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6篇 |
免费 | 35篇 |
国内免费 | 3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13篇 |
废物处理 | 7篇 |
环保管理 | 42篇 |
综合类 | 257篇 |
基础理论 | 20篇 |
污染及防治 | 7篇 |
评价与监测 | 13篇 |
社会与环境 | 20篇 |
灾害及防治 | 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47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36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1.
应用Fluent6.3标准k-ε方程对露天堆场周围空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来流风速6 m/s工况下,孔隙率为0、0.2、0.3、0.4、0.6、1时,抑尘网及料堆前后不同断面处风速的垂直分布及不同高度空气压力系数分布。结果表明,抑尘网网前1倍网高范围内,风速廓线受抑尘网影响显著,风速较无网工况最大降幅62.9%,且风速降幅随孔隙率增大而减小;抑尘网和料堆间区域,风速沿垂直高度非单调一致变化,30 m以下风速较无网工况小,30 m以上较无网工况大;堆后2倍堆高范围内,12 m高度以下处于回流区,风速较无网工况时大,12 m以上处于主流区,风速较无网工况时小;堆后3倍堆高距离外,各孔隙率风速廓线与无网工况一致。压力系数分布显示:网前3倍网高 (66 m)至堆后3倍堆高 (51 m)间压力系数变化显著,尤其在抑尘网处压力系数梯度大;孔隙率小于0.3时,迎风面负压最大,孔隙率大于0.4时,冠顶负压最大,至孔隙率为0.6时,料堆高度压力系数分布与无网工况一致。综合风速衰减和压力系数分布,孔隙率为0.2~0.4时,抑尘网遮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2.
瓦勃氏呼吸仪测定乐果合成废水的可生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瓦勃氏呼吸仪测定有机污染物的可生化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测定用乐果合成废水驯化后的微生物的生化呼吸线和相对耗氧速度曲线,结果表明:乐果合成废水是有毒的,但是完全可以被特异驯化后的微生物所降解;其降解速度与时间和废水所含污染物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93.
以2种典型的污染排放源(点污染源和线污染源)为基础,提出排污窗口的概念,通过参数转换分解源强对污染扩散进行研究。首先在高斯污染扩散模型的基础上,对非持续性污染源强建模,然后以某烟囱的周期性排污分析,检验排污窗口设置的合理性。对于单双号限行的窗口性质的污染排放研究中,首先对交通流建立线污染扩散模型,然后融合元胞自动机(9元胞互影响)模拟区域多角度污染的扩散平衡,最后对"单双号限行"下北京市不同区域空气质量指标进行分析与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排污窗口能够减轻污染程度及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95.
受火约束钢梁在升温段和降温段行为的理论分析(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真实火灾中的调查和试验结果表明,约束钢梁比一般的无约束钢梁有更好的抗火承载性能。在梁端约束作用下,火灾中的约束钢梁能够产生很大的变形而且不会在瞬间坍塌。在梁中产生的轴力对梁在火灾中的行为有很大影响。影响约束钢梁行为的因素包括:荷载类型、轴向约束刚度、转动约束刚度、梁截面温度分布等。根据梁端约束情况和荷载类型,对梁的变形曲线进行了假设,据此可得出梁的轴力以及梁截面内应变与应力的分布。通过对应力的积分,可得出截面轴力及抵抗弯矩,然后结合梁的平衡方程,就可求出梁在火灾下的变形。为了进行火灾后的安全评估及修复工作,还需要了解钢梁在降温段的反应。当温度降低时,钢材的强度会得到恢复,这对恢复梁的承载能力是有利的,但是同时由于梁的收缩,梁内将进一步产生拉力,这对梁及两端的节点是很不利的。本文对约束钢梁在降温段的行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理论研究,并推荐了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6.
为了分析京津冀地区2015年11月27日~12月1日和12月19日~25日这2次重污染过程,从环流形势、大气稳定度条件、动力条件、水汽条件、近地层风场输送等几个方面对重污染天气的形成机制展开分析,结果表明:这2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均属于静稳型,津京冀各地重度以上污染时长均超过50%.在大范围静稳形势存在时,过程一期间边界层内的垂直扩散条件较过程二偏弱,过程一期间地面辐合线位置偏北且维持不动,过程二期间辐合线位置偏南且略微南北摆动,导致了2次过程重污染区域和污染增长速率的不同.对北京而言,过程一前期降雪融化提供了有利水汽条件,弱偏南风有利于污染物和水汽的输送,混合层高度持续异常偏低(京津冀平均混合层高度339m)、过程期间伴随弱下沉运动(0~2Pa/s)、多层逆温(且厚度大)造成日变化不明显,地面辐合线在北京中部维持等多重因素,使得污染浓度极高,北京地区PM2.5峰值浓度达593mg/m3.过程二前期采取了减排措施,能见度和PM2.5日变化大、污染发展较过程一前期平缓;后期不利气象条件叠加污染排放,导致了PM2.5爆发式增长,其中邢台PM2.5峰值浓度达70mg/m3,增长率超过7.2mg/(m3·h). 相似文献
97.
近52a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平衡线高度及其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1958/1959—2009/2010年平衡线高度观测资料为基础,研究了平衡线高度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平衡线高度变化分为正常波动、缓慢下降、迅速上升三个阶段,变化范围介于3 948~4 484 m,多年平均为4 067 m,总体呈普遍上升趋势,总计上升了90 m,且在2009/2010年超过了冰川的上界,意味着该年度冰川全部处于消融状态。积累区比率作为平衡线高度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这一时期内也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下降了约17%。物质平衡与平衡线高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物质平衡减小100 mm,平衡线高度将上升17 m。冰川处于稳定状态时的平衡线高度,即零平衡高度ELA0为4 018 m。平衡线高度随纯消融量的增加而升高,纯消融量增加10×104m3,平衡线高度上升14 m。平衡线高度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研究表明,如果夏季平均气温升高1℃,则平衡线高度将上升约82 m,如果年降水量增加100 mm,则平衡线高度将下降约41 m,且夏季气温是影响冰川平衡线高度变化的主导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