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707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42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8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对于火灾情况下单洞双层超大断面双层盾构隧道人员疏散问题,在现有的规范中,没有相关条文说明给出明确要求。主要针对火灾情况下某单洞双层盾构隧道人员疏散进行分析,对我国某水下盾构隧道开展了火灾情况下人员疏散的模拟研究。利用Pathfinder模拟疏散软件,通过模拟计算获得该双层盾构隧道发生一起火灾情况下人员逃生所需的时间,验证其疏散通道的疏散能力,以及疏散楼梯尺寸、疏散逃生洞口间距的有效性。在模拟中,将火源设置在隧道的下层,人员从隧道下层往上层疏散。结果表明,基于隧道内疏散楼梯最大的有效宽度,当疏散逃生洞口间距设置为36m时,方可将人员疏散至未失火层隧道的时间控制在6 min以内,从而满足"6 min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92.
为研究恐慌状态对地铁应急疏散的影响,分析了恐慌状态下的人群行为特征及地铁疏散过程中人群恐慌的影响因素,构建恐慌条件下的人群疏散模型,并将此模型运用Anylogic仿真软件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恐慌在一定程度上会延长疏散时间,恐慌状态下人群的疏散行为更符合实际情况,对地铁应急疏散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93.
高铁客运站突发事件下人员疏散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等特点,为研究疏散设施如何优化才能满足人员疏散要求,本文基于某高铁站客流路线图绘制高铁站人流疏散模型,利用Anylogic仿真软件进行疏散时间与疏散人数、楼梯宽度、闸机数量关系的模拟研究,并且对疏散出口区域的人流密度和人流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楼梯宽度的增加,总疏散时间会逐渐减小,但当楼梯宽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总疏散时间反而会增大然后趋于稳定;随着闸机台数的增加,总疏散时间刚开始减小,后逐渐趋于稳定;分散设置疏散出口,适当控制闸机与闸机之间的距离,可避免闸机出口处人流密度过高.最后根据模拟结果,给出不同状态下人员疏散设施优化的合理建议,疏散设施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出现人员拥挤踩踏的群死群伤事故.  相似文献   
94.
针对大型场所疏散出口通行能力不均衡现象,以某大型体育场馆为对象,建立Pathfinder疏散模型,通过不断改变行人出口选择,得到行人疏散分区优化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疏散时间、疏散过程及疏散出口利用差异,得到疏散时间优化效率10.55%,各出口疏散时间标准差优化效率为90.78%。分区优化能够均衡各出口疏散时间,提高疏散出口利用效率,有效缓解大型场所拥堵问题,为实现大型场所安全疏散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5.
情境意识是一种理解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对于矿井发生火灾时安全管理人员做出正确决策指挥疏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国内对于情境意识的研究几乎完全局限于航空领域。因此,在情境意识现有理论和矿井事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矿井安全管理人员情境意识影响因素的假设,构建了情境意识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通过编制测量问卷,利用因子分析过程对测量问卷进行了检验。通过AMOS解释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验证了假设的正确性和模型的合理性,获得了各影响因素对于矿井火灾疏散时安全管理员情景意识产生的影响大小,并根据各因素的影响大小提出了针对性措施。结果表明,将航空功效领域的情境意识理论应用于矿井火灾疏散研究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6.
提出了一种可变向的应急疏散标识(EES),能够根据出口距离和人群分布动态改变指示方向,变化的方向利用离散选择模型确定。并对元胞自动机疏散模型进行了改进,使得模型能够模拟EES作用下的人群疏散过程,考虑到惯性效应对疏散行为和EES作用距离进行了修正。通过对双出口场景的疏散模拟,结果表明:变向EES可以有效地提高疏散效率,但前提是EES的数量和变向间隔满足一定条件,对于所研究场景,标识数量需大于2×2小于5×5;当人群密度较高时,随变向间隔增加疏散时间先减少再增加,需设置合适的变向间隔以免变向频繁造成疏散者的信息混乱,最佳变向间隔为300 s;变向EES具有分散人群拥堵的作用,能够减小惯性效应和从众行为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7.
针对高层建筑多模式人员疏散问题,根据电梯疏散Evacnet模型,采用疏散软件Evacnet4对典型高层建筑进行电梯疏散模拟计算,分析不同电梯性能、楼层高度、人员分布的电梯疏散时间,研究电梯疏散效率的变化规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楼层较高或者疏散人数不多时,使用电梯疏散有助于提高总体疏散效率;反之,使用电梯疏散不利于总体疏散效率。该研究结果可为提出最佳电梯疏散楼层、人员比,提高电梯疏散效率,发展电梯和楼梯协同疏散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
大型公用建筑火灾中人员疏散的模拟计算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火灾发展和人员行动的时间线,对建筑火灾中人员疏散的要求进行了分析,结合某礼堂的结构特点,讨论了火灾释热速率和危险临界条件的设定方法。并按模拟计算结果,对其可能火灾中影响人员疏散的因素给出半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99.
为研究地铁系统在极端降雨灾害下的人员疏散过程,分析人员疏散过程影响因素和改善方法,将数值模拟方法与模糊逻辑理论相结合,在传统元胞自动机疏散模型中引入人员疏散行为选择机制,模拟地铁隧道遭受洪水侵入以及采取改善措施后的疏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引入人员疏散行为选择机制可以较真实地模拟极端降雨下受限空间中的人员疏散过程;采取改善方案后,人员被迫改变疏散行为的比例下降53.95%,人群疏散安全度由0.201提升至0.633;当采取与防洪能力不适应的疏散平台高度时,疏散安全度较采取合理设施时平均下降30%且差异较大;硬件设施满足安全度达到0.6为宜,按照最终安全度为1设计疏散方案,可使硬件设施设计与疏散方案制定更加合理配套。研究结果可为地铁系统防洪设计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火灾时建筑内人员安全疏散可靠性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一次二阶矩法(FOSM)的可靠指数概念,建立建筑火灾安全人员安全疏散随机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给出了可靠指数β的计算程序。案例结果分析表明,运用FOSM可以计算火灾环境下人员安全疏散的可靠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