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42篇
安全科学   153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375篇
基础理论   80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The degradation of fulvic acid(FA) by nanoparticle TiO2 in a submerged membrane photocatalysis(SMPC) reactor was studied. In this reactor,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and membrane separation co-occured. The continuous air supplier provided O2 for the photocatalytical reaction and mixed the solution through an airflow controller. The particle TiO2 could automatically settle due to gravity without particle agglomeration so it could be easily separated by microfiltration(MF) membrane. It was efficient to maintain high flux of membranes. The effects of operational parameters on the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rate of FA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hotocatalyst at 0.5 g/L and airflow at 0.06 m^3/h were the optimum condition for the removal of fulvic acid, the removal efficiency was higher in acid media than that in alkaline media.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iltration duration on permeate flux rate of MF with P25 powder and with nanoparticle TiO2 were compared.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ermeate flux rate of MF was improved and the membrane fouling phenomenon was reduced with the addition of nanoparticle TiO2 catalyst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P25 powder. Therefore, this submerged membrane photocatalysis reactor can faciliat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process in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2.
烟囱颗粒污染物连续监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烟囱颗粒物排放的实时监测装置。该装置基于光散射理论 ,使用一个半导体激光器件作为光源 ,用 4个光电元件分别测定入射光强、从测量区出射的光强及前向两个立体角的散射光能 ,使用一台微机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 ,能够实时地给出烟囱排放源的排放浓度及粒径分布。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盆地光温模式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塔里木盆地光照、温度模式 ,该模式可以预测出塔里木盆地无资料地区各网格点的日照时数和冬季(1月)、夏季 (7月 )平均气温。在此基础上 ,应用统计学导出的极值分布和正态分布概率模式 ,预测了塔里木盆地各站上述要素不同概率的设计值。首次揭示了塔里木盆地无资料地区光照时间、温度分布规律。该模式为塔里木油田石油工业总体规划和大型工程设计及农业合理布局等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回顾和评价目前几种常规的空气SO2测试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SO2测定方法的发展动向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半导体多相催化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介绍代表性的光催化剂,提出半导体多相催化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简析超声波声能密度对污泥减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超声波用于污泥减量的机理,研究了超声波声能密度对污泥减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当超声波频率为200 KHz,声能密度1.1W/mL,t=300 s,MISS减少率max=28.3%;SCOD从30 mg/L上升到110 mg/L.在声能密度0.22 W/mL时,t=450 s,MISS减少率max=12.8%;SCOD从30 mg/L上升到85 mg/L.另外,试验中还发现大功率超声波不利于提高污泥的脱水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光离子化检测器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快速测定水中苯系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使用光离子化检测器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在环境温度下手工摇荡的快速顶空法测定水中苯系物(苯、甲苯、乙苯、邻、间、对位的二甲苯及异丙苯)的分析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80μg/L,相关系数均在0.996以上,方法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14%(10μg/L),2.9~7.8%(30μg/L),方法的最低检测限达0.5~1.5μg/L。  相似文献   
18.
痕量Cr(Ⅲ)可以对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DNA体系的共振光散射(RLS)强度产生强烈增强作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其增强的幅度与cr(Ⅲ)的浓度成正比,从而建立了测定痕量Cr(Ⅲ)的RLS新方法。该法的线性范围为O.5×10-6-5.O×10-6mol/L,检测限(3δ)为7.8×10-7mol/L,对1.O×lO-6mol/L的Cr(Ⅲ)标准溶液进行连续9次平等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1%。用该法对合成水样进行了分析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双室火灾烟气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1/2缩尺建筑模型中,取双室-走廊结构,以标准木垛为火源,对建筑火灾的初始阶段进行了实验模拟。着重研究了火灾初期的烟气特性及其变化,包括烟气温度及烟气中CO_2气体和炭颗粒浓度。本文目的在于在探索和发展中等尺寸火灾实验模拟手段和方法的同时,定性地确定火源功率对烟气特性的影响,并积累一定的实验数据,为建筑火灾的分析和模化提供实验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不同标准的变光焊接眼护具响应时间定义分析,提出各标准定义及计算值的区别,以利于帮助消费者进行产品选择和企业对产品设计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