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254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187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4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61.
Cd2+、Pb2+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1次平衡法对Cd2 、Pb2 在小麦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根际土对Cd2 和Pb2 的吸附能力高于非根际土,2类土壤对Cd2 的吸附等温线与Freundlich方程有较好的拟合性,Pb2 的等温吸附过程可由Langmuir方程与Freundlich方程来描述.双常数方程是描述根际、非根际土Cd2 和Pb2 吸附动力学行为的最优模型,其次为Elovich方程,最差模型是一级动力学方程.Cd2 、Pb2 的解吸存在滞后现象,相比于非根际土,根际土吸附态Cd2 、Pb2 的解吸率更低,Cd2 、Pb2 的解吸量与其初始吸附量之间的关系符合2次幂方程.2类土壤Cd2 、Pb2 的解吸速率随重金属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解吸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低.描述根际和非根际土Cd2 、Pb2 的解吸动力学过程的最优模型均为双常数方程,其次为Elovich方程,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462.
据报道,吉林某染料厂隔苯池清淤,以往使用的“木堵”已不能使用,若继续使用,致使封堵效果不好,可能造成中毒现象;但购买新的气囊阀得花一万多元。工人栾玉顺灵光一闪,提出了用废材料制作封堵的建议,仅用25元就完成封堵制作,既节约了费用,又保障了施工人员的清淤安全。可见,生产安全千万莫忽视了员工的创新力。  相似文献   
463.
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彭州市境内,地处龙门山脉东南部,从海拔1400~4800 m依次覆盖着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亚高山针叶林、高山亚高山灌丛、高山草甸和流石滩植被.通过对白水河保护区山地东南坡不同海拔高度的样方调查,研究了该区域植物群落α多样性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乔木层物种的丰富度及Shannon指数随海拔上升呈明显的线性下降趋势;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及Shannon指数随海拔上升呈抛物线下降趋势.乔木物种从海拔1400 m的12种至林线下降为2种;灌木和草本植物分别从35种和38种至山顶下降为5种和20种.乔木层物种的均匀度在2800~2900 m由于出现单一的冷杉群落而突然降低;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的均匀度则较为一致,波动不大.乔木层物种的优势度随海拔升高而逐渐上升,并在2900m急速升高;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度呈浅波状变化.乔木层物种随海拔升高在不同群落类型间出现明显的物种替代现象,表明海拔梯度包含了多种环境因子的梯度效应,影响着植物群落的分布、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图4表1参20  相似文献   
464.
亚氯酸盐控制滤池亚硝化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滤池亚硝化现象进行研究,综合分析了常规滤池在饮用水处理过程中亚硝酸盐的积累现象及其诸多影响因素.在提出通常解决方法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采用亚氯酸盐控制滤池亚硝化现象的工艺.结果表明,亚氯酸盐对亚硝化细菌具有明显的灭活效果,投加0.2 mg/L的亚氯酸盐即可以较好地抑制滤池亚硝化现象.  相似文献   
465.
农民工流动是我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而出现的一个社会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转移,大规模地实现了跨地区流动就业。改革开放后这30年来,农民工流动可以划分为三个比较明显的阶段:非农收入阶段、非农就业阶段和非农职业阶段。  相似文献   
466.
基于集聚优势视角的资源诅咒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诅咒是指丰裕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非但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反而限制了经济的长期增长.国际经济学界一直在寻找其中的传导机制,并形成了若干不同的观点,有的将原因归结为贸易条件的长期恶化,有的认为是因为荷兰病所致,有的则认为是由于人力资本的投资不足,还有人认为是丰裕的自然资源引发了寻租和腐败.笔者则是另辟蹊径,运用集聚优势理论,从丰裕的自然资源对生产优势、金融优势和战略优势的影响入手,全面地解释了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笔者认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资源自身的作用在不断下降,而丰裕的自然资源又使人力资源优势和技术资源优势丧失,从而降低了生产优势;丰裕的自然资源又通过汇率的变化使金融优势变弱;丰裕的自然资源还影响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战略、政治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从而使战略优势降低.丰裕的自然资源对三大优势的影响,降低了该国或地区集聚优势的能力,抑制了经济增长,从而产生资源诅咒现象.笔者还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避免资源诅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67.
事故与灾害预兆现象和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事故与灾害预兆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活动领域和自然界中,由于人们忽视其作用,导致很多可以避免的事故或灾害的发生。研究指出:事故与灾害预兆是一种平衡力受到了破坏,在其平衡系统或整体物体中受到破坏或失衡,其能量向外释放或力失衡时所展现出的一种不正常的现象;通过仪器、经验和观察就能及时捕捉种种异常或不正常现象,采取应对措施进行预防,就能将事故或灾害消除在未发生前或将损失降减到最低限度;同时总结提出煤矿一般透水事故的预兆理论和预兆现象。笔者认为,研究事故与灾害预兆的现象和应用,是防止和减少事故或灾害发生的最有效途径,应该引起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468.
用修正的E-L模型描述二元VOCs气体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VOCs气体二元吸附平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甲苯-苯、甲苯-乙酸乙酯、甲苯-丙酮、丙酮-乙酸乙酯及苯-丙酮二元吸附体系,吸附过程存在置换现象,即随着高沸点组分在床层内吸附量的逐渐增加,相对挥发性大的低沸点组分更易脱附,出现高沸点组分置换低沸点组分的现象,表现为被置换组分的穿透曲线上出现峰值;但对于苯-乙酸乙...  相似文献   
469.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发现,青藏工程走廊(青藏公路74—84道班段)多年冻土区发育有次生不良地质现象,如厚层地下冰、热融滑塌、热融沉陷、热融湖塘、冰锥(冰丘、冰幔)等。基本查明了不良地质现象的危害对象,初步探讨了地质环境与不良地质现象间的关系。为工程安全运行、工程良好维护及地质环境保护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70.
窦贤 《环境》2004,(12):20-21
在漫漫戈壁茫茫瀚海中耸立了1600多年的敦煌莫高窟,一直受到风沙的侵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