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安全科学   134篇
废物处理   35篇
环保管理   69篇
综合类   392篇
基础理论   72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01.
省级“双评价”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方案——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双评价”)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空间决策科学性和空间治理有效性的基本保障。从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定位出发,剖析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对“双评价”科学支撑和简单适用的基本要求,总结当前省级“双评价”面临理论与实践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三维内涵—一对关系—两种尺度—四个层面”的省级“双评价”方案,深入挖掘资源环境承载的能力、压力、潜力三维内涵,立足于承载力与适宜性之间的逻辑联系,以浙江省为案例,从县级行政区和栅格单元两种尺度开展了“双评价”实践,并从优势短板识别、要素空间统筹、开发时序安排及空间格局优化四个层面支撑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旨在为省级“双评价”提供一种可行、科学、实用的评价框架,为国土空间规划中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指标分解等实践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02.
精简“双评价”流程、融合评价机制,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构建具有喀斯特地区特色的指标体系,刻画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特征,对于生态敏感脆弱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分别从生态、农业与建设三个视角构建指标体系,将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整合,从国土的用途功能出发,提供一个全新的评价思路,测算宁远县国土对于不同功能的适宜程度。结果表明:(1)宁远县生态保护重要性总体较高,不同等级、地区空间集聚和分异特征明显,呈南北两侧高、中部和西部偏低的分布格局,需重点加强南北两侧生态空间的保护力度,满足国家提倡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2)农业生产适宜性总体较低,适宜生产区域主要以城区中心分割线为轴带,呈东、西两侧对称分布格局,和生态保护空间存在一定冲突,需合理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保障区域粮食和生态的“双安全”;(3)建设开发适宜性总体上较低,中心外围分布格局特征显著,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递减,需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适当调整和转变发展利用方式,协调“三生空间”关系;(4)以中心县城为核心,“三环带放射式”的国土开发与保护空间格局特征明显,建设—农业—生态空间呈“同心圆”圈层结构分布;(5)多宜、双宜、单宜与不宜空间面积依次为36672.67 hm2、32276.11 hm2、181022 hm2、175.46 hm2,分别占宁远县国土的14.66%、12.90%、72.37%、0.07%。从生态文明视角开展喀斯特地区“双评价”研究,更为精细地摸清特殊地貌的国土基数与空间基底,提升了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与操作性,可为其他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域“双评价”工作开展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203.
对一株荧蒽降解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经16S r RNA序列比对鉴定该菌株(FLA-2-JM)属芽胞杆菌(Bacillus sp.)。该菌株对荧蒽等高环芳烃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在30~℃,p H=7的条件下,102 h内对50 mg/L荧蒽的降解率达89.74%,对菲、芴、芘的降解率分别为70.01%、65.43%、61.44%。此外,发现该菌株降解荧蒽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 H为7,且相关性显著(P<0.05)。从降解产物9-芴酮和水杨酸羟化酶以及邻苯二酚双加氧酶的活性推测FLA-2-JM菌株对荧蒽的降解可能是通过邻苯二甲酸途径和水杨酸途径。  相似文献   
204.
目的为保证某型大功率开关振动耐受性能满足应用环境的要求,对该型大功率单刀双掷开关的振动耐受性能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振动模拟试验,对其实际工作能力及振动极限进行验证和摸底,在实施开关直流信号随机振动试验和大功率射频信号随机振动试验的基础上,首次实施开关直流信号步进振动试验、大功率射频信号步进振动试验。利用等效电路方法建立单刀双掷开关信号传输路径模型,对开关振动瞬断所导致的射频传输性能影响进行理论分析。结果在直流信号试验和大功率射频信号试验中,A开关在x,y向试验中出现了多次瞬断,最长瞬断时间为63.6μs,B开关顺利通过所有试验。同一频率下,寄生电容越小,隔离度越高;同一寄生电容下,频率越高,隔离度越小。结论实现了开关振动性能的考核和摸底,该研究为大功率开关的可靠性设计和系统的减振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撑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5.
针对矿山井下人员定位及巷道特点,设计了一种电源节能算法的ZigBee无线传感器节点布设拓扑及井下人员无线定位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无线双重质心人员定位算法。经矿山井下实地调研,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型无线双重质心人员定位算法比传统质心算法、RSSI算法的定位精度提高了近50%,可有效解决节点能量受限问题,并延长系统寿命。该Zigbee井下人员无线定位系统技术简便、定位精度较高、成本较低,且节约巷道空间、算法简单,适合矿山井下矿工人员定位和考勤。  相似文献   
206.
作者通过多年对除尘设施的潜心研究,提出了燃煤理论的新概念,即不但使煤中炭得到充分燃烧,而且可使煤中的挥发分得以燃烧,并在研制的双膛换热多功能采暖炉中得到验证,其热效率从100%提高到184.8%,使煤得到了充分燃烧,不但节约了能源,而且烟尘排放量趋于零.  相似文献   
207.
公路和城市交通隧道发展迅速,给隧道的消防安全带来巨大的挑战,国内外隧道事故造成的危害引起了各国对隧道消防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因此对隧道消防技术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泡沫--水喷雾联用灭火系统在大型隧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8.
文章结合宜昌市露天矿山开采和修复现状,重点分析了湖北长江三峡地区露天矿山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结果表明:矿山企业主体责任缺失,环境治理水平总体较低;废弃资源循环利用率低,生态修复效果欠佳;开采作业粗放,地质安全隐患突出;部门监管缺失,存在违法开采现象;制度、人才、资金等保障不足。在调研国内矿山生态修复政策规范及典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的对策措施,包括压实矿山企业主体责任,统筹推进污染治理、生态修复、资源循环和地灾防治;坚持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精准施策,提升废弃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实行党政同责、一矿一策,加强矿山源头管控和日常监管;强化执法监管和绿色准入,加大教育帮扶力度,探索实行矿山行业“双碳”约束;强化要素保障,创新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09.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党和政府顺应时代发展提出的治污新模式,这为我国水污染的治理指明了新方向。水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不仅在制度上是个创新,在法律层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规制第三方的刑事责任方面。要明确第三方成为新的责任主体,在认定责任的归责原则上适用相对严格责任原则,在责任承担的具体方式上适用"双罚制"和罚金刑,为水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的引入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210.
不同水分条件下铁基氧化物对土壤砷的稳定化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应用等温吸附试验及室内模拟培养的方法,研究了Fe2O3、Nano-Fe2O3和铁锰双金属氧化物(FMBO)等铁基氧化物对砷的吸附特性和对不同含水量土壤中砷的稳定化效应.从等温吸附试验结果来看,3种铁基氧化物对As(V)和As(Ⅲ)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12 h后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FMBO对As(V)和As(Ⅲ)的吸附容量显著大于Fe2O3和Nano-Fe2O3,且对As(Ⅲ)的饱和吸附容量大于As(V),能够起到氧化和吸附的双重作用.从对不同含水量土壤中砷的稳定化效果来看,Nano-Fe2O3和FMBO在风干和田间持水量土壤中均能达到90%以上的稳定化效率,显著高于Fe2O3;在土壤水分饱和条件下,FMBO的稳定化效率仍保持在93.5%以上,且能够将土壤中As(Ⅲ)氧化成As(V),而Fe2O3和Nano-Fe2O3分别仅为29.4%、81.4%.3种铁基氧化物的添加会使土壤中砷的结合态发生变化,Fe2O3、NanoFe2O3主要使砷由F1非专性吸附态和F2专性吸附态向F4结晶铁锰或铁铝水化氧化物结合态转变,添加FMBO主要向F3无定形或弱结晶铁锰或铁铝水化氧化物结合态转变.总体看来,在非饱和状态的土壤,Nano-Fe2O3和FMBO均为良好的稳定化材料,而对于长期淹水的稻田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或者由于降雨造成土壤滞水等情况,FMBO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稳定化材料用于土壤砷污染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