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7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278篇
安全科学   594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213篇
综合类   1325篇
基础理论   190篇
污染及防治   51篇
评价与监测   69篇
社会与环境   165篇
灾害及防治   124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0 毫秒
91.
开展海水增养殖区卫生安全评价对于减少人体健康风险、提高增养殖区的有效管理尤为重要。本研究于2013年3月、5月、8月和10月对大连市金石滩、大长山岛、大李家3个重要海水增养殖区的贝类和海水进行了粪便污染指示菌总大肠菌群(TC)和粪大肠菌群(FC)的监测,同时监测了弧菌总数(TV)和主要环境要素(包括水温、pH、盐度、COD、DO、Chl a)。结果表明:这3个海区贝类组织中TC及海水中的TC、FC浓度均呈显著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变化。贝类组织中TC含量随时间的分布趋势为:8月> 5月> 3月> 10月,空间分布为:大长山岛>金石滩,大长山岛>大李家,而金石滩和大李家差异不显著(P < 0.05);海水中TC和FC浓度分布特征相似,时间分布特征均为:金石滩8月份最高,大李家5月份最高,而大长山岛各月份均低于最低检测限(2 MPN/100 mL),空间分布特征均为:大李家增养殖区污染较为严重,而金石滩和大长山岛差异不显著(P < 0.05)。3个增养殖区8月份和10月份的海水中TV浓度较高,为3.3×102~4.23×105 CFU/100 mL。通过分析不同季节海水增养殖区中TC、FC、TV之间及其与水温、pH、盐度、COD、DO、Chl a的相关性,表明环境要素以及增养殖区水域特点对于粪便污染指示菌和弧菌的时空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更好地反映增养殖区的卫生安全状况,海水和养殖生物体内指示生物应同时监测,在监测传统粪便污染指示菌的同时,建议将弧菌作为重要的病原菌指标。  相似文献   
92.
总结了实测法、公式法、模型法等国内外石化行业有机液体储罐VOCs排放估算方法的主要特点和适用范围;运用公式法估算国内某石化企业典型油品储罐的VOCs排放量;分析了在我国直接套用美国环保署(EPA)开发的TANKS模型存在的问题;根据估算方法的实际应用研究,就美国AP-42源强手册第五版第七章(chapter 7:Liquid storage tank)中评价公式的"本土化"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3.
依据美国环保署颁布的储罐VOCs排放量核算公式,从环境参数、原油参数和储罐结构参数3个方面对外浮顶储罐VOCs排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了边缘密封排放挂壁排放、浮盘附件排放和浮盘着陆期间排放等几个相关排放核算数学公式。结果表明:环境风速增大,环境温度升高或太阳辐射强度提高均导致排放量增大;原油温度升高或原油周转量增加也导致排放量增加;储罐直径增加,罐漆颜色浅,或者罐壁锈蚀情况好会降低VOCs排放量。  相似文献   
94.
介绍了国内外浮顶原油储罐VOCs泄漏损耗形式。结合美国环保署(EPA)发布的AP-42中第7章储罐的VOCs相关排放公式,建立了外浮顶原油储罐VOCs排放量核算的方法,并对核算方法的应用进行了举例分析,有助于掌握现阶段原油外浮顶储罐的泄漏损耗量,为推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控制原油储罐VOCs总量排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针对16×10~4m~3LNG储罐安全阀泄漏问题,从阀门结构角度对泄漏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主要有三种可能:(1)导阀失效;(2)上阀腔漏气;(3)阀座密封不严。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故障排查的方法以及操作步骤;结合阀门解体检查情况,建立了阀门失效的故障树,从投产、阀门运行维护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6.
综述了应用于储罐检测的主要无损检测技术,重点对漏磁检测、超声波检测和渗透检测进行了应用介绍,根据实例分析,每种检测都有其优缺点,综合应用多种无损检测技术对储罐进行全面检测是保障储罐安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7.
为预防酸性水储罐气相空间闪爆事故的发生,取样分析了某炼厂酸性水罐气相空间组成,根据气相组成配制了3种混合可燃气体,利用5 L爆炸极限测试仪测定了混合可燃气体在不同氧含量条件下的爆炸极限,根据爆炸极限数据计算出3种混合可燃气体的极限氧含量。结果表明:随着体系中氧含量增加,爆炸上限明显升高,爆炸下限无明显变化;烃类物质含量高时,混合可燃气体的爆炸上下限均降低,爆炸极限宽度变小;硫化氢和氢气含量高时,混合可燃气体爆炸上下限均升高,爆炸极限宽度变大;3种气相组成的极限氧含量分别为:8.1%、9.9%和10.3%,为防止罐顶气相组成发生闪爆,建议氧含量浓度控制在4%以内,当氧含量浓度到达5%时建议启动氮气联锁进行惰化和稀释。  相似文献   
98.
为了确定水上LNG加注站与周边建(构)筑物的外部安全距离,对LNG储罐泄漏后果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利用FLACS软件,计算不同泄漏场景LNG气云扩散影响范围,采用自主研发的LNG火灾计算工具LNGFHR计算LNG储罐池火热辐射强度的影响范围。结果表明:LNG泄漏时间、泄漏量、风速、风向和大气稳定度等均会对LNG气云的扩散距离和LNG池火热辐射范围产生影响;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水上LNG加注站与重要公共建筑物、铁路、大桥、码头等的外部安全距离为150 m,与民用建筑物的外部安全距离为100~108 m,与生产厂房、库房和甲、乙、丙类液体储罐的外部安全距离为105~110 m。  相似文献   
99.
北京市新建城区不透水地表径流N、P输出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2010年通过对北京市新建城区典型不透水地表径流水样的采集与分析,研究新建城区地表径流水质特征及其N、P输出形态组成,以期为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的源区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北京市新建区典型不透水地表屋面和道路地表径流污染初期冲刷效应显著,屋面径流污染负荷的输出主要集中在初期10 mm径流,而道路径流污染负荷的输出主要集中在初期15 mm径流.屋面地表径流TSS、COD、TN、NH4+-N、NO3--N和TP事件浓度均值分别为50.2、81.7、6.07、2.94、1.05和0.11 mg·L-1;道路地表径流TSS、COD、TN、NH4+-N、NO3--N和TP事件浓度均值分别为539.0、276.4、7.00、1.71、1.51和0.61 mg·L-1.屋面径流颗粒态COD、TN和TP分别占20.8%、12.3%和49.7%,道路径流颗粒态COD、TN和TP分别占68.6%、20.0%和73.6%.屋面径流溶解性氮素占总氮87.7%,其中NH4+-N和NO3--N分别占57.6%和22.5%,道路径流溶解性氮素占总氮的80.0%,其中NH4+-N和NO3--N分别占42.1%和35.0%.城市地表径流污染控制应加强NH4+-N和NO3--N的去除.  相似文献   
100.
论文选取广东省北江流域18站1965-2007年月降水数据,应用REOF方法将月降水量场划分为4个子区域,利用Mann-Kendall方法进行趋势检验,并采用滑动t检验方法进行变点分析,结果表明:流域东南部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西北部呈增加趋势,年降水量增加变点出现在1992、1993年。选取REOF各分区最大特征向量载荷的站作为基准站,采用Morlet小波、交叉小波变换和小波相干分析其周期特征及其与Niño 3区SST相关关系,结果表明:4站月降水量周期变化均与Niño 3区SST相关显著;时滞相关分析表明,南雄、佛冈、连南三站月降水量变化与Niño 3区SST相关性在滞后3、4个月时最强,而三水站在同期相关性最强,这种差别可能与三水附近地区近几十年来受到的人类活动影响较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