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99篇
  免费   544篇
  国内免费   1288篇
安全科学   2552篇
废物处理   1077篇
环保管理   2595篇
综合类   9931篇
基础理论   653篇
污染及防治   1129篇
评价与监测   279篇
社会与环境   482篇
灾害及防治   433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316篇
  2022年   375篇
  2021年   460篇
  2020年   329篇
  2019年   420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283篇
  2016年   446篇
  2015年   617篇
  2014年   1376篇
  2013年   814篇
  2012年   1022篇
  2011年   1025篇
  2010年   860篇
  2009年   968篇
  2008年   1133篇
  2007年   955篇
  2006年   965篇
  2005年   854篇
  2004年   739篇
  2003年   759篇
  2002年   670篇
  2001年   458篇
  2000年   484篇
  1999年   399篇
  1998年   328篇
  1997年   304篇
  1996年   267篇
  1995年   196篇
  1994年   176篇
  1993年   160篇
  1992年   156篇
  1991年   150篇
  1990年   162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12.
使用二氧化氯控制三卤甲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科学丛刊》1992,13(1):21-29
  相似文献   
13.
14.
选取DDT为代表性有机污染物,从土壤承受有机污染负荷能力角度出发。对天津市污水土地处理与利用示范工程的运行寿命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对于菜地、麦地和稻田,当其年灌溉水力负荷分别为144cm,153cm和198cm时,经过长期运行。DDT的污染程度均低于土壤最大允许浓度;但在假定场地土壤完全处于饱和水运动,按照其渗透系数值计算全年最大渗入量时,其运行寿命约为三年。  相似文献   
15.
资源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目前全球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呈现出新的绿色战略趋势,产品的环保性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再制造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21世纪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再制造产业已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产业,通过对回收的产品进行再制造,会大大减少对环境不利的影响,例如,可以减少废弃物,而且可以更合理地利用资源,减少制造中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再制造生产是指对回收的废旧产器进行拆卸和清洗,对某些零件采用高新表面工程技术及其它加工技术进行翻新和再装配,使零部件的尺寸、形状和性能等得以恢复和重新利用的过程,再制造生产统筹考虑产品全寿命周期内的再制造策略,以资源和环境为核心概念,优先考虑产品的可回收性、可拆卸性、可再制造性等环境属性的同时,保证产品的基本目标(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等),从而使退役产品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的情况下重新达到最佳的性能,并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再制造产业实现重新利用资源、节约能源和材料、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无疑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资源再生的一种有效保证,从环境角度来估计,再制造一产品所需能源是生产一新产品所需能源的1/5至1/4[1]。  相似文献   
16.
木材剩余物是指森林采伐、造材、木材加工利用后的剩余物 ,包括枝丫、枝条、伐根、梢头 ,灌木、枯倒木、板皮、根部齐头、截头、锯末、木片、碎单板、木蕊等。据统计 ,我国每年平均采伐量约 40 0 0万立方米 ,而利用率只有 1 0 % ,因此 ,对木材剩余物的开发利用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新型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处理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和耐用时间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19.
20.
《环境》2003,(1):8-9
发达国家在垃圾填埋场建设的初期已经考虑了填埋气体的收集利用问题,在填埋过程中敷设了相应的管路以利于气体收集。由于发达国家能源供应比较充足,一般情况下,填埋气体不用作居民燃料和汽车燃料,主要是用于发电,经济激励政策也主要是上网电价的优惠。英国在非化石燃料公约的实施中,将填埋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