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27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63篇
综合类   429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8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71.
刘友宾 《环境保护》2014,(24):40-41
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将正式实施。这部法律凝聚了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历史总结和对环境保护面临的新情况的深入思考,必将极大地推进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新发展。人们对这部法律中诸如"按日计罚"、将有关违法责任人处以"拘留"、对有关违法企业"责令停产、关闭"等强硬法律措施给以极大关注,称之为"史上最严格的环保法"。这部法律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也  相似文献   
672.
王伟 《环境保护》2015,(1):27-30
在把握新的历史时空坐标下国家发展对环境规划新要求的前提下,回顾了我国环境规划发展的四个阶段;对实践中我国环境规划面临的七个弱效困境及成因进行了剖析;并从理念与定位转型、规划体系统筹、理念到方案的差别化三个主要方面对未来环境规划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对"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73.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是顾颉刚就此提出"层累说"的"关键性"因素。据《顾颉刚日记》所示,顾颉刚是在得到梁氏《中国历史研究法》启发后,编纂《现代初中教科书本国史》伊始便建构了"层累说"。更为关键的是,无论从历史本体论还是方法论层面,乃至认识论层面,"层累说"均能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找到相应的学术资源。这一学术关联的发见,意义非同小可。它提示"顾学"研究者不仅要对顾颉刚所言进行一番"辨伪的工作",还应该充分重视梁启超对《古史辨》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674.
生动活泼的历史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最有效的方法,创设历史情境,"鲜活"课本知识;指导课前预习,"盘活"课堂气氛;重视自主探究,"激活"学生的创造热情;讲究课后总结,"拨活"学生能动性。  相似文献   
675.
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革命文化因社会重点问题的更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不断进行"价值阐释"和"价值发现",表现出既一以贯之又各有新诠的强烈的现实关照。这种现实关怀既是革命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思想品质的现实反映,透视出新中国文化建设的基本脉络;同时也是研究者作为思想个体对于传承革命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能动反应,是革命文化研究必然呈现的学术风貌。梳理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文化研究的历史进路,不但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学术研究的内涵和范畴,更可以在一定程度对现代中国文化发展做管中窥豹的探求和检讨。  相似文献   
676.
中国农业农村环境保护政策四十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农业农村环境问题不断演变,人们的认知层次以及政府采取的农业农村环境保护政策行动也不断发展完善。尤其是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农村地区逐渐由城市和工业污染的受纳场,转变为绿色发展的主战场。本文基于不同时期农业农村主要环境问题特征和相关政策方向的变化,将中国农业农村环境保护政策的演变分成四个阶段;通过对不同阶段中国农业农村环境问题演变和相关政策调整变化的回顾和分析,从历史中探寻规律、分析原因;明确新时代背景下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的目标和定位,并提出新时代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手段建议和政策行动方向。  相似文献   
677.
《黑龙江环境通报》2021,(2):120-127
史学的学科性根植于其真理性。西方历史哲学史既是一个求索历史和史学真理的历程,也是一个为史学争学科地位的历程。1725年之前,史学被认为与真理无涉;自1725年始,以维柯、黑格尔等为代表的思辨历史哲学,论述了本体论意义上的历史真理理论;自1874年始,以柯林武德及沃尔什为代表的批判或分析的历史哲学,论述了认识论意义上的史学真理理论。这些真理理论,在逻辑上均无法自洽。自1973年始,以海登·怀特和安克斯密特为代表的叙事主义则直接把史学与文学等同起来,彻底割断了史学与真理的关系,从根本上消解了史学的学科性。尤其是在经过叙事主义的冲击之后,史学家追求"隐喻的真理"当是逻辑的必然。  相似文献   
678.
诞生于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优势。考察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发展历程,挖掘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共性内涵,赓续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理论意蕴,进而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赓续与弘扬的历史、理论和现实三维向度交互演绎,对于在新时代汇聚中华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79.
长征精神的萌生与发展并非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是中国共产党主动建构的结果。它通过长征故事的历史叙述、长征精神的提炼与社会化建构三个层级的逻辑演进,不仅成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代表,同时又融入到民族精神的灵魂中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实现长征精神永恒的生命力。这一过程既是时代要求,同时也是我们理论自觉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680.
为探究青藏高原东部陆地生态系统中铅的来源、累积分配过程及百年来大气铅的沉降状况,以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区为对象,利用冰川退缩区样地年龄可确定的优势,对160年来完整的植被演替序列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土壤和植物样品中的铅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明确了铅在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含量和储量变化格局,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解析了土壤铅的潜在来源,评估了历史沉降铅的累积速率.结果表明,森林有机土壤是大气铅的重要汇集区域.大气沉降的铅主要累积于O层中,而C层土壤铅含量相对较低;植物地上部以树枝和树皮铅含量最高,树干铅含量最低.植被序列中不同树种的铅储量变化趋势和植被演替趋势成正相关.在植被生长期,铅储量因生物量增加而不断升高,而随着演替过程中植被的死亡而降低.整个演替系统铅的储量随冰川退缩时间显著增加,至1936年样地的云冷杉顶极群落达到最大值.PCA源解析表明有机土壤中57%左右的铅来自于人为来源铅的大气沉降过程,即外源污染的大气沉降是贡嘎山中铅的主要来源.进一步分析表明,中国西南地区和南亚地区(印度、孟加拉国等)是主要的污染潜在源区.在百年尺度上,大气来源沉降铅在冰川退缩区的平均累积速率为(8.87±3.55) mg/(m2·a).此研究为探究铅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来源、分配及累积,理解未来全球变化对铅的环境地球化学过程影响提供了经典范例与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