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1篇 |
免费 | 86篇 |
国内免费 | 18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85篇 |
废物处理 | 7篇 |
环保管理 | 48篇 |
综合类 | 460篇 |
基础理论 | 125篇 |
污染及防治 | 78篇 |
评价与监测 | 16篇 |
社会与环境 | 58篇 |
灾害及防治 | 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50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52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61篇 |
2012年 | 71篇 |
2011年 | 76篇 |
2010年 | 52篇 |
2009年 | 49篇 |
2008年 | 46篇 |
2007年 | 57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11.
912.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研究了SO_2对活性炭吸附单质铅(Pb~0)的影响,其中,结构优化与频率计算采用B3LYP/def2-SVP级别方法和基组,单点能计算采用B3LYP/def2-TZVP级别方法和基组.同时,利用玻尔兹曼分布函数分析了SO_2与Pb~0在活性炭表面的竞争吸附关系,结果表明,Pb~0在纯净活性炭上的吸附能力大于SO_2.此外,本研究发现,SO_2的预吸附会增强活性炭对Pb~0的吸附效果.通过静电势分布揭开了SO_2促进活性炭吸附Pb~0的深层原因,结果发现,吸附SO_2以后活性炭表面静电势极大值增大,极小值减小,吸附剂吸附能力因此增强.最后,利用电子密度差分图揭示出SO_2改性活性炭在吸附Pb~0时,SO_2对Pb~0吸附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种. 相似文献
913.
文章采用柱状光反应器培养小球藻Chlorella sp. HQ,确定了最优光反应器操作条件,探究了半连续培养更新率对小球藻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初始接种密度、低曝气速率、培养基灭菌更有利于小球藻的生长,用于半连续培养的最佳操作条件为初始接种密度2×10~6个/mL,曝气速率1 L/min,培养基不调pH且经过灭菌。采用半连续培养模式,不同更新率下小球藻获得最大生长率时的最佳更新率为30%;从更新率与油脂含量、TAGs浓度的拟合曲线得出获得最大油脂积累量的最佳更新率为21%。可见调节更新率可获得高微藻生物量及高油脂产量,研究结果为利用小球藻大规模生产生物质转化生物柴油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914.
用新疆柯尔碱膨润土制备不同干密度土样进行土水特征曲线实验和渗透实验,得到不同干密度土样的土水特征曲线,通过van Genuchten模型预测出相应的非饱和渗透系数,进而得到不同干密度土样非饱和渗透系数与含水率的关系。结果显示:非饱和渗透系数随着含水率的减小非线性的减小,随干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当含水率较高时,非饱和渗透系数随含水率的变化比较小;当含水率较小时,渗透系数随含水率的变化比较大。而干密度对渗透系数的影响伴随整个实验过程,当干密度较小时,随着干密度的增大,渗透系数受干密度影响较大。当干密度较大时,此时干密度的进一步增大对渗透系数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15.
916.
917.
正转链条锅炉,多是按燃用Ⅱ类烟煤而设计,而在实际运行当中,许多用户因各种原因,所用煤质往往偏离初始设计,出现燃烧效率低、大量煤炭浪费的现象,针对这一状况,在下改变锅炉其它结构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改变炉排上布煤方式的措施予以修正,这里就使用不同煤种的具体工况,做一剖析:[编按] 相似文献
918.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保温材料的密度对台架试验箱的非稳态测试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并分析了保温材料的密度对非稳态热传导过程中的非正规状态、正规状态阶段及试验箱内温度均匀度的影响程度。最后,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19.
920.
淀山湖水华高发期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9年5~10月淀山湖浮游植物数量和种类的观测结果,对水华高发季节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特点及优势种交替过程进行分析,初步探讨这一时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一时期浮游植物主要由蓝藻和绿藻组成,蓝藻在密度上、绿藻在种类上占优势.水平分布上,西部和西南部的蓝藻密度值和种类数较高.总密度最高峰出现在9月,其值为23.40×107cells.L-1,其中蓝藻数量占90.3%,各样点间总密度差异显著(ANOVA,P<0.05).优势种在调查期间存在明显的交替现象,蓝藻门微囊藻属(Microcystis)藻类逐步成为优势种并形成水华.水温与pH是影响水华发生的重要环境因子,微囊藻受风向影响容易向下风向水域聚集形成水华.淀山湖中部和西部的浮游植物多样性较差,水华暴发时,全湖多样性指数降低,群落结构趋于简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