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1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481篇
安全科学   277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908篇
基础理论   194篇
污染及防治   169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44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2 毫秒
941.
一株聚丙烯酰胺降解菌降解聚丙烯酰胺及原油性能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以聚丙烯酰胺为能源和碳源从油田采出水中分离到一株菌,根据其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及生长试验,该株菌被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D 1菌株.对该菌的性能进行了评价,证明该菌能够在含原油、聚丙烯酰胺的水环境中生长,并对原油和聚丙烯酰胺具有降解作用.化学分析表明,在细菌的降解下,原油物性发生改变,姥鲛烷 nC17和植烷 nC18以及∑C-22和(C21+21 ∑C+C22)/(C28+C29)的比值明显增加,原油部分分解为丙酸、烯酸、十六烷酸;同时,聚丙烯酰胺的分子结构受到破坏,粘度降低,相对分子量由原来的1×107变为1×105~1×106,分子链上的酰胺基水解成羧基.  相似文献   
942.
二株假单胞菌的疏水性及其对菲的降解能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纯化到 2株能以菲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细菌GF2和GF3,初步鉴定均为假单胞菌属 (Pseudo monas)细菌 .根据细菌在烃 -水两相体系中的细胞数量研究了GF2和GF3菌株的表面疏水性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 ,同时对GF2和GF3在液体培养条件下降解菲的效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GF2和GF3表面疏水性随培养时间、温度及pH值的变化而变化 ,GF3的疏水性 ( 74 8% )大于GF2 ( 5 8 6 % ) .在 2 5℃下培养 7d ,GF2和GF3对菲 ( 2 5 0mg·L-1)的降解率分别达到 85 6 %和 10 0 % .  相似文献   
943.
利用阳离子型淀粉复合聚合氯化铝(PAC)制得的混凝剂对铜绿微囊藻进行处理,并进行多因素影响下的比较分析.Zeta电位、扫描电镜等结果表明,相比传统PAC,复合混凝剂所带正电荷量升高,它对藻细胞的电中和作用是对蓝藻重要的去除机理,而PAC水解产物和改性淀粉的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作用也有重要作用.在所选范围内,复合混凝剂在弱...  相似文献   
944.
假单胞菌DN-1再生NO络合吸收液的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Fe(EDTA)络合吸收脱除NO吸收速率快,吸收容量大,但是存在吸收液再生方面的缺陷.实验用自行分离得到的假单胞菌DN-1,将吸收液中的Fe(EDTA)NO还原为N2而进行再生.考察了不同碳源种类、碳源量、菌种量、pH值、温度、络合物浓度等条件下该菌种对Fe(EDTA)NO的还原情况.结果表明,葡萄糖比醋酸钠、柠檬酸三钠和乙醇等更适合于作为该体系的外加碳源.当Fe(EDTA)NO浓度为6.50 mmol·L-1时,添加250 mg·L-1的葡萄糖就能满足微生物的反应需要;DN-1还原适宜温度范围为40~45℃,适宜pH值为6.9~7.2;还原速率随菌体接种量的增多而加快;而Fe(EDTA)NO浓度小于11.8 mmol·L-1时,还原速率随着络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浓度,还原速率不再随络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反应速率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945.
绿地重金属污染因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而备受关注。文章为了解典型高原城市(拉萨)绿地土壤环境状况,对绿地105个表层土壤重金属(Cu、Cr、Ni、Zn、Pb、Cd、As及Hg)的分布特征及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应用绝对主成分得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重金属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绿地中Cu、Cr、Ni、Zn、Pb、Cd、As及Hg含量分别为31.00、43.00、18.00、70.00、33.70、0.15、18.00和0.079 mg/kg,是城市背景值的1.41、1.02、0.86、1.08、1.09、1.25、0.90和0.87倍,但远低于《绿化种植土壤》(CJ/T 340-2016)限值。元素Cu、Zn、Pb和Cd在道路绿地含量最高,元素Cr、Ni与As在各个类型绿地中含量无显著差异,元素Hg在公园绿地含量最高且变异系数大。研究区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值为1.96,为轻度污染;8种重金属地积累指数均值均小于0,未受到污染;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140.13,生态风险低,绿地环境质量良好。交通源对Cu、Zn、Pb和Cd元素的贡献率分别为36.78%、73.55%、82.24%...  相似文献   
946.
唐佳  陈茜  覃牧川  唐溪  唐崇俭 《环境科学》2022,43(6):3204-3210
污水处理厂是抗生素的重要汇集场所,反硝化是污水处理厂生物脱氮的关键环节.为了探究抗生素在反硝化污泥体系的去除特性,选取诺氟沙星(NOR)、土霉素(OTC)、磺胺甲■唑(SMX)和甲氧苄啶(TMP),对比研究了其在不同碳源条件下的变化规律,评估了吸附和生物降解等途径对抗生素去除的贡献.结果表明,反硝化脱氮体系对NOR、 OTC和TMP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且NOR和OTC可被用作碳源进行反硝化.反硝化污泥对NOR和OTC的去除是快速吸附和缓慢生物降解的过程,其中,吸附对NOR和OTC总去除量的贡献率分别达到83.5%和58.9%,生物降解的贡献率分别为16.5%和41.1%.在吸附过程中,胞外聚合物(EPS)吸附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而在OTC的生物降解过程中,P450酶发挥重要作用,其贡献率达到20%.  相似文献   
947.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联合管式膜构建气提式管式膜MBR体系用以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曝气对污水处理效果、膜内气液流态及膜过程的影响,探讨了污泥特性的变化及其对膜污染过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气提式管式膜MBR体系下膜出水DO浓度高于混合液,且随着曝气量由50L·h-1提高至150L·h-1,管式膜内气含率由0...  相似文献   
948.
针对高铁酸盐在酸、碱性环境下氧化性和稳定性的不同,采用pH调至1、3、5、7、9、11、13的剩余污泥,投加高铁酸盐溶液进行研究,考察污泥脱水性能(污泥比阻)以及减量化效果,包括破解液性质(氨氮NH_4~+-N、总氮TN、正磷酸盐PO43-、总磷TP、总有机碳TOC、溶解性有机物SCOD、胞外聚合物EPS)和污泥性状(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体积指数SVI、粒径)。结果表明:pH由低到高,破解液中各类污染物浓度总体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趋势,高铁酸盐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氧化效果均优于中性条件。其中,pH达13时减量化效果最佳,氮素和有机物质溶出最多,然而此时的脱水性能最差;pH为1时破解液中磷素最多,达90.6 mg·L~(-1)。当pH为13,每g污泥(干重)的高铁酸盐投加量为15 mg Fe时,1 g MLVSS的污泥SCOD释放量达1.13 g,TN、SCOD、TOC释放量分别为179.3、3 507.9和1 134.3 mg·L~(-1),在达到污泥减量化效果的同时更有利于破解液的后期资源化回收和处理。  相似文献   
949.
为研究高负荷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同步脱氮除碳效果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特点,构建了一个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结果表明,C/N=40进水条件下能够完成颗粒化,成熟后的好氧颗粒污泥呈表面光滑结构紧实的椭球体。随着颗粒粒径增大,其比好氧速率提高、含水率下降、沉降性能变好、生物量增加。颗粒形成过程产生的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先增加后受水质冲击减少,之后又明显提高,整个过程中多糖与蛋白质之比(PS/PN)持续下降,EPS中的蛋白质对颗粒的形成影响较大。SBR中的好氧颗粒污泥能够同时高效去除进水中的COD、N H_4~+-N和TN,去除率分别为94%、96%和93%,反应器的反硝化性能良好。C/N=40时,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成熟好氧颗粒污泥中的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发现存在促进颗粒化的优势菌门(包括Saccharibacteria、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Actinobacteria、Firmicutes和Chloroflexi)。同时,在颗粒污泥中,异养硝化、好氧/缺氧反硝化菌属丰度较高,表明异养硝化-好氧/缺氧反硝化菌属可能存在于好氧颗粒污泥中。  相似文献   
950.
为了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胞外聚合物(EPS)的提取及其吸附Cd(Ⅱ)的影响,考察了pH、单一物理提取方法和组合方法对脱水污泥中EPS的提取量及其对Cd(Ⅱ)的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条件在能够提高EPS提取量的同时,也能够提高EPS对Cd(Ⅱ)的吸附能力;不同物理处理方法对EPS的提取效率影响顺序为加热法超声法离心法,但其对Cd(Ⅱ)的吸附能力影响顺序为超声法离心法加热法;组合物理方法虽然较单一方法的EPS提取效率要高,但其提取EPS吸附Cd(Ⅱ)的能力较单一方法弱。以上结果可为EPS重金属吸附剂的有效提取和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