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74篇
基础理论   3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高分辨率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HR-ToF-AMS)在华北背景地区——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开展亚微米气溶胶(NR-PM_1)化学组分及粒径分布的连续观测实验,观测时段为2015年10月17日至2016年1月27日,涵盖了秋、冬两季.结果表明,整个观测期间NR-PM_1平均质量浓度为25.2μg·m~(-3),PM_1中有机物占绝对优势,硝酸盐占的比例高于硫酸盐.各化学组分平均粒径分布以积聚模态为主,其中,有机物峰形最宽,峰值粒径最小,硝酸盐峰值粒径最大,表明有机物在颗粒物形成、增长初期及老化阶段均有贡献,硝酸盐在气溶胶粒子老化过程中更易于增长为大粒子.有机物种元素特性分析结果显示,秋、冬季有机气溶胶平均氧碳比(O/C)和氢碳比(H/C)为0.58和1.58,OM/OC达1.91,有机气溶胶的氧化程度高于城市站点平均水平.在华北地区污染环境下,有机气溶胶演变途径Van Krevelen拟合曲线斜率为-0.21,其老化潜质和速率较珠三角地区和欧美地区城市要慢.对比污染时段和清洁时段化学组成特征发现,在污染时段,硝酸盐质量浓度及其对PM_1的贡献率超过硫酸盐,有机物氧化程度明显高于清洁时段.后径向轨迹气团分析结果显示,污染时段气团来向较为复杂,来自西部,南部以及东北部气团均有贡献,清洁时段,主要受来自西伯利亚洁净空气的影响,对站点污染物扩散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2.
在时花椒风味物质的研究中,采用传统的有机溶剂萃取,并通过GC-MS对提取物进行了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花椒中的香味物质主要有棕榈酸、芳樟醇、胡椒酮.  相似文献   
4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太白楤木芽中提取挥发油,出油率为1.33%.用GC-MS联用方法,在最佳分析条件下共分离出31个峰,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出23个化学成分,鉴定率为74.2%;同时,对太白楤木芽挥发油的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白楤木芽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4.
分析了深圳市2000年-2009年降雨监测数据.结果表明:深圳市降水pH年均值<5.6,一年中酸雨最严重的是7-9月;影响降水的主要离子是SO2-、Cl-、NO3-、Ca2+、NH4+和Na+.气象因素是影响深圳市降水酸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5.
对黄姜种质资源、化学成分及组织培养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为下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6.
47.
对在滩涂湿地建立的生态工业园区进行调查研究,用生态方法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对各物种和生物体进行研究,初步构建了滩涂湿地污灌系统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期望能够对造纸废水的处理、滩涂湿地的开发利用以及滩涂湿地生态系统起到较好的保护和改善作用,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提供较好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48.
49.
粉煤灰处理废水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分析粉煤灰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处理废水的机理,介绍粉煤灰处理废水的研究与应用情况,指出应用粉煤灰处理废水应注意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0.
宁镇山脉岩基岩浆的化学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四个杂岩体中主要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全岩主要元素资料,利用T·L·Wright(1984)提供的质量平衡计算程序来模拟它们的成因,然后再用微量元素来检验和完善上述模式。定量模拟结果表明,分离结晶作用是造成这些杂岩体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上分异的主要原因,并可用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磷灰石和榍石的分步分离来解释各杂岩体的成分变化,但对每一个杂岩体来说矿物分离比例可大不相同。微量元素的检验结果和主要元素的模拟趋势基本一致,但分离矿物的绝对值可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