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55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研究含水煤体失稳破坏过程中电荷感应规律,探寻应用电荷感应法监测煤矿突水灾害可行性,利用自主研制的电荷传感器对含水煤体单轴压缩过程进行电荷信号监测,分析煤体压缩过程中应力及电荷信号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烘干煤体和含水煤体单轴加载过程中均有自由电荷产生,电荷信号呈脉冲状波动,通过分析含水煤体电荷信号变化规律同时统计煤体峰值强度前电荷脉冲数及脉冲宽度,从水通过削弱煤体强度进而影响电荷信号;Stern双电层中形成流动电荷,增强了煤体电荷信号;水的存在增加了煤体破裂面自由电荷存留时间三个方面总结了水对煤体电荷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42.
含水煤岩层瓦斯压力测定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含水煤岩层瓦斯压力测定成为难题的现状,分析含水煤岩层瓦斯和水压平衡的关系,发现上行孔先排水后排气、下行孔先排气后排水的规律,利用重力学的相关知识,应用把水放出来的设计,发明上行孔煤层瓦斯测压水压剔除仪和下行孔煤层瓦斯测压水压剔除仪。现场试验表明:煤层瓦斯测压水压剔除仪能把测压孔中的水放出来,消除水压对瓦斯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
Three forests with different historical land-use, forest age, and species assemblages in subtropical China were selected to evaluate current soil N status and investigate the responses of soil inorganic N dynamics to monthly ammonium nitrate addition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ture monsoo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that has been protected for more than 400 years exhibited an advanced soil N status than the pine (Pinus massoniana) and pine-broadleaf mixed forests, both originated from the 1930's clear-cut and pine plantation. Mature forests had greater extractable inorganic N pool, lower N retention capacity, higher inorganic N leaching, and higher soil C/N ratios. Mineral soil extractable NH4^+-N and NO3-N concentr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experimental N additions on several sampling dates, but repeated ANOVA showed that the effect was not significant over the whole year except NH4^+-N in the mature forest. In contrast, inorganic N (both NH4^+-N and NO3^--N) in soil 20-cm below the surface was significantly elevated by the N additions. From 42% to 74% of N added was retained by the upper 20 cm soils in the pine and mixed forests, while 0%-70% was retained in the mature forest.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land-use history, forest age and species composition were likely to be som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determine differing forest N retention responses to elevated N deposition in the study region.  相似文献   
44.
对K-Ca-Mg-Cl-H2O体系中硫酸钙结晶介稳区进行了研究.以一定浓度氯化钙溶液与硫酸镁溶液反应结晶的方式,采用激光散射法测定了不同浓度复合盐溶液和温度下硫酸钙过饱和度与结晶之间的关系,并测定了与之平衡的溶解度,从而确定该体系中硫酸钙结晶介稳区宽度,探讨了影响结晶介稳区的因素,以及硫酸钙结晶和结晶相与复合盐溶液浓度...  相似文献   
45.
以p H为控制参数,利用自组装激光测量装置测定了4、20、30和40℃时,磷酸铵镁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超饱和度和介稳区宽度等基础数据,分析了不同温度和p H下磷酸铵镁结晶介稳区的变化规律,考察了p H对磷酸铵镁结晶诱导期和结晶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溶液的p H,可降低磷酸铵镁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和超饱和度,但同时磷酸铵镁结晶介稳区宽度有所增加;磷酸铵镁的溶解度和超饱和度随温度的升高呈现上升的趋势,而磷酸铵镁的结晶介稳区宽度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窄,提高溶液中MAP的物质浓度也会压缩结晶介稳区宽度;随着溶液p H的升高,磷酸铵镁的结晶诱导期逐渐缩短,同时其结晶反应速率也有明显的提升。在磷酸铵镁结晶除磷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p H来优化反应工艺条件,促进磷酸铵镁结晶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46.
李扬成 《四川环境》1996,15(1):60-63
交换性钙镁能较好地反映土壤的供给状况,多年定位分析测定,温江县12个水稻土种交换性钙镁普遍偏性,并有逐年下降趋势,有的地方水稻已出现缺镁黄叶症。随着“三高”农业的发展,研究土 交换性钙镁的含量,合理施用钙镁肥,是当前农业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7.
长链烯酮不饱和度温标是古温度研究的重要替代指标。介绍了小样量、低长链烯酮样品的分析方法 ,长链烯酮的来源、分布 ,长链烯酮的不饱和度与温度的关系及其在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介绍海洋中长链烯酮研究最新进展的同时 ,着重阐述了湖泊中长链烯酮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8.
Pb分配系数是描述Pb在地下水中迁移性质的重要参数。研究对象和目的不同 ,计算Pb分配系数的方法也不同。静态吸附平衡实验方法简便易行 ,适用于计算不同岩性的Pb分配系数 ;动态土柱实验方法难度较大 ,主要用于建立Pb迁移方程 ;阳离子交换系数方法计算过程复杂 ,适用于解决野外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9.
固体废物在固定床内热解焦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型固定床热解炉内对部分固体废物进行的热解实验,目的是研究所得的热解产物中焦油(含水)的产量及其物理化学特性。结果表明,物料挥发分和水分含量越高,焦油(含水)的产量就越多;焦油(含水)的产率随热解终温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焦油(含水)密度很大,但其随热解终温的升高而下降;同时,部分废弃物的焦油(含水)热值较高,饱和烃的含量很高,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
透水铺装是雨水源头减排的重要技术之一,其在寒冷地区冻胀损坏是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透水砖是广泛采用的透水铺装材料,通过冻融循环实验,对透水砖铺装面层不同孔隙率、水饱和度及不同透水基层厚度条件下的面层抗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面层孔隙率与其抗冻性能呈负相关,孔隙率越高,面层抗冻性能越差。面层水饱和度与其抗冻性能呈负相关,水饱和度越高,抗冻性能越差;面层水饱和度90%是产生冻胀损坏的临界值,当面层水饱和度<90%时,其抗冻性能受损较小;当面层水饱和度>90%时,其抗冻性能明显变差。透水基层厚度对透水砖铺装面层抗冻性的影响较小。3个主要因素对透水砖铺装面层抗冻性能影响程度顺序为:面层水饱和度 > 面层孔隙率 > 透水基层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