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57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31篇
基础理论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面对噪声的危害,佩戴护听器是很常用的方法。关于护听器的使用,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和职业卫生专家们很关心的问题是:在实际工作现场,通过佩戴护听器,到底员工获得了多少防护呢?护听器包装上标称的声衰减值,能够准确地反映员工在真实世界使用时获  相似文献   
42.
巴固工贸(上海)有限公司以集团强大的实力和听力防护产品优异的质量,成为2005年-2006年上海国际赛车场(F1中国站)指定听力防护产品赞助商,提供了价值近五十万元的BILSOM电子耳罩和HOWWARD LEIGHT耳塞。  相似文献   
43.
目的通过对生产性噪声职业暴露进行定量风险评估,探讨其在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和步骤,从而提高职业病危害评价水平。方法以某石油化工聚酯装置的短丝及聚酯生产车间为对象,通过对其生产工艺过程噪声职业暴露调查,分析劳动者职业暴露的特点、检测工作环境的噪声强度并对频谱特性进行分析,对个人使用的防噪耳塞防护效果进行分析,通过装置的噪声检测结果与国际标准化组织1971年发布的0a—45a间连续性噪声A声级与听力损害的危险率的关系表相结合,对聚酯装置噪声所致听力损害进行风险评价。结果牵伸工、卷绕工和切粒岗存在噪声暴露时间长、暴露强度高的特点;聚酯装置主要岗位噪声暴露强度为85.5dB(A)—99.7dB(A);卷绕机频谱带较窄;切粒工及卷绕工护耳器保护不足;卷绕工发生听力损害的危险率最高。结论对高噪声作业进行职业暴露评估是研究劳动者听力保护管理的重要方法,其中关键的步骤就是要进行定量风险评估。通过开展生产性噪声职业暴露的调查与风险评估,可进一步探讨噪声危害的客观规律,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噪声危害控制措施,保护劳动者的健康。说明噪声的职业暴露及风险评估在今后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中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4.
分析了国内职业噪声危害和控制的现状,提出有效控制我国职业噪声危害的途经是制定并执行有效的听力保护计划。还详细给出了“听力保护计划纲要(草案)”的要点。该纲要(草案)是劳动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根据国内外在听力保护方面的多年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起草的。此纲要(草案)在北京清河毛纺厂试点,业已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5.
叙述了纺织厂织机噪声及其危害,以及织机噪声的防治技术措施,阐明了推行听力保护计划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6.
47.
我国纺织噪声暴露现状及听力损失情况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纺织业从业人员数量、工龄的统计和企业实地噪声情况的调查,借鉴ISO1999—1975(E)和其它相关方法预测我国纺织行业噪声暴露情况和从业人员的听力损失情况。经过预测,结果显示纺织从业人员暴露于85dB以下噪声的约有289.3万人,85~95dB约有381.2万人,高于95dB约有329.5万人;对于听力损失的预测,采用悲观和乐观法分别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约有100.57万人和21.61万人患有听力损失;结合实际调研情况对预测数据进行修正,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纺织行业约有70.96万人患有听力损失。  相似文献   
48.
王世强  侯建鑫 《安全》2009,30(10):41-43
听力与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人类接受的信息中约有11%来源于听觉,仅次于视觉。而作为学生,学生时期是学习知识强度最大,学习效率最高的时期。良好的听力,不但能迅速地接受信息,而且对于信息的交流和沟通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金明 《安全与健康》2008,(11):39-39
噪声损伤听力,造成耳聋,这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是,随着环境医学对噪声危害的深入研究,科研人员发现它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50.
王世强 《安全》2012,33(7):55-55
正噪声是作业场所普遍存在的物理因素,同时也是国内最为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根据统计,目前我国有数百万人长期在高噪声作业环境中工作,大规模出现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风险极大。以香港为例,由噪声导致的职业性失聪人数一直位于职业病排名的前两位,严重时甚至高达6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