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86篇 |
免费 | 44篇 |
国内免费 | 7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828篇 |
废物处理 | 53篇 |
环保管理 | 588篇 |
综合类 | 1368篇 |
基础理论 | 82篇 |
污染及防治 | 40篇 |
评价与监测 | 27篇 |
社会与环境 | 100篇 |
灾害及防治 | 1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55篇 |
2020年 | 53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51篇 |
2015年 | 83篇 |
2014年 | 337篇 |
2013年 | 181篇 |
2012年 | 244篇 |
2011年 | 263篇 |
2010年 | 240篇 |
2009年 | 217篇 |
2008年 | 293篇 |
2007年 | 184篇 |
2006年 | 196篇 |
2005年 | 165篇 |
2004年 | 106篇 |
2003年 | 64篇 |
2002年 | 94篇 |
2001年 | 55篇 |
2000年 | 65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时燕子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2011,(5):20-21
互联网的出现造就了一种延续至今的信息化革命,这是一场极大改变人类生存与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以至于尼葛洛庞蒂高呼信息化带来了“真正个人化时代”。的确,以个人主页、E—MAIL、BBS、ICQ、博客等网络传播工具为媒介的传播形态正在改变着我们传统的交流与交往方式,而微博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宠儿, 相似文献
72.
王新同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2011,(5):40-41
在人们的印象中,包工头往往是指那些和沙子、水泥打交道的工程承包商。但如今,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一种名叫“网络包工头”的新职业悄然而生。 相似文献
73.
王志刚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2011,(7):5-5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6月27日在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低碳发展高级别国际研讨会上说,为实现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将在10个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74.
杨莹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2011,(10):22-23
经济全球化主要是指通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及国际间人员和技术流动等途径,形成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在生产、市场、信息、经济协调等各领域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更加紧密的一种状态和过程,它是在各国经济生活国际化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经济全球化可以是一种状态,表现为世界经济各领域中已经形成和建立的各种经济全球化安排,从而打破了各国固有(原有)的疆界、地域和时空对经济发展的各种限制; 相似文献
75.
李又欣说:“我的梦想是以中国人的身份、以中国公司的名义在国际市场上至少推出一个创新药。”
为了这个梦,李又欣于2007年从德国归来,加入中国制药行业的新锐企业绿叶制药,并将他的这个梦直接融入了绿叶制药的愿景当中。 相似文献
76.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2014,(9):40-41
硅谷,一座科技圈的麦加。朝圣,不知是多少人心中的向往。
易宝支付副总裁余晨不久前分享了其在硅谷半年来的所见所闻。在硅谷,他前后做过的采访有五六十次,其中有互联网先驱,也有企业家、投资人和创业者。 相似文献
77.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2014,(15):6-6
人类只有做到污染物排放负增长,才可能不突破气温上升两摄氏度的“红线”。
7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气候变化专家丁一汇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表示,科学界对气温上升两摄氏度以上对地球有明显负面影响已经形成共识,“到那时,全球10-30亿人口得不到充分的淡水供应,粮食产量下降5%-7%”。 相似文献
78.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2014,(15):53-53
说到大数据,最近互联网各种热词很多,各种概念满天飞,其中不乏忽悠一说。大数据到底是什么,会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79.
梁一铭 《消防界(电子版)》2023,(12):3-5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各行各业中都显示出了极大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当前互联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通信、国防、商业、教育、交通等各个方面,且收获了很好的效果反馈。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应用也在逐步突破界限,向更多的地方扩展。在新社会环境下,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改革与创新,已成为现阶段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互联网+”消防安全管理思想的简单剖析,深入论述了目前“互联网+”消防安全管理在火灾预防中的运用范围及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