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1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485篇
安全科学   751篇
废物处理   84篇
环保管理   274篇
综合类   1894篇
基础理论   300篇
污染及防治   241篇
评价与监测   99篇
社会与环境   79篇
灾害及防治   196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355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12.
全球海洋初级生产力在海洋环境要素的驱动下呈现不同的时空分布特征,但在不同的海域两者之间的关联模式并不清晰。本文从地理时空规则挖掘的角度,利用1998年1月—2016年12月之间的序列多源遥感产品数据,探讨了全球海洋初级生产力和海洋表面温度、海面高度异常、海面降雨、混合层深度和ENSO(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事件的时空关联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在西赤道太平洋,海面高度异常降低、海面降雨异常降低和混合层深度异常升高会提升真光层营养盐供应,致使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异常升高。2)在中赤道太平洋,海面高度异常升高、海面降雨异常升高和混合层深度异常降低会抑制真光层营养盐供应,致使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异常降低。3)在东赤道太平洋,海面高度异常升高和海面降雨异常升高会抑制真光层营养盐供应、混合层深度异常升高降低了铁元素含量,从而导致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异常降低。4)在南太平洋,浮游植物丰度与营养盐呈负相关,海洋表面温度异常升高/异常降低会提升/抑制微生物光合作用效率、海面高度的异常升高/异常降低会抑制/提升真光层营养盐供应,致使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异常升高/异常降低。5)厄尔尼诺事件相较于拉尼娜事件更容易引起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3.
选取云南者海典型铅锌矿区周边冶炼区(A)、粮食主产区(B)、保护区(C)三个区域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三个区域内林地(LD)和耕地(GD)土壤pH、总碳(TC)、总氮(TN)、总磷(TP)和5种重金属(Hg、Cd、Pb、Zn、Cu)含量,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基于系统熵值与重金属生物毒性改进灰色聚类评价法对研究区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A、B、C三区土壤的5种重金属均超过云南省土壤背景值,且含量A区 > B区 > C区,所有土壤样品Hg、Cd、Pb、Zn、Cu平均含量分别为7.24、1.53、1 794、2 892、210 mg/kg;LD土壤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GD。研究区土壤pH总体呈弱酸性,但A区土壤受矿业活动影响呈弱碱性。TC、TN含量和C/N值均表现出LD大于GD,但TP含量表现为GD显著大于LD (P<0.05)。CCA分析表明LD和GD土壤pH与Cd和Cu呈负相关,与Zn和Pb呈正相关,且pH对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最大;TC、TP与重金属Cd和Cu在LD土壤中呈正相关,在GD土壤中呈负相关。改进灰色聚类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程度均表现为LD大于GD;A区污染最严重且均呈重度污染,B区次之,C区污染程度最轻。经比较本文改进的灰色聚类评价法在准确性和灵敏度方面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4.
实验证实碱片-离子色谱测定大气中硫酸盐化速率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靠,最低检出浓度可达0.1mg/L,可替代碱片-重量法测定。  相似文献   
15.
选择采样期不同降雨天数的碱片,测定余边的硫酸盐化速率含量,其结果为:采样期全月无雨时,余边上的硫酸盐均未检出;半月以上至全月有雨时检出率为100%,检出量占样品量的2.70~15.95%。经扩散试验,查清了余边上的硫酸盐主要是有效面积上采集的样品的扩散,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6.
硫酸盐化速率的测定原理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硫酸雾、硫化氢等与玻璃纤维滤膜上的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盐,用重量法或离子色谱法测定硫酸盐的含量,计算硫酸盐化速率,其结果以每日在100cm~2面积上所含二氧化硫毫克数表示.反应式为:2K_2CO_3+2SO_2+O_2→2K_2SO_4+2CO_2.整个转化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受到空气温度、湿度、光化学反应以及Fe、Mn存在时的催化作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国内外硫酸盐化速率主要应用在流行病研究方面;而作为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特别是用在大环境质量评价方面的报道微乎其微.国外学者认为硫酸盐化速率不是二氧化硫的特异反应,它不表示空气中的浓度.那么,对采样简便、周期长、时间代表性强的项目——硫酸盐化速率,在南京分布规律如何?与大气中二氧化硫和硫酸盐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起  相似文献   
17.
硫酸盐化速率反映大气中二氧化硫及硫的化合物的污染状况,文章通过对银川市1999~2003年硫酸盐化速率的346个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了煤烟型城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变化规律及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8.
二次布点是在已有监测数据基础上增加监测点进行监测,决策者常常需要通过结合二次布点和原有监测数据,使插值估算的浓度超标区域最大化或最小化。较详细地介绍了SADA软件最大(小)化超标区域布点法,结合沈阳市区PM10超标区域研究为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显著效果并与随即布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9.
利用SO2和硫酸盐化速率相关斜率,推算了有实际意义的总物质移动系数值,并确定了其允许范围,这为各地今后更地建立了硫酸盐化速率和大气SO2相关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东南大陆的地质构造模型,具有欧亚大陆边缘向洋增生的独特形式。除外来地体之外,或以扩张、地幔上涌,洋壳向大陆地壳转化,并不断向洋增生;或是大陆分裂,地幔柱——热点物质不断注入变薄和破裂了的地壳,形成区域性新的生长构造层,构造岩浆地质体表现为有独特属性的“A型”花岗岩和流纹岩链。这些高DI值的富硅富碱富钠质岩石,出现在欧亚大陆边缘的重力梯度带上。裂解带的地壳结构模式是上地壳存在着重力不稳定的硅铝低速带;中地壳有洋——陆过渡型地壳的“类裂谷型”结构,P波速度为6.3~6.4km/s的中间壳层;在下地壳下部有速度为7.0~7.4km/s的壳——幔混合型高速层;随着“异常”的上地幔的形成,有大范围的热活动和壳——幔边界穹窿,穹窿的地盖比正常区为为薄。由于化学库和化学边界层的横向不连续,可划分出古老基底和后期地质发展史完全迥异的两个亚板块;和以壳层(或幔层)断裂为边界特点的八个地体;一个以分裂为主,并具热点径迹的最新生长构造层的扩张——裂解构造岩浆地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