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383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177篇
基础理论   9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41.
心理安全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求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中职学生心理安全感缺失的原因和危害,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642.
《江苏劳动保护》2013,(4):35-35
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牛命安全七条规定 1.必须证照齐全.严禁无证照或者证照失效非法生产。2.必须在批准区域正规开采.严禁超层越界或者巷道式采煤、空顶作业。3.必须确保通风系统可靠.严禁无风、微风、循环风冒险作业。  相似文献   
643.
2010年3月28日,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和临汾市乡宁县境内的华晋焦煤王家岭煤矿在建施工中发生一起特别重大透水事故(当班下井261人,108人升井)。事故发生在+583.168m标高以下巷道,被困矿工长时间在低温昏暗的环境中生存,条件极其恶劣,产生了心理恐慌。  相似文献   
644.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每个作业者都会受到来自自然、社会、企业、家庭等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因素以及个人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使人的生理、心理状态发生变化,造成作业可靠性降低,出现人为失误或差错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针对事故的人为失误防范,不能只考虑某一个或几个因素,而需针对外部环境对人身心的影响和人可能产生的不良心理反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措施。本文就生产过程中几个主要的身心  相似文献   
645.
为更准确地描述行人疏散动力学特征,利用目前行人疏散模型对行人疏散进行模拟研究发现:疏散空间行人拥堵时,会出现疏散区域某些位置的行人一直处于竞争劣势而保持位置不动的现象,这与行人实际疏散运动不符.考虑到现实情况,行人在等待的过程中会积极寻找机会,实现成功疏散;基于此,在疏散模型中引入了心理迫切因素的概念,表征了行人等待过程中竞争能力的变化,完善了行人疏散模型.对新模型模拟研究发现,在考虑等待时的心理迫切因素后,该模型能够更好地表达行人疏散的动力学特征,可更为准确地再现行人的疏散运动轨迹和路径,同时研究发现,引入等待迫切因素后并不会影响总的疏散时间.  相似文献   
646.
对建筑工人安全心理评估,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通过分析建筑施工工作特征以及作业中主要的心理生理活动,对重庆市某建筑工地的建筑工人访谈,问卷Ⅰ调查及结果SPSS V19.0软件分析,结合前人成果和专家意见,得到由18个指标组成的建筑工人安全心理评估体系.用Delphi法对18个指标的权重赋值,根据人类智力分布等建立评判标准,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安全心理综合评价等级.通过由18个指标形成的问卷Ⅱ实测表明,此模型可以客观评估建筑工人的心理状态,使建筑工人安全心理评估实现了定量化,对建筑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心理评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47.
王广新 《绿叶》2013,(3):70-74
城市生活除了因为污染等问题给人们造成生理影响之外,还会给人们造成负面的心理影响,引发焦虑、烦躁、愤怒和攻击倾向,带给我们深深的孤独感、隔离感、疏离感。为了提升城市生活的幸福感,在城市建设中,首先应该去大都市化,发展田园城市,并始终以生态理念为核心建设和发展城市,加强城市社区连结,加强市民的归属感和社区感。只有在这样的带有田园诗色彩的城市中,我们才可以亲密接触自然,享受园林城市带给我们的惬意和温暖。  相似文献   
648.
国外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心理性因素与内外因素相结合的视角对国外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加以梳理,发现大多数研究认为环境行为是在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下做出的契合自身实际的选择,其对改善环境状况与提升环境质量有着积极正向作用,并将环境态度/环境关心视为关键变量,以揭示实施环境行为复杂的内在过程与心理机制;大多数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某一时点的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等高级统计方法着重探究自我报告的一般意义或某类具体环境行为.其相对忽视了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变迁、制度政策变化、阶层分化、地区差异、信息分割等外在结构性因素对环境心理的可能塑造及其对环境行为的动态影响,进而提出在准确厘定环境行为内涵的基础上,针对社会群体成员或社区居民采用问卷调查、实验法、实地观察、深度访谈等多元研究方式长期追踪收集纵向数据或资料,以及将心理性因素与结构性因素结合起来探讨不同类别的环境行为,有助于突破既有研究的心理学局限与行为决定论桎梏,且切实反映环境行为的历时性变化与动态性影响.  相似文献   
649.
中国历史悠久的农耕经济决定了乡村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所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它与以工商业经济为基础、以城市为载体的西方文明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同的历史起点,沿着不同的文明之路前行。因此,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必须"记得住乡愁",走出"现代化等同于城市化"的认识误区,避免城市替代乡村的西方单级城市化道路。在生态文明时代,走城市与乡村二元文明共生、循环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选择。  相似文献   
650.
公共建筑环境下行人行为特性及拥挤机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国内外对于公共建筑环境下行人行为特性及拥挤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自由流情况下的行人运动速度,人群运动的最佳密度,行人的年龄、文化、性别、退让距离、温度、旅行目的、运动方向和建筑设施类型对行人流速度和流量的影响,以及行人流的密度和速度关系。成果显示:各国学者在人群的速度、密度和流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研究较多,所得的结论趋于一致;但对于影响行人流速度和流量的各种因素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尤其是拥挤情况下行人的心理状态和拥挤事故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