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05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80篇
安全科学   2836篇
废物处理   254篇
环保管理   2264篇
综合类   5497篇
基础理论   264篇
污染及防治   147篇
评价与监测   102篇
社会与环境   819篇
灾害及防治   178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52篇
  2014年   1178篇
  2013年   770篇
  2012年   1127篇
  2011年   976篇
  2010年   701篇
  2009年   575篇
  2008年   809篇
  2007年   788篇
  2006年   627篇
  2005年   566篇
  2004年   439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381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300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41.
扈海鹂 《绿叶》2010,(11):28-34
改革开放30余年来,社会结构的巨变和快速的生活方式转型给个人、阶层带来了文化中断与冲突感,产生了心灵痛苦和文化适应上的被动性问题。生活方式转型的主动性对中国这样一个后发展的东方大国,意味着全球视野、综合判断力、民族发展的厚重感,它需要文化的自觉。因此,对于生活方式的转型我们要进行主动的人文思考,做好文化设计,完善制度安排。今天我们依然面对快速发展导致的心智不足的漏洞,生活方式转型的主动性也依赖于我们的思想观念、管理水准、人文精神能在多大程度上补足我们新的漏洞。  相似文献   
942.
王建 《绿叶》2010,(Z1):160-165
不到10%的居民能持续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美国几十万亿的金融坏账就能这么轻易过去?外需不可依赖,内需无法启动,超大量的投资来保增长难道可以持续?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关键在分配,突破分配难题的关键是改变只要工业化不要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实行城市化战略。城市化战略应两步走,先存量,让在城里"打工化"的一亿人和他们的家属总计四亿人真正"城市化";后增量,让在乡镇企业就业的一亿人和他们的家属总计四亿人迁往城市。大规模城市化需要大量资源,中国发展得快,资源相对就能到中国来,目前的世界危机正好是中国城市化的绝佳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943.
绿色增长的重点:传统产业绿色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其仔 《绿叶》2010,(3):34-37
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将继续处在大开发阶段.资源密集型产业仍将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展望“十二五”绿色产业发展.重点应放在传统产业的绿色化上.而不是抛开传统产业。低碳经济是产业绿色化的方向.在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上.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对较小,应努力抢占制高点,构建创新链,做好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944.
熊易寒 《绿叶》2010,(3):66-72
生产污染的治理关键在于政府监管.公共权力与市场激励机制的结合可以比较有效地解决污染的外部性问题;生活垃圾的处理关键在于环保教育,分散的家庭和办公室难于监管.更宜通过个人的自律来解决;政策导向的转变关键在于环境运动,公民社会永远是推动改革的清新力量;而国家战略则扮演了一个统领全局的角色.它既立足于民意,又着眼于未来,将国家、社会和市场的力量整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945.
张山 《绿叶》2010,(Z1):80-89
哥本哈根协议有违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展中国家让步增多,发达国家责任减少,却并不能因之实现全球减排目标;中国即使签署,西方也会得寸进尺,将中国当作替罪羊,因此,不能签。下一步,中国不能贪图G2虚荣,应该一方面继续尽量为发展中国家争取相对公平的碳排放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必须利用新兴经济体越来越强大的国际力量,合纵连横,要求西方尤其是美国深度减排,从而推动气候政治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进化。  相似文献   
946.
李丽平 《绿叶》2010,(4):101-107
英国是世界上首先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将低碳经济作为国家战略,并制定了发展低碳经济路线图及相关政策措施的国家。中国如何在更广的范围、更大的规模上实践低碳经济,英国的具体做法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第一,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国家战略;第二.明确了低碳经济发展路线图:第三.动员所有国家力量.采取综合手段,全面促进社会的低碳化发展。  相似文献   
947.
从所在地区的实际出发,根据生态学原理系统地阐述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模式及途径,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发展生态农业和更好地改善生态环境探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48.
魏后凯 《绿叶》2010,(8):20-24
新能源产业存在一定的产能过剩是正常的,适度的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在新能源产业的投资上,应区分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以民间投资为主体,但政府也应加强引导,规范民间投资行为,杜绝恶性圈地、盲目扩张,实现新能源产业的良性发展和合理区域分工。在资源配置上.政府规划和市场配置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高效的市场配置为基础,以政府规划弥补市场配置的弊端.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949.
张向前 《绿叶》2010,(7):45-51
2007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间接暴露了中国30年来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积极实施人才战略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当前中国存在高素质人才较缺、教育投入不足、人才创新性不强、人才地区分布不平衡等问题,要通过完善教育立法、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办学自主权、发展职业教育、加强两岸四地及中外人才培育合作等措施,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所需要的各类各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950.
时殷弘 《绿叶》2010,(1):135-138
强国与富民并不对立.转换发展方式.两者可以同时做到。科学发展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张也已经在中国得到最广泛的共识.但今天的我们勇气不足、决心不足、奋斗精神不足.这需要重点调整。同时.中国要在符合而不超出自己能力的前提下.在国际上多承担、多参与,提高在未来世界秩序中的地位和发言权.为更伟大的强国地位购买门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