当事人提供更多的仲裁便利和知情权,体现劳动仲裁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05.
劳动争议仲裁与劳动保障监察在实践中各自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使职权。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存在着界限,彼此之间又互有交叉。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申诉或举报的事项在受案范围上有交叉时当事人应如何选择,本人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06.
为增强劳动仲裁的公信力,使劳动争议当事人对案件能否胜诉作出比较理性的判断,减少不服仲裁起诉到法院的案件比例和与案件处理有关的涉劳信访量,维护和保障社会稳定,使劳动仲裁工作取得“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的实效,笔者认为当前有必要对劳动争议仲裁工作中的释明问题作深入研讨。本文试就如何正确行使释明权谈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407.
最近,关于中国与欧美贸易摩擦,有两件事值得一提: 其一、欧盟宣布将对中国出口钢材征缴24%的反倾销税。欧盟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中国销往欧盟的钢材太便宜,打压了欧盟成员国的钢铁产业。该理由是否成立,中方肯定会通过WTO仲裁机制据理力争。欧盟动辄对中国挥舞反倾销大棒,中国人见识多了。因而此事除国内钢铁行业外,并未引起社会各界的广为关注。  相似文献   
408.
介绍了振动时效法消除残余应力的机理以及在薄壁铸件上的应用。通过对振动时效工艺参数,包括激振点、支撑点、激振频率、激振力和激振时间等的分析,优化出了薄壁铸件的振动时效工艺。振动时效后薄壁铸件残余应力降低35%以上,应力分布得到了均化,同时与热时效相比,节约工艺成本70%以上,大大地缩短了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409.
对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江苏预警信息服务系统进行了介绍,分析了 2023 年 6 月系统试运行以来的预警信息发布情况。结果显示,预警信息发布的主要延时存在于地震发生到国家一级融合决策系统正式发布预警信息的过程,最短延时为 4 s,平均延时为 14.358 6 s,江苏省预警系统的预警信息发布各环节延时较少,平均总延时不超过 0.9 s,Ⅱ类省级预警中心所在地发生地震后,预警信息发布时延会略长于Ⅰ类。整体来看,江苏地震预警信息服务系统满足时效性要求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省预警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实现省内破坏性秒级地震预警信息发布与示范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