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93篇
安全科学   20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258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191.
针对深井巷道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安全监测中节点能量消耗不均匀导致网络生命周期较短的问题,在分析低功耗自适应集簇分层型算法(Low 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LEACH)、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和禁忌搜索算法(Tabu Search Algorithm,TS)的基础上,提出遗传禁忌搜索的能量均衡深井安全监测WSN分簇路由算法(GTSR-EB),以分簇方式来减少数据发送量与寻优开销,利用优化GA算法和TS算法进行多路径搜索以选出一条能耗均衡、路径传输距离最短的最优路径。仿真实验表明:GTSR-EB算法网络存活周期为LEACH算法的2.17倍、GA算法的1.18倍,GTSR-EB网络能量利用率更高、生存周期更长。  相似文献   
192.
青海高原一次沙尘重污染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常规观测的卫星云图资料、地面资料、探空资料、地面污染物监测数据,结合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型(LPDM)污染源溯源方法,对2018年2月青海高原一次沙尘重污染天气的主要成因以及沙尘传输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重污染天气受高空低槽东移影响,在300~700 hPa形成了强烈的辐散下沉,槽后的高空急流随之东移。在其东移过程中,受高空急流动量下传及偏北气流中的冷空气共同作用,青海东部出现了大风沙尘天气。边界层中逆温层的存在是此次污染天气持续的重要原因之一,加之未出现明显降水,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通过运用LPDM对此次污染天气的运动轨迹进行分析来看,气团影响的模拟高度层距离地面100 m,气团层趋势一致。研究区地处青藏高原,海拔较高,0~100 m高度的气团足迹可以反映出PM 10污染气团的输送路径。同时,0~100 m是主要的人为源排放空间,也是对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区域。气团足迹与PM 10浓度的变化趋势一致,即青海东部沙尘污染主要是由河西走廊沙尘倒灌进入青海东部导致,这与天气学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3.
基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分析2015年2月5日—14日广西典型空气重污染过程及形成原因。结果表明:重污染期间PM2.5平均质量浓度为118 μg/m3,超标0.57倍,日均质量浓度超标率为92.1%;与2014年1月重污染过程相比,此次污染过程持续时间减短、极端污染天气有所缓解、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比例增大。气象条件和气流后向轨迹分析表明,大气层结稳定、近地层逆温明显、风速小、相对湿度大等静稳天气是此次污染过程形成的重要原因,广西本地排放污染物及区域污染传输相叠加是造成重污染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4.
选用480 nm单色光及长光程技术进行吸光光度分析,测定水质色度。通过对比普通分光光度法可知,吸光光度测试的光程长度增加10倍,测试灵敏度显著提高,从而保证低色度饮用水(30度)的测定精准度。监测的色度数据利用GSM无线通信传输系统,可实现对水质色度监测结果的远程实时动态遥传,为预警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5.
阐述了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的发展,数采仪的构造、功能和技术指标要求及现阶段污染源在线监测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6.
东台市两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建站时间较早,现仍采用固定电话线路远程采集数据,这种传输方式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造。文中介绍了采用短信方式对两个站点的数据传输方式进行了改造。  相似文献   
197.
利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综合立体监测网,在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2+26”城市)开展了PM2.5及其化学组分长期连续观测,并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①2017年、2018年和2019年采暖季“2+26”城市PM2.5浓度平均值分别为(84±62)(95±63)和(80±61)μg/m3,达到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的目标;与PM2.5浓度变化相似,其主要化学组分——有机物(OM)浓度最大值出现在2018年采暖季,但二次无机盐(硝酸盐、硫酸盐和铵盐)浓度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元素碳、氯盐、地壳物质和微量元素浓度均呈逐年下降趋势.②OM、硝酸盐、硫酸盐、铵盐、地壳物质、元素碳、氯盐和微量元素浓度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受污染物排放、气象条件以及地形因素的共同影响,PM2.5及其化学组分浓度高值区主要出现在太行山传输通道城市(保定市、石家庄市、邢台市、邯郸市、安阳市和新乡市).③不同空气质量状况下,“2+26”城市PM2.5化学组分浓度年际变化相似,即随空气污染的加重,硝酸盐、硫酸盐和铵盐占PM2.5的比例均上升,而OM占比下降.研究显示,采暖季“2+26”城市空气质量总体得到改善,但需进一步加强对PM2.5中二次组分的科学管控.   相似文献   
198.
为研究郑州冬、春季重度污染期间细颗粒物的组分特征、污染来源、气象影响因素及外来传输影响,基于本地超级站污染监测数据及相关气象要素监测数据对重污染时段进行分析,并对本地污染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019年1—3月郑州共有426 h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水平,首要污染物均为PM2.5.重污染时段碳组分(OC+EC)共占PM2.5的14.6%,OC与EC存在显著相关性,1、2、3月的r值分别为0.72、0.89和0.91,且二者比值多介于2~4之间,表明机动车和燃煤排放是碳组分的主要来源;水溶性离子浓度排序为NO3- > NH4+ > SO42- > Cl- > K+ > Ca2+ > Mg2+ > Na+,SNA(SO42-、NO3-、NH4+)浓度达123.37 μg·m-3,占PM2.5的61.2%,且NO3-占比达30.2%, NO3-/SO42-值为1.98,说明移动源对水溶性组分的贡献大于固定源. PMF受体解析结果按污染源贡献量大小依次为:机动车源(34.9%)、二次源(24.6%)、燃煤源(20.2%)、扬尘源(9.2%)、生物质及烟花爆竹源(8.2%)和工业源(2.9%),机动车和燃煤燃烧是造成大气重污染的主要排放源.气象分析表明,与清洁时段相比,重污染期间大气整体处于有利于颗粒物二次生成和不利于污染扩散的条件下,整体温度偏低(3.2 ℃),相对湿度较高(67%),风速较弱(1.3 m·s-1).除本地污染物的累积外,来自偏东和偏南方向的短距离传输及东北方向中长距离输送(分别占外界传输的36.4%、22.6%和22.0%)也是造成郑州重污染天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9.
基于区域传输矩阵和PM2.5达标约束的大气容量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环境容量是环保规划中的重要参考指标.为满足PM_(2.5)的达标,在传统的容量计算方法基础上,筛选不利气象年份,结合CAMx-PSAT模式计算的区域传输结果,优化广东省各城市的大气环境容量分配,并综合分析各城市超载情况,模拟容量情景下的PM_(2.5)浓度.结果表明,在全省各地市PM_(2.5)≤35μg·m-3的约束下,广东省SO2容量约为68万t;NOx约为135万t;NH3约为46万t;PM_(2.5)约为51万t.2014年广东省SO2排放超出容量10%,NOx超出12%,NH3超出9%,一次PM_(2.5)超出20%.污染物种超载数量较多的城市有广州、佛山、中山、清远.当实现容量情景时,全省PM_(2.5)年均浓度约在30μg·m-3,各城市年均值都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200.
湿地甲烷的产生、氧化及排放通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甲烷研究已倍受科学界关注,不仅由于其对全球变暖的贡献仅次于二氧化碳,贡献率达25%,还因为单分子甲烷的增值潜势是二氧化碳的15~30倍.湿地是甲烷的重要来源,估计湿地生态系统对全球甲烷排放的贡献率约为20%,即为100~200Tg a?1.湿地甲烷在厌氧条件下产生,在土壤氧化层以及根际中部分氧化,然后通过土壤、水体和植物体排放到大气中去.就近10a来湿地甲烷产生、氧化、传输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产甲烷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环境因子的生理生态和分子生物学,尤其集中在稻田产甲烷菌的研究上,因此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待突破.产甲烷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要对甲烷排放量估计、甲烷排放动态研究以及在甲烷排放建模等方面取得进展,必需在甲烷产生机制上进行突破.甲烷氧化菌的研究集中于菌群对环境的适应以及其自身氧化能力上,应用研究还不是很深入.甲烷氧化过程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但氧化过程具体机理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这需要分子生物学以及基因组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甲烷传输过程是研究甲烷排放动态的基础,目前相关研究较少,国内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稻田研究上,对高寒湿地的研究则几乎是空白.湿地甲烷通量的研究是目前温室气体研究的热点问题,但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大气中甲烷气体浓度增加与湿地甲烷通量的关系.湿地甲烷通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对影响湿地甲烷通量的因素的研究相当丰富,特别是近年来对生物因素的关注.由于学科的发展,近10a在这方面的研究较之过去更为全面和系统.图1表1参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