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707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42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8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为了研究房间开门形式和走廊转角条件对人员疏散规律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实验并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相结合,对比分析了不同开门形式和走廊转角条件下的人员疏散规律。结果表明:房间开门总宽度一定且出口出现拥堵条件下,只设置一道门,疏散效率最高。当房间需要满足设置两道门时,门应尽量设置在房间的两对边墙上,这样疏散效率较高。两道门设置在房间相邻边墙上时最不利于人员疏散。走廊转角角度从0°增加到90°,疏散时间先增长然后缩短最后又增长。同条件下,圆角疏散能力优于折角。圆角半径大小对人员疏散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为建筑房间开门形式和走廊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2.
普光气田属于高含硫气田,一旦发生事故对周边危害极大,该域地形复杂,山高路险,道路狭窄,人口密集,不利于疏散,普光应急管理模式面临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普光气田采用企地三级应急联动模式,旨在紧密联系企业和地方的应急疏散管理,明确应急疏散领导小组及职责,规定居民疏散信号、路线和安全集合点.通过培训与演练,本方案能够提高企地协同作战的应急疏散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危害.  相似文献   
83.
我国含硫气田存在含硫量高、周边人口稠密、地形复杂等危险因素,如何保证含硫气田周边居民安全疏散成为一个重要的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高含硫气田开发过程面临的公众疏散能力问题,采用毒性负荷判别法作为疏散能力评估的准则,提出一套分析流程,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形成一整套的复杂地形下高含硫化氢井场公众安全疏散能力分析方法;通过对本方法在现场实际中的应用,在理论和实例分析基础上,发现对高含硫气田井场进行疏散能力评估是可行且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4.
运用故障树安全评价的方法和火灾风险评估中的定量分析方法,以人员安全为出发点,对轨道交通运营过程火灾事故风险进行评估。并对重庆市轻轨2号线临江门车站进行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计算,判断轻轨临江门车站发生火灾等紧急事故时,能否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结合轨道交通现状给出相应对策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确保乘客生命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  相似文献   
85.
86.
紧急情况下,大型公共场所人员在疏散过程中往往慌不择路,导致疏散设施使用不均、疏散路径拥堵、疏散难度加剧。针对该问题,以出口和楼梯等疏散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目标,提出疏散路径优化的基本思想,运用EVACNET4建立建筑网络疏散模型,并以某大型购物中心为实例对象,开展“无路径优化、无疏散引导”和“有路径优化、有疏散引导”2种情景下的疏散过程模拟及对比分析,通过引导疏散实现路径优化方案和疏散效率的提升。研究结果表明:有路径优化和疏散引导的方案可实现更短的疏散时间、更均衡的出口利用率。  相似文献   
87.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疏散方案决策是1个多准则决策问题,传统方法难以将决策者的偏好与风险倾向纳入考虑,因此引入累积前景理论与集对分析,得到1种结合累积前景理论与集对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考虑决策者面对风险时的态度,计算出方案的累积前景值;引入集对分析,通过时间权重与准则权重将前景值与集对势联系起来,计算出方案综合集对势,并利用其大小对备选方案进行排序;最后通过实例计算以及对权重的扰动分析,验证了方法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
利用EXODUS建立隧道的仿真场景,确定疏散人群仿真参数,并将出口工效OPS作为评价疏散效率的指标,分析不同火灾发生位置对疏散时间的影响。采用K-means算法分别对火灾发生位置和人群疏散通道位置进行聚类,并建立基于两者影响下的出口工效模型,通过对该模型求偏导,得出隧道火灾发生位置和人群疏散通道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火灾发生位置越接近人行横通道,疏散时间波动越大,人行横通道和隧道入口的疏散时间随人群疏散区域分界线变化,当火灾发生距人行横通道20~110 m时,变化明显,当距140~350 m时,变化平稳;出口工效OPS总体呈现不稳定的阶梯状变化趋势;火灾发生位置和人群疏散通道的最优位置呈线性递减关系。研究结果可应用于隧道应急指挥中心管理人员制定有效疏散路径和采取诱导分流人群措施。  相似文献   
89.
为了研究逃生者在疏散标识引导下的火灾疏散效率与逃生认知应对规律,基于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结果,采用Anylogic软件,对常规标识与增设标识2种教学楼火灾疏散情境进行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疏散过程中,增设标识能使各疏散出口的疏散时间相对持平,避免了常规疏散中通道过早闲置的现象;人流在一层教学楼的平均疏散时长缩短了约10%,显著缩短了整栋教学楼的疏散时间。据此火灾标识疏散仿真过程与人的认知反应提出了火灾疏散与标识认知应对规律模型。  相似文献   
90.
运用应急疏散软件Pathfinder对某高校学生公寓的人员疏散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休息时间段内公寓发生的突发事件更容易造成人员疏散运动时间的延长;同等条件下女生比男生所需要的人员疏散运动时间更长。通过合理规划疏散路线,对原有模型进行了优化,并使用人员疏散运动时间和单位有效疏散宽度使用率两个指标,来定量对比优化前后人员疏散的均衡度和疏散效果,给高校学生公寓的应急和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