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69篇
综合类   183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揭示碳酸盐岩区土重金属高背景值区土壤-农作物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和累积特征,选择广西典型碳酸盐岩高背景值区,系统采集了大宗农作物及其配套耕层土145组,分析了耕层土壤和农作物中As、Cd、Cr、Pb、Hg、Cu、Ni、Zn的含量,并通过统计分析、计算生物富集因子及相关分析等方法,开展重金属元素在典型岩溶区土壤-农作物...  相似文献   
102.
王洛 《环境教育》2008,(7):66-67
每逢农作物收获季节,大量的秸秆焚烧,严重污染环境,危害群众健康,影响交通安全。尤其是近两年,北京受周边省市秸秆焚烧的影响,空气质量曾出现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103.
104.
近日,甘肃临夏州全州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推进会召开。与会人员先后深入临夏县、临夏市、广河县对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示范点进行了观摩。  相似文献   
105.
以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县、且末县和和田地区的民丰县、于田县的绿洲区为研究区,采集表层土壤3487组、土壤剖面采样点35组,农产品及根系土壤采样点93组,综合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地统计学和GIS技术,研究土壤As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各类农产品对As富集的影响,比较空间自相关性显著区域和空间自相关性无显著区域内农产品和根系土壤中As的含量特征.结果表明土壤As含量较低,农用地和非农用地土壤As含量均值分别为9. 81mg·kg~(-1)和7. 94 mg·kg~(-1).表层土壤As含量超过新疆土壤背景值的采样点个数为568个,占总取样点数的16. 3%;超过风险筛选值的采样点个数为5个.土壤As空间自相关的莫兰指数均大于0,空间聚集类型主要以高-高型和低-低型为主,其中高-高型聚集区主要位于各县农用地范围内.GIS空间分布显示,土壤As含量高值区呈片状集中或岛状零散分布.标准差椭圆显示,若羌县土壤As含量变化趋势方向为南北方向,且末县和民丰县土壤As含量变化趋势方向为西南-东北方向,于田县土壤As含量变化趋势方向为西北-东南方向.若羌县农用地土壤垂向剖面上As含量从地表到深层存在波动,其余各县都相对稳定.研究区农作物对As的富集能力表现为:根茎类蔬菜核桃小麦玉米红枣,玉米和红枣的As含量与根系土的As含量在0. 05水平下呈现显著正相关.空间自相关性显著区和空间自相关无显著区的农产品中的As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而两个区域根系土壤的As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6.
在深入研究虚拟水及虚拟水贸易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2011年统计年鉴数据,建立了虚拟水账户并计算了2010年该区各种农作物虚拟水含量,发现粮食作物和糖料作物消耗水资源最多,并且糖料作物携带大量虚拟水出口。因此,进一步从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利用市场经济推动、调整产业结构3方面提出保障云南省水资源战略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某电解铝厂周围的大气环境及农作物中氟化物含量的监测,分析评价电解铝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氟化物对其农作物的影响,并提出氟化物的治理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8.
硒在土壤-农作物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及富硒土壤阈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查明Se在土壤-农作物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开展富Se土壤阈值研究,在重庆市黔江区采集表层土壤8789件,深层土壤155件,并采集玉米籽实141件和水稻籽实159件(同时分别采集对应根系土样品141件和159件),分析了土壤及农作物中的Se、有机质、S、Mn、TFe2O3、Al2O3和K2O等含量及土壤pH,利用地统计法分析了表层及深层土壤Se的分布特征,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研究Se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基于根系土各组分含量及农作物Se含量进行土壤富Se阈值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高Se土壤占全区的32.72%;表层土壤及深层土壤Se含量的分布主要受到成土母质的控制,土壤Se源稳定且表层富集现象明显.玉米和水稻的富Se率分别为75.35%、46.81%,土壤有机质和S含量均会限值Se的生物有效性.若种植作物为玉米,建议以0.3 mg·kg-1作为富Se土壤阈值;若种植作物为水稻,在土壤pH≤7.5时,建议以0.3 mg·kg-1作为富Se土壤阈值;在土壤pH>7.5时,建议以0.4 mg·kg-1作为富Se土壤阈值.同样地,若研究区种植有其他大宗农作物,亦可用该方法进行建议富Se土壤阈值研究.  相似文献   
109.
农作物秸秆燃烧是大气中黑碳(black carbon,BC)气溶胶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农作物秸秆燃烧排放黑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离线样品分析获得的BC排放特征,缺少实时在线排放特征的研究。本研究收集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4种农作物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和大豆秸秆),通过在实验室燃烧平台模拟农作物秸秆露天燃烧的过程,利用黑碳仪获得农作物秸秆燃烧过程中BC的实时浓度排放变化;利用质量重建,获得BC在线排放因子。结果表明:农作物秸秆在明燃过程中BC的排放因子较为稳定。通过平均排放因子的计算,获得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和大豆秸秆的BC排放因子分别为(0.32±0.05) g?kg~(-1)、(0.31±0.13) g?kg~(-1)、(0.31±0.09) g?kg~(-1)和(0.44±0.01) g?kg~(-1)。在排放因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作物秸秆露天燃烧量,最终建立了2015年我国省级(不含港澳台地区)典型农作物秸秆燃烧的BC排放清单。  相似文献   
110.
陕西潼关冶金污染土壤的修复评价及应用潜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科学评估客土法、石灰和磷酸钙作为重金属钝化剂的原位稳定化修复技术在实际重金属污染土壤改良中的应用潜力,以潼关县安乐乡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示范工程为例,从"三小"冶金土壤污染现状、工程修复技术的筛选、稳定化的修复效果以及修复后土壤农业生产安全性评价等角度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三小"冶炼行为对于周边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主要污染物为Cd、Pb和Hg,矿渣是主要的污染源.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评价,该区域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范围为668~10 969,具有很强的生态危害.通过对重度污染和轻度污染土壤分别采用客土法及原位固化的修复方法,土壤中重金属的总量以及有效态含量均有了显著的下降.除Cd外,土壤中重金属的总量均低于土壤二级标准中的限值.尽管土壤稳定化修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部分农作物中重金属的累积量高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规定的限值,继续种植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在重金属污染修复后的土壤上不建议立刻进行粮食生产,应改变原有生产模式同时持续监测,在确保粮食安全后再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