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37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0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我国古建筑绝大多数以木材为主要材料,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形式,且多采用松、柏、杉、楠等,所以其耐火等级很低,具有特别良好的燃烧和传播火焰的条件。在发生火灾时,整个建筑犹如架满了干柴的炉膛,屋顶的严实紧密使内部的烟热不易散发,温度在内部积聚,迅速导致建筑物轰然崩塌。  相似文献   
32.
为探究凹型砖木结构古建筑火灾蔓延特性,以某典型凹型古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 Pyrosim 软件进行物理模型搭建,研究不同火源位置对火灾蔓延规律的影响,以及在该过程中温度、能见度变化规律和 CO、CO2浓度动态分布情况等。结果表明:不同火源位置对火蔓延特性影响较大,若引火源位于凹型古建筑西南角,相较西北、正北方向两个工况,热释放速率可高达 240 MW/s,应选择在该处设置多个感温探测器及自动喷淋系统用于火灾防范;若引火源位于建筑西南角,相较其他工况室内温度可达最高值 1 000 ℃,CO、CO2浓度亦均达最值,且在垂直高度 1.67 m 处能见度下降速率达到峰值,人员需在 2 min 内全部疏散。该研究对于凹型砖木结构古建筑火灾防控、防灭火装置的合理排布及灾后人员高效、安全疏散具有重大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3.
古建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它不仅遗留下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痕迹,也同时预示着人类未来发展进步的方向。它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对其进行科学的防火保护是全民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34.
我国古代消防拾趣我国古代建筑设计中大量运用防火技术措施,使得大量木结构的古建筑能够完好地保存至今。古代建筑的部分消防设计可谓现代防火门的鼻祖,建筑中往往设有高明的防火墙以备不测。  相似文献   
35.
1、正确选择燃放地点. 烟花爆竹不得在室内燃放,应选择室外、空旷平坦、无障碍的地方燃放.严禁在市场、剧院、繁华街道等公共场所和古建筑、山林、电力设施下方以及靠近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燃放.燃放烟花爆竹要遵守当地政府有关安全规定.  相似文献   
36.
大型古建筑物顶升施工的监控难度很大,为了保证顶升过程中结构不发生开裂等损伤状况,有必要对其进行施工数值仿真分析。考虑顶升施工时的具体情况建立了南京博物院老大殿的有限元分析模型,以不同的位移时程曲线模拟顶升施工时可能遇到的典型不利荷载工况,以顶升过程中结构的裂缝宽度作为判断指标,对老大殿顶升施工进行数值仿真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建筑物顶升应进行严格的位移监控,位移时程差的危害性随位移差的增大而显著增大;用分区施加位移时程差的方法可以清楚判断各区抵抗位移时程差的能力;顶升监控可按结构刚度分区进行,不同刚度区域可选择不同的监控精度。  相似文献   
37.
对火灾中古建筑各区间温度变化情况进行了测量,并对着火室,着火室临近房间,距离着火窒距离较远的房间,庭院处等的温度变化曲线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模型着火房间和其他房间温度都能稳定一段时间房间之后才开始剧烈升高,这段时间之前是相对安全的;火灾中靠近模型着火房间的房间温度变化最为显著.火源剧烈燃烧之后,温度梯度最大,距离模型着火房间最远的房间测点5-6处房间温度变化最小,温度梯度最小;庭院处的温度变化并不剧烈可作为人员逃生的暂时路径.  相似文献   
38.
铁路列车运行对周围建筑产生振动影响,古建筑对振动更为敏感。为比较不同控制点位置及方向的振动响应,以某历史城墙为保护目标,基于《古建筑防工业振动技术规范》分析铁路振动对城墙的影响,得出水平方向振动速度对古建筑更不利,古建筑顶部水平振动大于底部水平振动;铁路引起的古建筑的水平振动中,垂直于铁路线方向是主要贡献量,并显著大于平行于铁路线方向。  相似文献   
39.
为提高古建筑修缮阶段火灾监测水平,有效预防火灾事故,提出1种基于YOLO-BP神经网络算法的古建筑修缮阶段火灾监测模型。针对修缮作业对古建筑产生的消防隐患,在施工场地设置监测点,并利用YOLO算法以火源、可燃物为目标进行检测与定位,计算火源与可燃物距离;以火源温度、含氧量、火源与可燃物距离3项指标作为BP神经网络输入层,以火灾概率为输出层,从而进行预测;基于古建筑修缮阶段焊接、切割动火作业阶段的样本数据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利用模型监测古建筑修缮阶段火灾的准确率达93.9%,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当火源温度在150~2 000 ℃范围内,含氧量不小于19.5%时,动火作业安全距离为10.1 m。  相似文献   
40.
在法国的里昂,至今仍完好地保留着12—16世纪建筑的古街巷区,区内有250栋“保护建筑”,如12世纪的大教堂以及大量的住宅、商铺等古建筑构成了古老街区的历史风貌。19世纪以后建设的建筑,在风格上也与古建筑十分协调,从而使整体风貌古色古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