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6篇
安全科学   356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294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3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19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高峰 《防灾博览》2008,(1):23-23
2007年8—9月,欧洲的希腊发生了森林大火,由于火势太大,影响到整个欧洲,震动了世界。我国曾发生过森林大火同样造成重大损失。为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森林防火知识。  相似文献   
52.
从耕地资源价值出发,测算农地整理项目农户耕地损失补偿额度,并基于湖北省孝感市和潜江市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的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基于耕地资源价值体系,测算得到孝感市和潜江市农地整理项目农户耕地损失补偿额度分别为1 449 695.76、1 784 296.17元/hm~2;农户所期望得到的耕地损失补偿标准远低于耕地资源价值体系测算出来的理论值,两市农户对耕地损失的平均受偿意愿额度为336 197.95元/hm~2,可以农户受偿意愿为主、耕地农业生产价值和社会保障价值为辅,制定农地整理项目农户耕地损失补偿标准;受教育程度对补偿标准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文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其对农地整理事业的认知程度,进而促进我国农地整理事业的发展;土地权属调整是解决农户耕地损失的一项重要措施,做好农地整理项目土地权属调整工作需充分尊重农户的意愿,并以农业现代化作为土地权属调整的目标。  相似文献   
53.
液体旋流分离器分离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体旋流分离器是水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设备之一.分离效率是衡量液体旋流分离器分离过程进行完善程度的最重要的技术指标,它能从质与量两方面反映出设备性能的优劣.当前液体旋流分离器设计过程还缺少具体量化的理论依据,为了给液体旋流分离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液体旋流分离器从水中分离固体粒子的性能实验,得出了液体旋流分离器各部结构尺寸、形状、相对比例对分离效率的不同影响程度,提出了结构参数的最佳取值范围.按照本研究提出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可以制造出性能优良的液体旋流分离器.  相似文献   
54.
环境污染的现状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向环境排放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降低环境质量,影响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环境污染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极大,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每年达20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55.
控制轨道交通噪声道间声屏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环境噪声预测与分析软件SOUNDPLAN对将设置在上海轨道交通6#线上下行线之间的道间声屏障插入损失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安装道间声屏障可使得距离线路20~30m远的较高层建筑获得2~4.7dB的降噪效果;随着两侧声屏障高度的增加,安装道间声屏障对待测表面的影响范围在缩小;离轨道线路越近,道间声屏障的插入损失越大。  相似文献   
56.
本文借助锥型量热计对制作软垫家具的材料进行小尺寸实验,获得了典型软垫家具面料、聚氨酯海绵填料及其组合件的燃烧性能参数。通过对实验获得参数的分析比较,认为面料对组合件燃烧特性的影响大,仅使用阻燃布就可以明显改善组合的火灾特性。  相似文献   
57.
某输气管道在首次漏磁内检测时发现2处大于20%WT(Wall Thickness,壁厚)的管道本体缺陷,对缺陷开展了基于内检测数据的开挖验证及检测,并将实测结果和内检测报告结果进行比对来验证内检测器性能规格。结果显示:内检测报告的金属损失缺陷深度比实测值偏小,但在可信度为90%的精度范围内;报告的缺陷长度、宽度及周向定位与实测值间存在偶然性偏差,需进一步扩大开挖验证。采用ASME B31G标准对2处缺陷进行适用性评价,结果表明管道估计维修因子(ERF)均小于1,满足承压能力要求,无须立即修复。  相似文献   
58.
为提高我国城市燃气风险管理水平,帮助风险管理者科学地分配维护资源,探讨提出了我国城市燃气事故生命损失风险可接受标准;采用AIR指标法确定了个人风险可接受标准范围为(2.397 3×10-7,4.794 7×10-7);运用F-N曲线法结合ALARP原则,确定了社会风险可接受标准,最大可接受风险的截距为4.794 7×10-7,可忽略风险的截距为4.794 7×10-8;利用生活质量指数推导模型,计算了达到城市燃气事故可忽略风险水平的最优安全投入成本;基于风险动态原则,分析提出了风险可接受标准的更新办法。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燃气行业可接受风险水平低于煤矿、大坝、化工等危险行业的可接受风险水平;虽然我国城市燃气事故死亡率逐年降低,但要达到可忽略的风险水平,每年还需大量安全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59.
当前全球减缓与适应的努力无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巨大的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需要直接的解决方案。201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多哈会议期间,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损失与危害问题突然升温,成为影响大会能否成功的关键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的定义和内涵的探讨,将损失与危害归纳为人类通过减缓或适应未能避免的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并与影响、脆弱性和风险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提出较完整的损失与危害的概念模型,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是对减缓与适应的有效补充。系统阐述国际上基于政治、法律和市场的损失与危害的应对机制,初步展示了损失与危害机制的可能形式,包括:小岛国联盟在《公约》下提出的"应对损失与危害的多窗口机制",主要包括保险、恢复与赔偿、风险管理,由发达国家根据国民生产总值(GNP)和温室气的排放量提供资金支持;慕尼黑保险公司提出的"慕尼黑气候保险计划",主要包括预防和保险,实施慕尼黑气候保险计划预计需要每年投入约100亿美元购买保险服务;遭受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的国家通过国际诉讼向气候变化的责任方提出赔偿要求也是一种潜在的应对机制,其原理基础是国际惯例法的重要通行原则——"无害原则",但具体实施受国际法院强制管辖权的有限性和国际诉讼高风险的制约。最后,提出损失与危害可能的学术研究方向,为构建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国际与国内应对机制及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钟雅琴  陈和 《灾害学》2012,(1):111-115,129
台风作为全球发生频率最高,影响最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对我国的影响也非常严重。在巨灾风险证券化、巨灾债券已成为巨灾保险业大趋势的背景下,发展我国台风灾害债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我国受台风灾害影响最严重的省份——广东省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其近30年相关台风损失数据,利用非寿险精算技术分析其台风的损失分布和次数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CAMP模型和现金流分析对广东省的台风灾害债券做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