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2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从2006年开始,辽宁省抚顺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企业联合会三方,在每年4月份都会联合开展以签订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为主要内容的“双合同月”活动。今年,集体合同的协商重点放在了行业内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分配形式、岗位工资最低标准、工资调整幅度、劳动定额、工时工价标准,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等关键环节,其中重中之重是在行业特征明显的地区建立行业劳动定额或者工时工价等工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劳动科学》2011,(7):46-47
案情简介2008年6月,某饮料公司与刘某等20人签订了5年期劳动合同,工作岗位为包装车间打包工,并约定工资实行基本工资+计件工资制,完成基本工作定额即发放基本工资960元,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持平;每超额一件加发2元工资。  相似文献   
13.
工时效率分类主要是从有效工时考核管理中发展起来的,目的是为了效率管理要有指标可考核.并将无效工时纳入考核之中,发挥有效和无效两种时间的效应.减少无效时间,使之定额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劳动定额与社会劳动消耗量指标对接。工时管理的分类有助于理清标准与定额的关系,同时理顺两者与效率的关系,还标准、定额与效率以本来面目,符合效率管理的客观规律。使用效率分类的时间定额计算则可以简化手续.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使计算出来的定员真实、可信。在工作中,为使用方便通常可直接用“定额指标“、“效率指标”两种计算公式。所以说.工时效率的分类是定员定额管理的创新和升华。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据了解,目前国有企业的定员定额工作普遍存在着组织机构不健全,标准体系不完善,贯彻落实不到位,考核激励不兑现等现象。因此,对企业如何搞好“双定”工作的讨论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工作本身的一些技术层面上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定员定额工作亟待解决四个问题:一是认识和定位问题;二是投入问题;三是标准化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20.
劳动定额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实施中讲求艺术的基础管理工作,它是一项循环的动态的标准化工作,也是一项需要各部门协同作业的系统工程。我国劳动定额管理的未来发展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劳动定额管理在国家行政部门、行业协会及企业管理工作中的职责;推动劳动定额管理职业化建设;鼓励和扶持提供劳动定额服务的中介机构的发展;坚持对劳动定额管理的基础研究,并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