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3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7篇 |
废物处理 | 30篇 |
环保管理 | 12篇 |
综合类 | 112篇 |
基础理论 | 7篇 |
污染及防治 | 8篇 |
评价与监测 | 3篇 |
社会与环境 | 12篇 |
灾害及防治 | 1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7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叙述了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基本原理,分析了MAP法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对比了不同的镁盐及不同的反应时间对氨氮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MAP法对氨氮的去除效率高,产物中重金属的含量低。同时,氧化镁比氯化镁具有更好的氨氮去除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192.
本文讨论压力机连杆机构发声机理和降噪方法,采用平衡器后可降低噪声3~4dB(A),如同时采用低噪声模具,单台压力机噪声可下降7~10dB(A)。 相似文献
193.
根据荆门电厂冲灰水系统摸底调查、小型试验及模拟试验的结果,结合灰水治理方面的有关经验,论证了荆门电厂冲灰水闭路循环治理灰水pH值和氟浓度超标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4.
太原二厂七台锅炉全配湿式除尘器,灰渣分排,采用马尔斯泵浓浆输灰系统。长期以来,在长为7.2km的浓浆输送管路中存在前段腐蚀,后段结垢问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结的垢是CaSO_3·1/2H_2O,可采用空气氧化法进行防垢。 相似文献
195.
196.
冲灰管道结垢是影响火力发电厂水力除灰系统正常工作的主要问题,采用水和烟气的混合物清除灰垢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本文对影响该法的水质因素和物理因素作了探讨,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7.
为了分析飞机冲偏出跑道的人为差错,找到重点防控对象,提出了冲偏出跑道人为差错量化分析模型。首先应用STPA方法对飞机滑行、起飞及着陆程序进行建模,构建安全控制结构图,找出飞机冲偏出跑道的人为差错。然后将它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层节点,构建24-6-3的3层BP神经网络模型,从ASRS系统中抽取民航领域近5年的冲偏出跑道不安全事件报告作为数据源,根据发生阶段的不同将不安全事件报告分为滑行阶段、起飞阶段、着陆阶段3类,最后将数据源输入BP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训练,并利用测试数据检验模型的合理性,准确率为86. 7%。结果表明,特殊情况下机组人员操作不熟练、刹车系统/方向控制错误等是构成所有阶段冲偏出跑道的主要人为差错,飞机冲偏出跑道的发生阶段不同,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198.
199.
长江口滩涂地形冲淤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长江口滩涂地形的冲淤演变规律,运用GIS的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功能,提出了基于分区的冲淤量时间序列分析、冲淤量与上游来沙量相关分析、沙洲质心推移分析、典型断面分析的滩涂地形综合分析方法,即以滩涂分区和江心沙洲为对象、分时段定量研究冲淤变化的方法。在对全系列实测滩涂地形资料逐年分析的基础上,对长江口滩涂地形进行分区域的冲淤分析,并选取1991、2001和2008年3个代表年份,研究了长江南支上段主要沙洲地形演变规律。总体上,崇明东滩、长江南支、长江南港、长江北港、南汇东滩、九段沙近期冲刷大于淤积,而崇明北沿、横沙东滩以淤积为主,长江南支冲刷作用明显,江心沙洲往东南方向推移,分析表明长江入海泥沙年输移量以及年均含沙量变化是造成长江口江心沙洲冲淤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0.
粘性泥石流体阵性流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粘性泥石流体阵性流的野外观测 ,和应用最新研制的大型平板旋转式泥石流流变仪测定粘性泥石流体的应力应变特性 ,发现含有砾石的粘性泥石流体启动时具有明显的应力过冲特征。这种应力过冲特征 ,与由粘性介质阻力形变初期的剪切稀化和高浓度粗细颗粒相互挤压的内摩擦力共同组成的泥石流体的应力滞后特性 (抗剪强度 )有关。根据所测定的粘性泥石流体的准静摩擦角、正压力和动摩擦系数 ,通过剪切面上流动坡度的推导与泥石流体启动高度的演算 ,并与粘性泥石流体阵性流观测资料进行对比 ,初步揭示了粘性泥石流体阵性流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