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1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695篇
安全科学   117篇
废物处理   126篇
环保管理   111篇
综合类   1532篇
基础理论   449篇
污染及防治   254篇
评价与监测   255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1.
对中原地区的郑州、洛阳、平顶山三市采暖季和非采暖季大气PM2.5中水溶性离子进行了研究,并对比分析了三地区水溶性离子不同季节的变化幅度。结果显示,三地区PM2.5中NH4+、NO3-和SO42-等二次离子为水溶性离子的主要成分,占80%以上;非采暖季质量浓度SO42>NO3->NH4+,采暖季尤其是严重灰霾期则为NO3->SO42->NH4+;除SO42-外,其它7种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均为采暖季大于非采暖季;郑州、平顶山两地采暖季水溶性离子总质量大于非采暖季,洛阳则相反;三地区主要是以燃煤为主的固定污染源污染,但是NOx的浓度已经显著增加,尤其是采暖季NO3-/SO42-比值均大于1.0,机动车尾气对环境质量影响明显增大,郑州、平顶山两地的机动车尾气污染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较洛阳大;洛阳受季风影响较另外两地严重。总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采暖季低于西安地区,从采暖季到非采暖季变化趋势不如西安地区显著;非采暖季与西安、北京地区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712.
文章采用乳化交联法成功地制备出形貌好去除Cu2+能力强的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用SEM对其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对水体中Cu2+的吸附行为。SEM扫描结果显示:复合材料为表面粗糙、粒径为微米级的规则球形颗粒,并有类网球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Cu2+溶液中18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能力明显强于改性前的壳聚糖单体的吸附能力,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713.
采集了徐州市具有代表性的9个点位的春季环境空气样品,对不同功能区的监测点PM10及PM2.5污染水平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市区代表不同功能的监测点污染特征明显,PM10与PM2.5污染主要来源于燃煤(包括电厂、其他工业)等固定源、机动车移动源,并受到工业废气、建筑施工扬尘等的影响。其水溶性离子、金属成分污染水平与其他城市相当,但由于受燃煤电厂的影响,Pb,Mn,As,Cr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城市。  相似文献   
714.
建立了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气中异丁酸的新方法。废气中异丁酸经淋洗液吸收,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离子色谱法分析,时间定性,峰高定量,其异丁酸回收率为93.5%~104.2%,消采样体积为20L的条件下,异丁酸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02mg/m^3。  相似文献   
715.
采用中流量颗粒物采样器采集了60个可吸入颗粒物(PM10)环境样品,并用离子色谱法(IC)对所采集样品中的8种水溶性离子组成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春季南充城区空气质量良好,PM10中8种水溶性离子浓度大小为SO2-4NO-3Ca2+Na+Cl-K+F-Mg2+。其中SO2-4、NO-3和Ca2+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占总水溶性无机离子(TWSII)的62.4%、23.9%和4.7%。NO-3和SO2-4及Ca2+和Mg2+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燃煤源对PM10的贡献大于机动车移动排放源的贡献;水溶性无机离子主要以NaCl、MgSO4和Mg(NO3)2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716.
采用Dionex ICS-900型离子色谱仪对污水中氟离子、氯离子、亚硝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等五种阴离子进行测定。在戴安公司提供的色谱条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修改和改进,实验对淋洗液组分、浓度和流速进行了筛选,使方法的分析效能大大提高,达到了快速分析的要求。按改进后的色谱条件,五种阴离子的分离度达到了3.06,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33%。并且,对有标准值的样品进行质量控制考核,结果表明各离子的测定结果均在考核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717.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5):I0008-I0008
我国的煤炭、太阳能、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非常适合集中开发与利用。然而国内70%的能源消耗集中在中东部地区,近年来的环境问题迫使政府意识到减少东部排放的必要性。特高压输电具备超远距离、大容量送电能力。运用该技术进行西电东输。不但可以减少东部的排放。还可以将煤炭转化为清洁的电力直接输送到东部。  相似文献   
718.
于2011年4月28日~5月18日对上海大气中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及细粒子中的化学组分进行了连续观测,获得了上海受春季沙尘天气影响下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和主要化学组分特征.结果表明,沙尘天气中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显著高于非沙尘天,最高日均浓度分别达到787.2μg·m-3和139.5μg·m-3,PM2.5/PM10的均值为(32.9±14.6)%(15.6%~85.1%);总水溶性无机离子(TWSⅡ)占PM2.5的质量分数为(27.2±19.2)%(4.8%~80.8%),二次组分SNA(SO2-4、NO-3、NH+4)占TWSⅡ的(76.9±13.9)%(41.9%~94.2%),TWSⅡ和SNA对PM2.5的贡献均小于非沙尘天,而Ca2+的含量比却有明显上升.非沙尘天测得的OC/EC值高于强沙尘天,但低于弱沙尘天.此外分析还得到,沙尘中的高矿尘粒子具有酸性缓冲作用,使得沙尘天颗粒的碱性强于沙尘发生前.非沙尘天SO2-4、NO-3主要以NH4HSO4、(NH4)2SO4和NH4NO3的形式存在,沙尘天还会与其他矿物离子结合.  相似文献   
719.
SDBS/Na+对红壤胶体悬液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颖  李航  朱华玲  田锐  高晓丹 《环境科学》2014,35(4):1540-1547
土壤中普遍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和无机离子与土壤胶体颗粒的相互作用深刻地影响着土壤中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选取红壤胶体作为对象,利用动态光散射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Na+作用下红壤胶体颗粒的凝聚过程,并结合体系的pH和Zeta电位分析了SDBS/Na+与土壤胶体颗粒相互作用的机制.结果表明:①相同浓度Na+作用下,随着SDBS浓度的升高,土壤胶体悬液稳定性增强.例如120 mmol·L-1Na+作用下,随着SDBS浓度从0 mmol·L-1升高到10 mmol·L-1,凝聚体有效粒径从702 nm下降至193 nm,总体平均凝聚速率从28.6 nm·min-1减小到3.36 nm·min-1;②相同浓度SDBS作用下,随着Na+浓度的升高,体系Zeta电位绝对值显著降低,凝聚体有效粒径逐渐增大,凝聚速率逐渐加快;③仅SDBS作用下,随着SDBS浓度的升高,体系Zeta电位绝对值从47.6 mV增加到62.2 mV,体系pH从6.17升高到6.76,但均小于土壤胶体悬液本身的pH(6.89).因此,SDBS通过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吸附于土壤胶体颗粒表面,增加了颗粒表面的负电荷数量,降低了作用于胶体颗粒表面的有效Na+浓度(SDBS疏水长链的空间阻碍和高浓度SDBS所形成的胶束结构对Na+的吸附),使得胶体悬液稳定性增强,需要添加更多的Na+才能发生凝聚.  相似文献   
720.
多胺功能化介孔炭对Pb(Ⅱ)的吸附动力学与机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硝酸氧化和乙二胺聚合在微波辅助磷酸活化中孔蔗渣基介孔炭孔道内修饰了含氮多胺基团,制备了多胺功能化生物质炭材料AC-EDA,分析了溶液pH、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等参数对材料吸附Pb(Ⅱ)影响,探讨了其动力学吸附行为与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多胺功能化炭材料AC-EDA对Pb(Ⅱ)有较好的吸附效率,5 min内可达饱和吸附量的70%;酸性条件下,增大溶液pH有利于Pb(Ⅱ)吸附;材料AC-EDA对Pb(Ⅱ)的吸附位能量存在差异化,在吸附初始阶段,吸附速率由颗粒内扩散控制,中后期主要由膜扩散控制;准二级方程能很好地描述多胺功能化炭材料对Pb(Ⅱ)的吸附动力学行为.AC-EDA对Pb(Ⅱ)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反应过程,提高温度对铅(Ⅱ)离子吸附有促进作用;D-K-R吸附能>11 kJ·mol-1,表明化学反应在Pb(Ⅱ)吸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吸附Pb(Ⅱ)前后的AC-EDA材料XPS图谱表明,多胺基团参与了吸附反应,是材料高效吸附Pb(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