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7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912篇
安全科学   358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308篇
综合类   2928篇
基础理论   634篇
污染及防治   131篇
评价与监测   229篇
社会与环境   407篇
灾害及防治   189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50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广州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多环芳烃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采集广州五山、荔湾(2002-06-12~2003-06-31)2个采样点共112个PM10样品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表明2采样点全年多环芳烃浓度范围为8.11~106.26 ng·m-3,呈现出夏季低冬季高的特征.PAHs化合物的相对分布也呈明显的季节变化,5~6环PAHs的比重夏季比冬季高,而3~4环PAHs的比重冬季比夏季高.冬季PAHs可分为2种模式,不同模式之间PAHs的浓度和分布特征有明显的差异.统计结果表明,广州市多环芳烃浓度变化主要受气象条件的影响,风速(当温度<20℃时)和温度(当温度>20℃时)是影响多环芳烃浓度最主要的因素.此外,本研究还表明,汽车尾气排放是广州市大气颗粒物多环芳烃污染最主要的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82.
本溪市大气降尘及其组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本溪市1991~1995年5年间降尘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其变化规律和分布情况,提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83.
84.
广东赤红壤,红壤重金属镉有农作物污染效应及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5.
86.
下行流人工湿地去除生活污水中氮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下行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分析了系统对TP,TN的处理效果,并将有无植物2种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下行流人工湿地对N,P都有很高的去除率;进水中TN,TP的浓度变化对出水中N,P含量影响不大,系统对N,P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植物在污染物去除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揭示生态系统变化对人类福祉的影响警醒决策者与公众做出积极反应。[编者按]  相似文献   
88.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variations of daily average CO2 concentration above the wetland surface were studied in Xianghai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China in August, 2000. The primary purpose was to study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2 concentration on the four levels of height(0.1 m, 0.6 m, 1.2 m and 2 m)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CO2 concentration under different land covers. Results showed that daily average CO2 concentration above wetland surface in Xianghai National Natural Reserve was lower than that above other wetlands in northeast China as well as the worldwide average, suggesting that Xianghai wetland absorbed CO2 in August and acted as“sink” of CO2. The horizontal variations on the four levels of height along the latitude were distinct, and had the changing tendency of“decreasing after increasing” with the increase of height. The areas with obvious variations were consistent on different levels of height,and those with the highest variations appeared above surface of shore, sloping field, Typha wetland and Phragmites wetland; the vertical variations were greatly different, with the higher variations in Phragmites wetland and Typha wetland, and the lands near the shore and the sloping field with the lower variations. Spatial variations of daily average CO2 concentrations above wet!and surface were affected by surface qualities and land covers.  相似文献   
89.
不同农业灌溉用水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态  庞奖励  文青 《环境保护》2007,(10):44-46
编者按 土壤管理和土壤利用方式影响着土壤的发育方向和土壤的性质(如土壤质地、土壤环境、土壤生态等).农业生产中对土地的不同管理措施或方式直接影响着农业土壤的发展方向和土壤环境变化.城市污水往往有较高的肥力,利用其灌溉农业,即能利用水源又能利用其中的肥源,有利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90.
用HPIC-AG6为前置柱,以0.512mol/L醋酸钠-0.1mol/L氢氧化钠-0.5%乙二胺作洗脱液,用离子色谱法可测定废水中的微量氰化物,CN^-含量在2.8μg/L-1.5mg/L的范围内,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16mg/L以下的S^2-及大量的SCN^-、Cl^-等共存物质不干扰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