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52篇 |
免费 | 586篇 |
国内免费 | 44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916篇 |
废物处理 | 113篇 |
环保管理 | 804篇 |
综合类 | 6023篇 |
基础理论 | 427篇 |
污染及防治 | 416篇 |
评价与监测 | 2406篇 |
社会与环境 | 60篇 |
灾害及防治 | 32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22篇 |
2023年 | 251篇 |
2022年 | 294篇 |
2021年 | 307篇 |
2020年 | 308篇 |
2019年 | 311篇 |
2018年 | 171篇 |
2017年 | 240篇 |
2016年 | 330篇 |
2015年 | 374篇 |
2014年 | 562篇 |
2013年 | 447篇 |
2012年 | 424篇 |
2011年 | 412篇 |
2010年 | 309篇 |
2009年 | 339篇 |
2008年 | 381篇 |
2007年 | 358篇 |
2006年 | 274篇 |
2005年 | 334篇 |
2004年 | 283篇 |
2003年 | 384篇 |
2002年 | 333篇 |
2001年 | 418篇 |
2000年 | 439篇 |
1999年 | 353篇 |
1998年 | 501篇 |
1997年 | 347篇 |
1996年 | 304篇 |
1995年 | 353篇 |
1994年 | 290篇 |
1993年 | 219篇 |
1992年 | 238篇 |
1991年 | 163篇 |
1990年 | 133篇 |
1989年 | 17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922.
随着我国对VOCs监测控制的持续推进,VOCs标准气体的配套应用及其管理思路也面临着新要求和挑战。本文通过梳理我国VOCs类标准气体对涉VOCs企业污染物监测和管理支撑的现状,指出了VOCs监测管理中对标准气体的应用要求尚待细化、已有VOCs标准气体应用不够充分、VOCs标准气体对排放标准实施的精准支撑作用不足等问题。在探究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细化VOCs排放监测对标准气体应用要求、加强企业自行监测中VOCs标准气体的应用指导、加强短缺标准气体的研制与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23.
为了降低隧道火灾事故影响,如何动态监测隧道火灾的情况是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通过FDS场模拟软件建立隧道火灾模型,模拟小型货车车厢位于隧道中部着火的隧道火灾情况.分析火源近场的火源功率及隧道顶部温度变化,探测温度场分布动态变化相关性规律.结果表明:火源功率前200 s内处于稳定阶段,1000 s左右达到最大火源功率.隧道顶部温度整体趋势先升后降,热烟气呈现加速状态,温度变化曲线缓步上升.火源近场隧道顶部温度变化曲线与热释放速率曲线趋于一致,可根据隧道顶部温度变化曲线监测近场火源的动态变化.近场4处测点在12 min内处于临界高程和温度之内,此时火灾扑救人员相对安全,灭火可在此范围内采取内攻方式,为消防救援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24.
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我国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并将其作为我国基本国策内容之一.而在环境工程改造过程中,环境监测活动的贯彻进行能够保证工程改造的最终品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在当前的背景下,在环境工程改造中引入环境监测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先阐述了我国环境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方法,以及展开环境污染监测的紧迫性,接着从... 相似文献
925.
本研究研发出一种新型的大气二甲基硫在线监测及标定技术,采用低温捕集-热解析装置采样及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检测分析.环境大气样品经-20℃除水后,以60 mL·min-1的流速在-100℃下被空石英毛细管捕集15 min,然后在90℃下解析进入气相色谱分析,采用对含硫化合物具有很好选择性的FPD检测.该系统时间分辨率为30 min,最低检出限为8.4 ng·m-3,回收率为93.4%—95.9%(n=6),精密度为1.5%(n=6),可检测浓度范围为103.经过10 d(2013年1月5日至1月14日)的连续观测表明:北京城市冬季大气中二甲基硫的浓度平均值为20.4 ng·m-3,且夜间浓度高于白天,燃烧源可能是北京冬季城市大气二甲基硫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926.
927.
928.
孤岛工作面覆岩空间结构复杂多变,受开采和地质等因素的影响在开采过程中面临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自燃发火以及采空区突水等复合动力灾害。留设合理宽度的区段煤柱是确保工作面安全开采的关键,以陕西某矿特厚煤层孤岛工作面开采为工程案例,通过分析工作面覆岩空间结构,理论计算了工作面应力分布;采用应力动态监测等方法确定了该工作采空区侧向覆岩运动,并综合考虑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次生灾害控制以及巷道支护等因素,确定了该工作面区段煤柱的合理宽度为5~7 m。 相似文献
929.
为监测地铁自动驾驶系统驾驶模式下驾驶员驾驶疲劳状态,以S地铁公司的驾驶员为研究对象,开展驾驶员疲劳主、客观监测研究。主观监测应用《自觉症状调查表》调查并统计分析地铁驾驶员的驾驶主观疲劳感受;客观监测应用Eegosports 64通道无线脑电肌电系统测量地铁驾驶员在各班次、各时间段的脑电(EEG)信号,并结合Matlab工具箱中的EEGLAB分析各班次驾驶员EEG中δ波的频谱图。结果表明:驾驶员驾驶疲劳总体的平均得分为1.8分,即驾驶疲劳有些明显,且晚班和夜班驾驶疲劳比白班的大,从主客观2方面说明驾驶员处于疲劳驾驶状态。 相似文献
930.
为客观掌握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实现有限空间作业风险的动态评估和管理,首先,构建有限空间作业风险指标体系,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以危险气体体积分数为主要指标的有限空间作业风险综合评估模型;其次,构建危险气体在线监测系统,将监测数据用于评估模型,动态评估有限空间作业风险;最后,以某排水系统集水池为例,应用模型评估其作业风险。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结合危险气体监测数据,实时定量计算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动态评估有限空间作业风险;且危险气体体积分数是作业风险主要影响因素,控制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危险气体体积分数是保障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