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6篇
安全科学   1012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518篇
基础理论   86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47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13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01.
梦希 《环境》2015,(1):33
<正>"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是清远市委、市政府对广大市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记者从2014年12月30日清远市环保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了使"清香溢远"的环境成为清远享誉全国的"绿色名片",清远市将从2015年起,全面启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以下简称"创模"),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四年创成功"的总体目标,力争在2017年创建成功。29日,受环境保护部委托,省环境保护厅在清远市召开了《清远市  相似文献   
202.
读者俱乐部     
《环境》2012,(3):78
本刊将在每年"6·5"世界环境日当期及第12期,增设神秘大奖,凡填写"读者调查问卷"的读者,即成为读者俱乐部会员,参与本次活动。※本刊现推出"采访线索有奖征集"活动,欢迎提供采访线索,本刊每季度将从提供采访线索的人中抽出10名幸运者。  相似文献   
203.
<正>"11·26"阜新煤尘燃烧事故发生后,媒体上出现了一般公众不熟悉的两个专业名词,一个是矿震,一个是煤尘燃烧。所谓矿震,简单地说就是采矿诱发的地震。所谓煤尘燃烧,是大量的煤尘和火焰混合所引发的煤尘燃烧爆炸,能直接造成人员死伤。笔者以为,从这两个专业名词,既能看出企业管理责任缺失,也能看出监管者责任缺失。  相似文献   
204.
凌宁 《绿叶》2015,(3):78-83
冬虫夏草产自青藏高原,为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药用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但冬虫夏草仅在高寒条件下繁衍,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随着全球工业化的推进和自然气候的变迁,气温升高,加上干旱化等因素,促使雪线上抬,造成冬虫夏草生存区域正在逐渐缩小。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冬虫夏草遭到过度采挖,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这种珍贵药材的分布范围和发生数量已经出现明显的萎缩趋势。长此下去,冬虫夏草这一对人类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物种资源势必将更加贫乏,甚至可能面临灭绝的危险。保护和合理利用冬虫夏草资源,寻求通过人为干预促进其生存繁衍的新途径,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保健与药用的需求,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中国农业大学田向荣博士,以一个科学家的良知和坚守,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发明了"冬虫夏草菌的一种仿生学培养方法",这一重大成果的产业化,不仅能生产出让老百姓都吃得起冬虫夏草,更有利于保护天然冬虫夏草物种延续,有利于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也必将成为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5.
《安全》2015,(7):66-6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有关中央企业。
  近年来,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但部分企业关键环节、重点部位用人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群死群伤事故风险较大,防范重特大事故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为推动更多企业安全生产实现“零死亡”目标,从根本上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决定在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重点是以机械化生产替换人工作业、以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操作,大力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科技保障能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06.
发展林业碳汇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实现中国2060年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基于改进的Faustmann-Hartman模型,以中国南方浙江、福建和江西三个省份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使用时间序列模型拟合并预测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碳汇价格,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确定最优轮伐期及碳汇收益。研究结果表明:(1)依次纳入木材收益、地上生物量碳汇收益和死亡有机质碳汇收益时,杉木人工林的最优轮伐期分别为21.85年、22.98年和22.88年;(2)上述三种情景下,林地期望价值的净现值分别为20408.20元/hm2、24587.29元/hm2和28101.11元/hm2;(3)全面考虑包含死亡有机质碳库在内的林业碳汇效益,能够稳定提高林地所有者收益约7.02%~21.61%。此外,应进一步考虑多轮伐期下税收政策及自然风险等因素对碳汇营林的影响,这是确定最优轮伐期和碳汇收益后续研究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7.
油沙豆(Cyperus esculentus)是集粮、油、牧、饲于一体的高利用价值新兴经济作物,在我国沙区调整种植结构及沙化土地改良中有重要作用. 油沙豆茎块在采收过程中易破坏表层土壤、引发风蚀,因此,探究油沙豆防风阻沙的保护性耕作模式是实现油沙豆在沙区种植的重要前提. 本文基于乌兰布和沙漠油沙豆农田现有间作模式,通过风洞模拟试验,探究不同风速下6种间作模式(2种间作作物×3种带间距)的防风蚀效果. 结果表明:①不同带间距模式在各风速下的风速廓线均呈对数形式,粗糙度随带间距的增加而减小. ②间作作物对垂直流场结构分布特征有显著影响,间作玉米各带间距模式近地表风速均低于当地起沙风速(6 m/s);间作向日葵各带间距模式近地表风速均高于起沙风速,约为9 m/s. ③风速对各间作模式的防风效能具有显著影响,防风效能随风速的增大呈减小趋势. ④间作带的防风效能随带间距的增加而减小,表现为带间距8 m>带间距16 m>带间距24 m. 间作玉米模式的防风效能大于间作向日葵模式,其中,玉米带间距8 m及16 m的模式其近地表防风效能均大于50%,是油沙豆农田防风阻沙的最优模式. 研究显示,考虑到农田的经济效益,带间距16 m的间作玉米模式是油沙豆农田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优间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8.
利用河南1961~2006年50个气象站台站汛期(6~8月份)逐日降水量资料,定义95%降水分位数为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建立不同站近46年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的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采用趋势分析、最大熵谱分析等统计技术方法,对河南降水事件发生频次的空间分布及年际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空间变化上总体具有北多南少的特点,而且汛期降水量的比重与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的高低存在着很好的一致性;空间分布上主要有全省一致型、西北 东南型、南阳盆地型和中部分布型等4种类型,其中全省一致分布型为最主要的空间模态;年际变化趋势各地有所不同,豫西、豫南区为减少趋势,而豫中、豫北、豫东和豫西南区表现为增加趋势,而且在振荡形态上各有同异,以2~8年和10年左右的年代际变化最为普遍。  相似文献   
209.
利用1981—2018年黑龙江省玉米农业气象观测站资料,基于国家气象行业标准中水分亏缺指数、≥10℃积温距平指标判识玉米出苗—乳熟期干旱、低温冷害,规定同一站同1年内干旱和低温冷害均有发生为两种灾害复合发生,以数理统计、对比分析方法分析其温水特征及玉米相对产量变化率。研究结果表明:1981—2018年间,研究区玉米出苗-乳熟期干旱和低温冷害复合发生累计110站年,各站发生3~11年,时间上呈减少趋势,1980年代为高发期,1990年代中期以后发生减少,空间上呈西多东少态势,松嫩平原西南部为多发区;玉米出苗-乳熟期干旱和低温冷害复合发生期间的温水特征总体表现为日均温非持续偏低,而呈波动-间隔式偏低,64站年发育期内50%以上时间的日均温较常年偏低,平均低温日数为54.0 d,未出现有效降水量的日数平均多达73.2 d,有效降水量大于0 mm的日数平均仅16.0 d,有效降水量少,88站年不足300 mm,大雨以上等级有效降水频次少,平均仅2.1 d;研究区93.3%站点玉米出苗-乳熟期发生干旱和低温冷害复合灾害年份与未发生复合灾害年份相比,玉米相对产量变化率均为负值,一定程度上表明干旱和...  相似文献   
210.
马光军 《环境教育》2014,(11):44-45
正随着全球资源、能源的日渐枯竭,环境的日益恶化,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各国的共识。由于建筑业本身所固有的能源消耗特性,因此它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针对这一问题,学术界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认为建筑应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绿色建筑是对资源浪费,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反省后的必然选择。所谓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