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6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71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固定顶储罐泡沫灭火系统的消防设计和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春华 《安全》2006,27(2):20-21,25
在各类大、中、小型的化工项目中,通常都采用储罐的形式来储存各类化学原料或化学产品.可燃液体包括汽油、煤油、柴油、苯类、醇类、酮类和酯类等.  相似文献   
72.
当我国对汽车尾气污染的控制依然步履艰难之时,或许并没注意到汽车维修行业中已近失控的汽车空调制冷剂已造成大气环境严重污染.汽车尾气的污染看得见闻得着,而汽车空调制冷剂的污染却看不见闻不着,因此被业内人士称为白色污染.本文对汽车维修业空调制冷剂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3.
在废井井口盲板拆除过程中,应用水切割技术安全切除了井口盲板,避免了井口的动火作业,为高风险区域拆除作业提供了一种安全做法.  相似文献   
74.
ODS替代制冷剂的发展态势和我国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全球范围内关于HFCs应用的不同立场,以及由此出现的对于同一类型制冷空调系统的多种制冷剂方案。预测了制冷剂的可能发展态势,并对我国的对策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5.
汾酒集团公司是我国著名的酒类企业,产品有各类白酒、葡萄酒、酒糟饲料等。工序从粮食的仓储、粉碎加工、制曲、发酵、酿造、贮酒、勾兑、成装、成品酒仓储以及水、电、油、煤气等能源供应。工作场所分别存在程度不同的静电、可燃粉尘、可燃液体、蒸气等引发爆炸事故的危险源,防爆防火成为安全工作重点。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经常感到人们对防爆电气设备的使用存在一些片面性认识,如在设备的使用与选择上,防爆与防尘用品分不清;注重设备的选型,忽略了设备的正确安装等。本文结合我公司在防爆工作方面的得失,讨论防爆电气设施的设计、安装、配套运用和人员培训等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6.
《中国环保产业》2004,(1):42-43
由格林柯尔制冷剂(中国)有限公司开发、天津市环境保护局推荐的格林柯尔制冷剂适用于直接对制冷、热泵、空调行业中现有设备采用的R12、R500、R22、R502等制冷剂进行环保节能替代,也可应用于设计、生产的相关新设备。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格林柯尔制冷剂(现主要产品为R405A、R411A、R411B、R411C)是一系列不含CFC的环保、节能型制冷剂,是合理采用几种单质制冷剂组分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配生产的混合工质环保制冷剂,具有良好的热工特性,安全、稳定,环保、节能。R405A、R411A、R411B、R411C分别用来直接替代R12、R500、R22、R50…  相似文献   
77.
吴泽球 《化工环保》2004,24(1):75-75
臭氧层空洞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最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其元凶之一是制冷剂的大量排放。制冷剂的排放有种重要而又极不合理的方式——“人工排放”,即:当对全封闭制冷设备(如冰箱、空调)维修等处理时,不回收仍留存在设备内的制冷剂,而是割破制冷管道将制冷剂排人大气,造成环境污染和经济  相似文献   
78.
高学农  吕树申 《化工环保》1998,18(4):242-243
氟氯烃及其替代工质对环境的影响*随着制冷工业的迅速发展,在制冷设备的生产及使用过程中泄漏的氟氯烃类(CFCs)致冷剂,挥发而进入大气中,导致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并加重了温室效应。1990年,在伦敦召开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第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在更短时间...  相似文献   
79.
80.
深秋 《安全》2003,24(3):27-27
一般的判断原则有以下几点: 1.了解可燃粉尘或纤维与空气形成燃爆性混合物的燃爆极限浓度,测定生产场所空气中可燃粉尘或纤维的浓度。同一场所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可燃粉尘、纤维或可燃气体时,一般来说其爆炸危险性提高。因为多种危险物质混合后按照相乘效果判断,其燃爆下限值比它们各自的燃爆下限值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