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0篇 |
免费 | 97篇 |
国内免费 | 13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67篇 |
废物处理 | 7篇 |
环保管理 | 28篇 |
综合类 | 411篇 |
基础理论 | 48篇 |
污染及防治 | 37篇 |
评价与监测 | 29篇 |
社会与环境 | 29篇 |
灾害及防治 | 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32篇 |
2014年 | 69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67篇 |
2011年 | 53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54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结合国内外地下水污染场地的修复经验,综合考虑当地社会经济条件、地下水脆弱性、污染物特征等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修复技术优化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模型(MCDA)进行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优选排序,构建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筛选模型;并以湖北省某简易垃圾填埋场为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备选的5种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监测自然衰减技术、渗透反应格栅、多相抽提技术、抽出-处理技术、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中,抽出-处理技术、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较为理想。综合考虑该污染场地条件、地下水污染治理要求及附近受体分布情况,得到最佳修复方案为:高污染风险区域采用抽出-处理技术和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组合;低污染风险区域采用监测自然衰减技术。 相似文献
32.
不同染料化合物在颗粒活性炭上的分形吸附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颗粒活性炭对6种染料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它们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Ffendlich方程;由此计算出颗粒活性炭的表面分形维数均处于2到3之间.不同染料吸附时计算出的分形维数不同,吸附染料过程是在分形表面上发生的反应.吸附动力学过程分为快速吸附和慢吸附两个阶段,而且溶液中剩余染料的浓度变化动力学符合方程:Cout∝t^-α,表明该过程具有类分形动力学特征;并由指数α计算上述动力学反应的分形维数D.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6种染料的吸附量和速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绿色染料吸附时的类分形动力学参数指数α和分形维数D也随之升高,而其它染料不呈现类似的规律. 相似文献
33.
凝聚/絮凝过程中形成的絮体通常具有分形几何结构,导致絮体的密度、渗透性发生了变化,从而对于固液分离过程(沉淀、气浮和过滤)带来很大的影响。本文基于前人对于絮体分形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絮体与微气泡之间接触碰撞的动力学方程、絮体/微气泡聚集体在水中上升的分形速率方程。絮体与微气泡间的相对尺度和流态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碰撞机制,相应的动力学方程式与絮体的分形维数也有不同的关系。 相似文献
34.
评述了锅炉烟尘林格曼数监测的技术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制订各级林格螺数及其排放持续时间的限制标准和监测技术规范的基本设想;阐明了时间--林格曼数这一新概念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35.
36.
本文总结中国东南沿海高钾钙碱性—双峰式火山岩带中已勘查大中型矿床成矿环境的共性:矿床所处区域构造的部位、成岩与成矿时代、矿床与岩浆成因类型、火山构造及其基底构造控矿性、矿床与爆发角砾岩、矿床与矿化类型叠加与共生、矿化与蚀变的分带往、矿床定位深度与剥蚀深度。作者认为这八点可作为找寻与评价大(中)型矿床的地质准则。通过火山地质与矿床地质统一的研究提出本区晚中生代以火山为中心地热体系的成矿模式。并就三个方面作类比:①与现代火山地热体系成矿作用类比;②以紫金山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与世界同类型矿床作比较;③与环太平洋其他火山岩带同类型矿床模式作类比.通过建立本区的模式与类比获得进一步找矿中值得重视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7.
Muhlbauer评分法在输油管道风险评价中的应用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管道运输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其环境污染小。但是,产生事故后其环境风险大。本文利用Muhlbauer评分法对天津-北京航空煤油输送管道进行了风险评价,经过模拟计算后,定量分析了该输油管道的相对风险数,并提出了提高管道运行安全性的措施。评价结果表明:该管道的相对风险数为59,存在一定风险,但风险可接受。相对风险数中可变因素占66.5%,在不增加项目基建投资基础上,通过加强管理等措施,可提高可变因素的指数分值和相对风险数,使管道安全性能提高16.1%。 相似文献
38.
基于2009年4月28日、5月4日、5月5日及5月6日在太湖梅梁湾的栈桥头、直湖港的河口区、太湖中心及胥口湾中心测定的初级生产力及水下光场数据,计算了各测点的藻类光量子产额和P-I曲线,并分析了其空间差异的特征.太湖栈桥头的P-I曲线呈现出明显的光抑制现象;在胥口湾中心和直湖港河口,P-I曲线呈现出弱的光抑制现象;而在太湖中心区域,P-I曲线只达到了光饱和状态,并未出现光抑制现象.单位叶绿素a的最大光量子产额的大小顺序为太湖中心区域、梅梁湾的栈桥头、直湖港的河口区及胥口湾的湖心区. 相似文献
39.
本文初步探讨了系统理论中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最优化及反馈原理在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指导性和应用准则. 相似文献
40.
好氧亚硝化颗粒污泥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对在小试曝气上流式污泥床反应器中成功培养出的好氧亚硝化颗粒污泥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工艺稳定运行时,亚硝化颗粒污泥的VSS/SS稳定在80%左右,粒径大于1.0 mm的颗粒污泥约占总数的70%,粒径大于0.8 mm的颗粒污泥的湿密度约为1?022 kg/m3.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亚硝化细菌主要分布在颗粒污泥的表层,而硝化细菌则分布在表层之下;最大可能数结果显示,亚硝化工艺稳定运行时亚硝化细菌的数量远多于硝化细菌,甚至可高于硝化细菌4个数量级以上.上述结果表明,硝化细菌(AOB和NOB)以接种的产甲烷颗粒污泥或其碎片为载体,通过在其表层附着生长,最终形成好氧亚硝化颗粒污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