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96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47篇
综合类   244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01.
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原油管道退役施工工艺和管道无害化处理方案,介绍了局部管道退役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同时对不同施工方案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了比选,提出了管道退役过程中的污染减缓措施。  相似文献   
102.
为了研究修复植物对原油污染土壤的耐受响应,以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4种原油污染浓度的土壤(0.0,6.0,12.0,34.0 g/kg)对植物株高、生物量、光合速率和原油烃修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除低浓度处理组可显著促进紫花苜蓿的生长外,其余各处理组均对植物生长呈现显著抑制作用;2)各浓度处理组对2种植物生物量均呈现抑制趋势,紫花苜蓿在高浓度处理组,苏丹草在低、中浓度处理组下生物量受到显著抑制;3)苏丹草叶片的光合速率随着原油污染水平的增加呈降低趋势;4)2种植物均可修复原油污染土壤,不同浓度处理组之间修复效率差异显著,刈割处理后可以提高苏丹草原油烃的修复效率。随着原油污染浓度的增加,紫花苜蓿和苏丹草耐受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03.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许多物料都具有腐蚀性,尤其是近年来,石化行业加工高硫、高酸原油比例的增大,加上装置生产工艺上高温高压、生产链长和系统的长周期运行要求,生产、储运等环节常常会发生泄漏。  相似文献   
104.
持续了85d的墨西哥湾钻井漏油总算被遏制住了,科学家们想知道泄漏原油的最终去向.上周发布的一篇联邦报道应该为这一问题揭开答案.实际上,在报道正式公布之前,政治斡旋和媒体宣传已经向科学家们透露了某些信息.根据美国内政部与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联合新闻机构CNN的报道,此次事故泄漏的原油总量高达490万桶,75%的泄漏原油已经被人类或自然清除.  相似文献   
105.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我国石油消耗增长迅速.2003年我国原油加工3.4亿吨,其中进口原油1.59亿吨.  相似文献   
106.
选择0#柴油和平湖原油乳化液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进行氧化胁迫实验,选取典型的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光甘肽硫转移酶(GST)及过氧化物酶(POD)用于衡量油类污染物对生物体造成的氧化压力大小.此外,结合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Integrated Biomarker Responses,IBR)指标,对2种石油污染物对缢蛏的毒性响应进行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0#柴油和平湖原油对缢蛏消化腺中的4种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诱导效应,各试验组在暴露前期均表现出诱导或抑制,但对4种酶的影响存在时间顺序性,SOD、CAT和GST的酶活性表现为升高-降低的过程,POD表现为降低-升高的过程,活性达到峰值的时间SOD和CAT要早于GST和POD.结合计算出的IBR数值来看,高浓度0#柴油能够引起最为显著的生物效应变化,显示该石油污染物高毒性的特征,0#柴油生物毒性大于平湖原油生物毒性.  相似文献   
107.
河南油田油泥无害化处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南油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油泥,采用热水洗涤—破乳剂—气浮三相分离处理技术回收油泥中的原油。考察了影响脱除效率的诸因素,得出的最佳处理条件为:处理温度70℃,油泥:水(质量)为1:3;搅拌分散时间10 min;气浮分离时间30 min;气浮强度600 L/(m~2·h);破乳剂加入量300 mg/L;脱油率可达95%。脱除的原油回炼油厂利用,洗脱液可循环使用,脱油后的残渣中石油类残留物质量分数小于5%。  相似文献   
108.
<正>据《中国工业与自然环境腐蚀问题调查与对策》统计数据,石油化工行业的腐蚀损失占其总产值的6%左右,高于其他行业的1倍以上。随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迅猛发展,原油劣质化、设备腐蚀严重等因素造成的安全形势也愈发严峻。青岛"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其初始原因正是:输油管道与排水暗渠交汇处管道腐蚀减薄、管道破裂、原油泄漏。为探讨石油化工行业腐蚀技术的发展趋势、具体应用,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109.
110.
2004年10月16-24日,齐鲁石化公司炼油厂组织了考察组,赴兰州炼油厂、克拉玛依炼油厂进行了高硫高酸原油腐蚀防护及管理控制情况的考察.考察期间,分别与两厂的技术、机动、安全环保、防腐研究所、生产车间等各部门进行了技术交流,并参观了装置现场.两厂整洁有序的现场管理面貌和以员工为本的管理风格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