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320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01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赵楠 《安全》2023,(2):54-59
为阻止建筑外立面开口火溢流的纵向蔓延,本文基于高斯分布等有关知识,理论分析阳台、窗口和窗槛墙3个外立面阻隔结构限制下的建筑开口外部火溢流的温度分布规律,并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数值拟合找出建筑外立面开口火溢流的纵向温度分布与窗口宽度、窗槛墙高度及阳台伸长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阳台、窗槛墙和窗口阻隔结构共同影响着建筑外立面开口火溢流的外部温度分布,在对建筑外立面阻隔结构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多阻隔结构对火溢流的阻隔作用,靠单一因素的参数设计,无法保证建筑外立面的防火安全。  相似文献   
572.
为加强对于光伏组件火灾危险性的控制,进一步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的广泛应用,选择不同倾角布置的铜铟镓硒光伏组件为研究对象,改变倾斜角度,通过对引燃时间、火蔓延速度和质量损失速率等参数的测试和分析,研究铜铟镓硒光伏组件的燃烧行为及传热机制。结果表明,倾角的增大加剧了光伏组件火灾蔓延的危险性。光伏组件迎火面的引燃时间随倾角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倾角从0°增加到45°,引燃时间减少16.39%;倾角从45°增加到90°,引燃时间增加76.47%。背火面向上火蔓延速度随倾角增大而增大,倾角为90°时最大,为18.08 mm/s,横向火蔓延速度受倾角影响较小,均为1 mm/s左右;当光伏组件倾角增加,燃烧产生的熔融滴落物形成池火是造成光伏组件火灾危险性加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73.
为预防液化天然气(LNG)储罐泄漏安全事故,利用PHAST软件,以湘潭新奥荷塘储配站的储罐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泄漏孔径及风速2个条件对LNG蒸气云泄漏扩散距离及泄漏导致的喷射火与爆炸范围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蒸气云泄漏扩散距离、喷射火辐射影响半径及爆炸超压影响半径与泄漏孔径尺寸成正比,蒸气云泄漏扩散距离、爆炸超压影响半径与风速成反比。泄漏孔径为25 mm的泄漏场景,易燃易爆区临界距离、喷射火辐射死亡区半径、爆炸超压50 kPa对应超压半径分别是5 mm场景的10、7、8倍;泄漏孔径为100 mm的泄漏场景,易燃易爆临界距离、喷射火辐射死亡区半径、爆炸超压50 kPa对应超压半径分别是5 mm场景的37、21、33倍。  相似文献   
574.
为研究配置 630 MPa 高强钢筋 UHPC 梁正常使用阶段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对 6 根配置 630 MPa 高强钢筋 UHPC 梁进行受弯性能试验,分析试验梁裂缝宽度、挠度及钢筋应力变化规律,建立高强钢筋 UHPC 梁裂缝宽度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1)受拉钢筋屈服前,裂缝宽度的扩展呈线性规律,裂缝数量不断增加;当裂缝宽度为 0.34 mm 时,受拉钢筋屈服,裂缝数量和间距趋于稳定,表现出较好的延性;(2)破坏时受拉钢筋均已屈服,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高强钢筋与 UHPC 的配合使用可充分发挥两者优良的力学性能;(3)随着 UHPC 梁的配筋率增大, 试件承载力显著提高,正常使用阶段最大裂缝宽度减小,但延性降低,开裂荷载基本不变;(4)基于 40 组试验数据, 对 JGJ/T465—2019 规范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中钢纤维对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影响系数进行修正,建立适用于 UHPC 梁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修正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575.
基于弹塑性理论,通过建立钢梁截面的弯矩曲率关系作弯矩作用平面内的弹塑性分析等几个步骤,对火灾高温作用下受弯简支钢梁在弹塑性阶段的弯扭屈曲性能变化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钢梁的临界屈曲弯矩的计算表达式。通过算例分析了钢梁弹塑性阶段临界屈曲弯矩随温度的变化,并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了钢梁在火灾燃烧不同时刻的竖向变形。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钢梁弹塑性阶段的临界弯矩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其竖向变形则逐渐增大,文中对这2个变量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具体变化情况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描述。  相似文献   
576.
《安全》2021,(3):12-13
煤田火区自燃气体滞留机制及早期探测技术研究,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成果可为地下煤火自燃的早期识别、煤火治理与综合利用以及火区生态恢复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77.
为预防综合管廊局部空间内部电缆火灾事故的发生,运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三维传热和热解模型,对15 kV铜芯电缆着火过程建模分析,分析不同条件下电缆温度分布、热解气体分布以及热释放速率(HRR)曲线,以及热源功率大小和持续时间对电缆燃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源功率的增加,电缆着火时间缩短,火灾危险性增加;HRR峰值和最大火蔓延长度(FSL)随着热源功率的增加呈线性增长;及时阻断热源功率可有效预防火灾的发生;热源功率消失后的火焰残留时间随着热源功率持续时间的增加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78.
为探究实际火灾场景中流淌火对不同种类电缆沟盖板耐火性能的影响机制,提升变电站火灾防控能力,开展流淌火作用下4种电缆沟盖板耐火性能试验以及标准试验炉试验。研究表明:在标准试验炉内2种高分子复合材料盖板在较短时间内失效,2种混凝土盖板2 h仍未失效。在模拟流淌火作用下的非标准试验中,卡槽式盖板背火面温升速率最快,砂浆抹面的混凝土盖板温升速率最慢。供油速度为72.5 g/s时,卡槽式盖板有效耐火时间在130 s左右,加铺防火布的高分子盖板有效耐火时间在40 min左右,2种混凝土盖板的有效耐火时间均超过2 h。加铺防火布的混凝土盖板背火面温升随供油速率增大而增大,但增速较小。砂浆抹面和加铺防火布的2种混凝土盖板耐火性能最优,卡槽式和加铺防火布的2种高分子复合材料盖板耐火性能较差。建议变电站变压器等充油设备附近电缆沟盖板采用混凝土盖板。  相似文献   
579.
采用BIM和Pyrosim火灾模拟软件,建立火灾模型,针对不同火灾场景烟气蔓延特性及温度、CO质量分数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剖析不同风速对全开口楼梯间烟气蔓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灾发生时,风速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楼梯间开口数量的增多,烟气蔓延高度增加,但温度和CO质量分数逐渐降低,有效降低了人员疏散的危险性;当开口数量一定时,风速的存在会提高楼梯间烟气温度,改变楼梯间内烟气运动轨迹,使烟气在底层及楼梯间出口处大量聚集,增大人员疏散难度。研究结果可为高层建筑预防火灾蔓延、合理设计人员疏散路径、保证人员疏散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