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96篇
安全科学   350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63篇
综合类   594篇
基础理论   85篇
污染及防治   70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8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21.
含盐量对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及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不同含盐量(以NaCl质量分数计)对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及微生物组成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高含盐量(5.0%)与低含盐量(1.0%和2.5%)下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的组成有较大的差异.低含盐量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微生物以细菌(杆菌和球菌)为主;高含盐量下易出现大量的丝状菌,并形成白色和黑色的丝状颗粒污泥,而且丝状颗粒污泥在短期内(1个月左右)仍具有较好的沉降性能和密实性.但这些丝状颗粒污泥在实验后期易变得大而疏松,最终导致反应器运行失败.因此,维持丝状颗粒污泥的密实成长并抑制其发散成长成为控制好氧颗粒污泥稳定运行的关键,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22.
深厚覆盖层防渗墙工程越来越多,深度也越来越大。由于深厚覆盖层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槽壁稳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地质条件、泥浆性能、地下水位、槽段划分、施工机械和外荷载影响等。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槽壁稳定性的措施,给出槽壁发生坍塌失稳的处理措施,并指明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槽壁稳定的研究,为解决深厚覆盖层防渗墙槽壁失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23.
酵母菌-SBR法处理油脂碱炼废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文洲  刘英  黄亦真 《环境科学》2008,29(4):966-971
研究了8株酵母菌应用于序批式反应器(SBR)直接处理油脂碱炼废水的效果,并探讨了酵母菌的扩大培养方法和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在不投加任何霉菌和细菌抑制剂的32 L开放体系中,6 d培养出MLSS 19 g/L、SVI 35 mL/g的酵母菌;30 d的连续运行结果表明,在COD 9000~23 000 mg/L、油4500~16000 mg/L的进水情况下,系统高效、稳定运行,COD、油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6.8%~96.9%和99.5%;短期的pH冲击对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可逆的;污泥龄对酵母菌的SVI有一定影响;长期氮缺乏会诱发某些酵母菌细胞由单细胞向菌丝形态转化,并影响到酵母菌的沉降性.  相似文献   
524.
本文以三峡库区秭归县桐树湾高切坡为例,根据高切坡的岩性及其倾向将高切坡分为三段,对高切坡区的结构面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赤平投影法确定了优势结构面及结构面交线的产状,同时采用运动学分析方法在仅考虑重力作用下,对三段高切坡分别进行了平面破坏、楔形破坏与倾倒破坏3种破坏模式的最大安全开挖切坡角的确定,并与实际开挖切坡角进行对比分析,评价高切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三段高切坡发生3种基本破坏的最大安全开挖切坡角大于高切坡目前的切坡角,可见在仅考虑重力作用下,三段高切坡发生3种破坏的可能性较小,处于稳定状态。该研究可为高切坡治理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25.
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炭并输入土壤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碳封存技术.生物炭颗粒在土壤中会不断释放出可溶态生物炭,这部分生物炭不稳定,易被微生物分解.探明土壤组分矿物质对可溶态生物炭稳定性的影响对评估生物炭的碳封存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核桃壳生物炭为研究对象,通过批次吸附实验及微生物降解实验研究了2种代表性土壤矿物质高岭土和针铁矿与核桃壳生物炭可溶有机组分的结合机理,以及这种结合作用对可溶态生物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如20 mg·L-1)可溶态生物炭条件下,高岭土与可溶态生物炭之间以Ca2+架桥作用为主,约占吸附总量的65%;高浓度(如80 mg·L-1)条件下,以范德华力为主,约占吸附总量的76%.随着可溶态生物炭初始浓度的升高,针铁矿对其吸附量先升高后下降,且以范德华力为主,Ca2+会抑制针铁矿对可溶态生物炭的吸附.被矿物质吸附后的可溶态生物炭,其微生物降解性显著下降,可降解的碳下降了47.9%~85.3%,土壤矿物质能够吸附保护可溶态生物炭,提高其在土壤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26.
通过研究厌氧消化污泥(ADS)的絮凝调理过程,分析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投药量对ADS的脱水性能与絮体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絮凝调理极大地改善了ADS的脱水性能,毛细吸水时间(CST)从原始污泥的(193.6±0.00)s下降到了最佳投药量下的(5.75±0.21)s,离心上清液粘度从原始污泥的(1.47±...  相似文献   
527.
高速公路植物防护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论述了影响基路稳定性的自然,工程和人为引起的几种因素,包括:大气降水,风沙,大环境植被条件,路基坡度,土壤装况,人畜危害,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实施生物防护工程的具体措施。(1)高速公路发化工程与其两翼绿化程的同步实施,(2)工程措施与植物的措施有机结合,(3)增加绿地覆盖指数与路基的稳定性紧密相关。(4)科学确定适宜的植物种群,(5)合理匹配植物层次。(6)提高绿化的装饰艺术,(7)植物防护措施在重点路段部位的实施。  相似文献   
528.
为探究高毒性含氮消毒副产物HAcAms(卤乙酰胺)的水解特性,选取水中普遍存在的2种溴代HAcAms[BCAcAm(溴氯乙酰胺)、DBAcAm(二溴乙酰胺)]与2种氯代HAcAms[DCAcAm(二氯乙酰胺)、TCAcAm(三氯乙酰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pH、初始ρ(HAcAms)、温度、氯消毒剂和氯胺消毒剂等因素对HAcAms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4种HAcAms在pH为5和7时较稳定,在pH为8~10下发生碱性催化水解反应,并且水解速率随pH升高而增加.②相同碱性环境中,4种HAcAms的水解速率大小依次为TCAcAm > DCAcAm > BCAcAm > DBAcAm,并且初始ρ(HAcAms)(30~150 μg/L)越小,温度(25~35℃)越高,HAcAms水解速率越大.③中性条件下,4种HAcAms在ρ(NaClO)(NaClO为次氯酸钠)为1~5 mg/L时均迅速氯化分解,并且分解速率随ρ(NaClO)增加而增大,4种HAcAms分解速率的大小规律与其碱性水解速率大小规律一致.④当pH为7时,4种HAcAms在ρ(NH2Cl)(NH2Cl为一氯胺)为0.5~5 mg/L下较稳定.研究显示,水中HAcAms在高pH、低初始ρ(HAcAms)、高温及氯消毒剂存在的条件下易水解,其中溴代HAcAms比氯代HAcAms更稳定,其在饮用水与再生水中的风险更需要重视.   相似文献   
529.
分析常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缺欠的基础上,提出了SBR-SBHBR工艺结合活性污泥外循环技术的生物除磷脱氮运行模式,旨在将除磷脱氮这两个相互矛盾的生物处理过程分别控制在两级反应器中高效完成.叙述了该工艺系统的操作过程、高效除磷脱氮的可行性和工艺的特点.采用该工艺可望解决常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中的泥龄问题、生物释磷与反硝化之间的碳源竞争问题和厌氧区的硝酸盐问题等,使功能不同的微生物在各自有利的条件下生长,从而提高系统除磷脱氮的效果和稳定性;该工艺也可望解决常规生物除磷系统处理大量富磷污泥的难题.  相似文献   
530.
丝状菌作为污水生物处理中的常见菌种,被认为是诱发污泥膨胀的主要因素.然而由于其特殊的丝状形态,对污泥颗粒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丝状菌膨胀污泥为研究对象,探究丝状菌对污泥颗粒化过程及维持污泥颗粒稳定性的影响,并对污泥系统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试验分别接种丝状菌膨胀污泥(SVI=241.56 mL·g-1)和絮状污泥(SVI=64.22 mL·g-1)进行颗粒化培养,结果表明,膨胀污泥和絮状污泥颗粒出现时间分别为20 d和40 d,成熟颗粒粒径分别为650μm和700μm,膨胀污泥颗粒化时间仅为絮状污泥的一半.缺氧区添加后,颗粒都有不同程度破碎,但膨胀污泥培养的成熟颗粒SV30/SV5值短期波动后恢复至1,维持稳定性能力更强.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膨胀污泥中norank_o__Saccharimonadales、unclassified_o__Saccharimonadales和unclassified_f__Saccharimonadaceae相对丰度从0.05%、0.01%和0.01%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