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29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34篇
基础理论   5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08年8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地(受冰雪灾害较轻、受到冰雪灾害影响、受到冰雪灾害后皆伐清理样地),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天井山林场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粤北地区杉木人工林在受到冰雪灾害后,0-60 cm的土壤容重比未受到损害的上升8.1%-16.4%,孔隙度下降8.9%-11.9%,自然含水量减少17.1%-28.6%,皆伐清理后,土壤容重比未受到损害的下降1.5%~9.5%;孔隙度上升1.2%~5.9%,自然含水量增加44.2%~68.1%。(2)受损后,土壤pH值未发生变化,浅层(0-40 cm)有机质质量分数比未损样地下降(1.3%-9.4%),深层(〉40 cm)有机质质量分数提高30.5%;各层土壤全氮、全磷、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质量分数分别下降13.4%、30.3%、16.7%、37.6%和37.2%,全钾质量分数上升21.0%,且与未损样地的差异显著;土壤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大幅减少,分别为28.1%和43.4%。进行皆伐清理后,有机质质量分数比未损样地提高207.9%,土壤全氮、全钾、有效氮和有效磷质量分数升高138.7%、10.2%、161.3%和540.0%,全磷、有效钾、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的质量分数下降2.6%、9.0%、28.7%和24.3%,各土层变化不一致。(3)冰雪灾害的发生使杉木人工林林下土壤紧实度增加,不利于土壤呼吸、空气传导和土壤养分的累积;而经过清理后,土壤变得较为疏松,通透性增强,含水量增加,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增强、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养分的累积及转化。因此,冰雪灾害后对受损林地进行及时的清理对植被恢复重建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2.
重大冰雪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选华  李芳 《灾害学》2011,26(2):130-137
针对重大冰雪灾害应急管理的复杂性,基于湖南冰雪灾害案例以及国内外自然灾害及其应急管理的相关文献,提出了重大冰雪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结构。运用熵权法和群决策方法确定指标综合权重,采用群决策方法获得专家群体对一级评价指标的综合偏好,形成评价城市的综合评价矩阵,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模型求出各个评价城市应急管理能力的排序向量。最后以湖南省冰雪灾害为案例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23.
为提高高速公路冰雪环境下隧道入口行车安全水平,探究隧道入口冰雪环境下驾驶员心生理反应特性,依据心生理理论,通过模拟驾驶试验采集驾驶员在冬季晴、雪天气下隧道入口行驶的心率增长率、速度等数据,分析照度变化率、路面摩擦系数、速度对驾驶员心生理的影响规律,明确不同影响因素下隧道入口驾驶员心率增长率变化特征,利用Matlab构建多因素耦合下隧道入口驾驶员心生理反应模型,并设计实车试验验证心生理反应模型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冰雪环境下隧道入口驾驶员心率增长率紧张阈值为28%,隧道入口冰雪环境下照度变化率安全阈值为51%,心生理反应模型误差小于10%,吻合程度较好。研究结果对提高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入口冰雪环境的行车安全性、降低隧道入口事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南国冰咏     
陈世亮 《安全与健康》2008,(2):F0003-F0003
50年一遇的雪凝灾害,在大地肆虐,一时间到处让人寒冷难当,可春节即要来了。道路全线凝冻,出行处处受阻,让回家过年的人们焦急万分…… 08年的春运就在这冰雪凝冻中拉开了序幕。抗冰斗雪,坚守岗位,是我们交通民警的神圣天职。我有幸见证了那难忘的日日夜夜。那些寒冷的日子里,我们是上路最多,在路上时间最长的一支队伍。  相似文献   
25.
冰雪九寨     
决定去九寨前,很多人惊讶:现在去?很冷的。还是秋天吧,那时才美。不过此前的一个数据却让我坚决摇头:秋天的九寨沟,日接待游客量一两万。那样,将是见人不见景,且喧闹难耐。诺日朗瀑布,关于神的爱情抵达九寨沟当日,正是圣诞节,坐上观光车,白茫茫的冰雪、缭绕的云雾、潺潺的水声,就那样不着痕迹地跳入心间。  相似文献   
26.
<正>如何给爱车除冰雪?室外停车,没多久玻璃上就会结成一层冰霜,这时千万别用热水除冰,这样反而会增加困难。一个常用的除冰窍门是,首先发动引擎,并打开车中暖气,用汽车玻璃专用的冰雪铲自冰缝间慢慢铲除冰块。若没有冰雪铲,也可将大一点的硬质塑料瓶盖扣在玻璃上慢慢地刮。要扫清所有玻璃、后视镜和前后车灯的积雪。注意不要偷懒不扫车顶上的雪,车顶上的雪如果不清除,行车时崩落会妨碍  相似文献   
27.
本刊上期《探索争鸣》专栏发表了任振球研究员的文章,他认为“天地耦合”是今年年初我国发生50年来最严重的暴雪冻雨灾害的根本原因,而不是什么“气候变暖”和“拉尼娜”的影响。最近,我国资深气象专家王绍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提出了另一个观点:“冷冬”酿造了长江中下游的冰雪环境。  相似文献   
28.
2008年1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一些地区遭受了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上海、江苏、浙江、湖南等20个省、市、自治区不同程度受灾。发生了大面积停电、停运,大批旅客、物资滞留,有的地区甚至停水、缺粮,受灾人数过亿,群众生活困难。据有关报道,截止到2月下旬,全国范围电网因灾害停运电力线共35,710条,停运变电站2,007座。1,662家景区暂时关闭,824家景区受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因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面对灾害,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总动员,开展了大规模的抗灾救灾斗争,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认真总结这场突发的自然灾害,就能更好地应对今后可能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同时,我们看到在这场冰雪灾害中也暴露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个体防护问题。下面,本文就冰雪灾害中个体防护问题,谈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9.
从突发事件连锁反应分析,认为2008年初我国南方的冰雪灾害是由自然灾害引发的连锁反应事件。选择了新浪网冰雪灾害报道专题的近4 000篇报道作为数据源,从时间、空间和事件角度揭示了此次冰雪灾害的演化过程,并分析了事件扩散的原因。  相似文献   
30.
2008年1月底2月初,我国经受了一场严峻的冰雪考验,即我国中东部地区遭受罕见冰雪灾害,输电铁塔被大雪压垮,输电线路冻断,16个省市拉闸限电,人民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大多数民航机场、高速公路不得不关闭,数以万计的车辆、人员滞留在冰天雪地的野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