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75篇 |
免费 | 181篇 |
国内免费 | 32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321篇 |
废物处理 | 81篇 |
环保管理 | 842篇 |
综合类 | 2551篇 |
基础理论 | 254篇 |
污染及防治 | 91篇 |
评价与监测 | 159篇 |
社会与环境 | 453篇 |
灾害及防治 | 2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107篇 |
2022年 | 145篇 |
2021年 | 161篇 |
2020年 | 112篇 |
2019年 | 84篇 |
2018年 | 56篇 |
2017年 | 94篇 |
2016年 | 109篇 |
2015年 | 205篇 |
2014年 | 673篇 |
2013年 | 332篇 |
2012年 | 505篇 |
2011年 | 482篇 |
2010年 | 412篇 |
2009年 | 334篇 |
2008年 | 432篇 |
2007年 | 332篇 |
2006年 | 283篇 |
2005年 | 203篇 |
2004年 | 137篇 |
2003年 | 104篇 |
2002年 | 83篇 |
2001年 | 71篇 |
2000年 | 109篇 |
1999年 | 66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52篇 |
1996年 | 49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9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资源产业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资源诅咒”效应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资源诅咒"研究中自然资源度量指标选取存在的科学性问题,利用资源产业空间集聚代替自然资源丰裕度和资源产业依赖度作为自然资源丰裕程度的解释变量。首先,在Krugman空间基尼系数的基础上,构建适用于测度资源产业空间集聚的计算公式,基于我国30个省(区、市)层面的数据,量化1999—2013年间资源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分析其排名情况和分布格局。研究显示:我国有15个省(区、市)存在资源产业空间集聚现象,这些地区大多位于长江以北,且均为自然资源富集地区。其次,构建经济增长计量模型,选取存在资源产业空间集聚现象的省(区、市)作为样本空间,并采用多种计量分析和检验方法考察资源产业空间集聚度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直接和间接关系,分析"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研究显示:1在模型整体估计中,资源产业空间集聚的系数符号均为负,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资源产业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呈现负相关,符合"资源诅咒"的基本假设。2在模型分步估计中,人力资本投资、技术创新投入和制造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正相关,符合经典经济增长理论的逻辑关系;物质资本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负相关,可能是由于当地经济主体的消费跨期替代弹性较小,导致物质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增益效应小于其对社会人力资本积累的负向效应,进而阻碍区域经济增长;政府干涉程度越高越不利于经济增长。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应明确市场调节为主、政府调控为辅的导向机制,进一步提升资源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强化行业人员素质与技术水平匹配,逐步提高自然资源生产和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加快地区经济转型,有效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32.
在旅游业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深入研究中国旅游业CO_2排放问题,制定科学的区域节能减排政策已刻不容缓。本文首先运用"自下而上"法,估算了1993-2012年中国整体旅游业、旅游业各分部门、大陆各省区(不含西藏)旅游业CO_2排放量。在此基础上,对全国及三大地带旅游业CO_2排放的总体特征进行分析;利用Theil指数法分析了中国旅游业CO_2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运用AreView软件对中国旅游业CO_2排放强度的省际差异进行直观图示。分析结果显示:1993-2012年,中国旅游业CO_2排放量从1 480.868×10~4t升至6 274.129×10~4t;全国及三大地带旅游业CO_2排放强度整体上呈现出先显著下降、再缓慢梯度下降的趋势;中国旅游业CO_2排放强度空间分布不均匀,东部地区旅游业CO_2排放强度低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中国旅游业CO_2排放强度的区域总体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整体呈逐渐缩小的趋势,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为94%-98%,区域间差异占主导地位;中国旅游业CO_2排放强度省际差异明显,属于旅游业CO_2排放强度弱显著区的省区基本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河北、湖南、河南、广西、甘肃和新疆等省区频繁出现在旅游业CO_2排放强度强显著区之列,因此上述省区应是中国旅游业CO_2未来节能减排的区域重点。据此提出差别化的CO_2减排对策:东部地区应通过技术改进和调整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来降低CO_2排放强度,并以此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旅游业节能减排;中部和西部地区应加强与东部地区合作,将提高能源使用率、降低CO_2排放强度作为旅游业减排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3.
综合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及ESDA-GIS多种方法,在充分考虑传统经济影响因子的基础上,尝试引入经济发展生态成本指标,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与生态成本的空间匹配及演化模式。研究表明: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高低聚集特征明显,空间极化现象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生态成本空间集聚现象以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为主,且呈现出高高集聚减少、低低集聚增多的现象,生态成本消耗有所改善;2001~2012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与生态成本表现出越来越显著的差异化空间格局,呈现出由低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低生态成本过渡到高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高生态成本,进而发展到高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低生态成本的空间匹配模式的阶段性特征;高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高生态成本的经济发展模式仍在大部分城市中存在,经济与生态空间协调发展的潜力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134.
135.
136.
137.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8,1(10):46-46
“废旧机电产品和塑胶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重大项目已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这是国家首次将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纳入科技支撑计划,将大力促进废旧资源利用行业的节能减排,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8.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8,1(9):45-46
近日从重庆市科委获悉,重庆市针对废旧汽车制定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项目目前被纳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预计到2010年底,该市将建成年综合利用废旧汽车轮胎50万条的示范工程,并出台一系列管理办法促进废旧汽车“绿色回收”。目前我国汽车的报废量每年约l00万辆,仅废旧轮胎,每年就达1亿条。一些废旧汽车轮胎、零部件随意丢弃,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浪费,同时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严重污染:汽车轮胎80%的残余部分可通过回收处理进行综合利用。然后广泛用于建材、塑料、涂料等众多领域。 相似文献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