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74篇
安全科学   61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451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9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解决发生火灾时传统的火灾报警器易受环境和空间的限制,出现检测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1种基于改进YOLOv7-x的多场景火灾识别算法。首先,对火灾数据集进行多样化扩展,使其对任务场景更具适应性,再将扩展好的数据集进行数据增强以提升模型的鲁棒性;其次,在算法头部嵌入Coordinate Attention注意力机制,用来增强算法对火灾的专注力,并在算法主干引入ConvNeXtBlock结构,提升算法的精度;最后,使用Merge-NMS算法代替传统的NMS算法用来提升预测框位置的精准度。研究结果表明:改进YOLOv7-x算法相比于改进前的均值平均精确度mAP提高7.8个百分点,改进后的算法性能更优,可满足复杂场景下火灾精准检测的要求。研究结果可为智能化检测火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2.
为避免作业人员因工作姿势不准确或过度负荷而患上工作相关的肌肉骨骼疾患(WMSDs),提出1种非侵入式的三维姿势风险评估方法。首先,构建三维人体姿态估计模型;其次,使用三维姿态识别技术提取人体的三维坐标并计算出所对应的关节角度;最后,将关节角度作为输入放入REBA,RULA评分库中进行作业姿势风险的自动评估,引入身体角度可靠性评估,可有效过滤一些采集质量较低的人体姿势视角数据,提高作业姿势估计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三维姿势风险评估的识别精度优于Kinect,对比关节识别精度均方根误差(RMSE)更小;且方法具有可行性,与3位专家比较类内相关系数(ICC值)均大于0.846;并且通过身体可靠性评估,REBA,RULA的分数评估精确度都提升至94%。研究结果可为减低作业人员职业健康风险,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93.
针对垃圾自动化处理过程中的垃圾物料高度识别问题,探究利用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方法,实现垃圾炉投料口中垃圾区域的语义分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高度识别。比较探究了U-Net和MobileNetV3两种网络针对投料口图像的语义分割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模型都具有较好的效果,满足实际需求,但基于U-Net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分割效率和测量精度。构建了完整的端到端垃圾物料高度预测系统,为垃圾自动化处理过程中转移垃圾至合适投料口环节提供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994.
完善的危化品港区应急管理体系能够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事故,将风险和损失降到 最低。针对中国危化品港区应急管理现状,提出了基于生物免疫识别机理的SWOT-ANP综 合分析模型。从优势-劣势-机遇-威胁(SWOT) 4个方面对现状进行分析,确定和建立 应急管理指标体系。分别采用AHP和ANP方法对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反馈关系加以比 较并分析计算。对比结果表明:虽然国家对危化品港区应急管理方面关注度有所增强, 但是仍然存在应急文化缺失,审查监管不足和预警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目前发展的最佳 战略是SO战略组合。  相似文献   
995.
为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和预防事故发生,通过建立认知地图对高危作业中的人为因素进行了分析。在修订的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对高危作业人为因素进行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认知地图理论,建立了人为因素的因果认知地图并进行头节点、尾节点和中心性分析;提出认知广度和认知深度概念,通过数理统计各人为因素出现的频数和采用G1法求其各因素权重,建立二维平面认知地图,对事故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和分析。结果表明:教育培训、作业环境和人员健康状况是导致高危作业事故最核心因素,该方法能有效对水利工程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具有一定适用性。  相似文献   
996.
由于锂电产品生产涉及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高,因此为保护员工身体健康,相关企业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控制,并严格落实防护措施至关重要。对此,本文以某锂离子制造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控制实践为例进行介绍,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97.
为研究涵洞式鱼道的内部结构对鱼道水力特性和过鱼性能的影响,利用FishXing软件对江西昌栗高速公路涵洞的过鱼障碍进行了预测与评估,并针对评估结果提出了涵洞内部结构的水力特性优化方案。改造后的涵洞鱼道监测数据证实,通过在内部铺设高低相间的堰式挡板系统,能够将涵洞池室内的水流速度相对平滑涵洞提升约30%,同时相邻池室间的水位差也整体下降。不同体积流量下涵洞鱼道过鱼效果的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结果显示,草鱼的成功通过率要明显高于鲫和鲤,其值分别为50%,26. 41%和7. 6%;涵洞的水流流量由0. 378 m3/s增至0. 429 m3/s,草鱼上行至涵洞上游入口处的平均所需时间和最短时间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而鲫平均消耗时间则延长了35. 15%,同时草鱼和鲫的折返率也有小幅上升。  相似文献   
998.
吴世红 《环境工程学报》2019,13(6):1261-1271
城市黑臭水体泛滥是公众极为关切的城市环境问题,对其进行实时监测更是《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国家战略需求。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表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优势,可实现业务化大面积监测,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物理化学过程的黑臭水体监测技术方面,利用遥感技术监测黑臭水体的研究相对较少。在分析黑臭水体的实测光学性质和影像表观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归纳了黑臭水体遥感识别模型构建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光学阈值法、基于典型遥感水质指标的识别法和色度法,并对未来黑臭水体遥感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9.
产业扶贫是实现农村贫困户彻底脱贫的根本途径,但是鲜有研究对产业扶贫效果进行准确估计。本文首先借鉴国际多维贫困指数评价方法及相关研究文献,从经济状况、生活水准以及精神依赖三个维度构建产业扶贫结果变量指标体系,测量产业扶贫效果;借鉴SPO理论与RHB模型,从个人因素、精准识别以及配套措施三个方面提出产业扶贫效果协变量指标体系,用以测量选择性偏倚。其次,按照建立倾向得分概率模型、均衡性评价、处理效应估计以及敏感性分析的标准程序处理陕西省贫困调查数据。研究发现,陕西省产业扶贫总体效果有限,且该结论得到不同匹配方法的验证,均衡性较好,研究结果不敏感。具体而言,陕西省产业扶贫效果在一对一匹配下,人均年增收1 510.04元;产业扶贫对农村贫困户生活水准提升没有显著效果,对精神依赖改善同样没有显著效果;贫穷系数、劳动能力、技能培训、产业适应性以及基础设施状况是影响贫困户参与产业扶贫的六个显著因素。现行产业扶贫难以覆盖极端贫穷的贫困户,家庭劳动能力强的贫困户更倾向于参加产业扶贫,接受技能培训的贫困户更倾向于参加产业扶贫,得到金融支持的贫困户更倾向于参加产业扶贫,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村庄贫困户更倾向于参加产业扶贫;相较于产业适应性强的地区,产业适应性一般地区的贫困户更少参与产业扶贫。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提出调整扶贫贷款政策,关注底层贫困户;突破原材料供给扶贫方式,构建扶贫产业精准识别体系以及建立贫困户与企业利益联结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自2013年6月以来,利用Airmo VOC在线分析仪在北京市典型城区开展了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连续观测,选取2014年4个季节中各1个月的苯系物在线数据,分析了其浓度水平、变化特征、光化学反应活性,利用美国环保署(US EPA)提出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开展了有毒有害苯系物物种的健康风险评价,结合来源分析结果,明确北京市应重点控制的苯系物污染来源。研究区观测期间环境空气中16种苯系物的质量浓度为(22.64±16.83)μg·m-3,且具有秋季冬季春季夏季的特点,其中BTEX(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的质量浓度为(19.27±14.46)μg·m-3,占苯系物浓度水平的41.09%~95.16%。研究区观测期间苯系物质量浓度夜间高于日间,日变化呈V字形,在13:00—15:00时质量浓度低。16种苯系物的臭氧生成潜势(OFP)的范围为66.62~170.67μg·m-3,其中间+对二甲苯、甲苯和邻二甲苯的OFP值相对较大;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的范围为0.71~1.86μg·m-3,其中甲苯、间+对二甲苯和乙苯的SOAFP值相对较大。研究区观测期间6种苯系物(BTEX和苯乙烯)的危害指数在8.19E-03~5.01E-02之间,在4个季节中对暴露人群尚不存在非致癌性风险;而Ⅰ类致癌物质苯的风险值处于7.13E-08~8.13E-06之间,在夏、秋和冬季对研究区暴露人群的人体健康均存在潜在的致癌性风险。来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春、秋季苯系物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其中春季还受到溶剂等挥发的影响,夏、冬季苯系物则主要来自于燃煤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