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70篇
  免费   926篇
  国内免费   3090篇
安全科学   901篇
废物处理   184篇
环保管理   772篇
综合类   7451篇
基础理论   2819篇
污染及防治   782篇
评价与监测   688篇
社会与环境   243篇
灾害及防治   146篇
  2024年   159篇
  2023年   503篇
  2022年   560篇
  2021年   688篇
  2020年   489篇
  2019年   555篇
  2018年   325篇
  2017年   338篇
  2016年   501篇
  2015年   569篇
  2014年   959篇
  2013年   621篇
  2012年   657篇
  2011年   671篇
  2010年   563篇
  2009年   635篇
  2008年   661篇
  2007年   553篇
  2006年   458篇
  2005年   409篇
  2004年   339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316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92篇
  1995年   177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21.
对杭州市部分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完备性评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从灾害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理4个方面,对2008年以前杭州市编制的部分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完备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类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完备度不一,一些应急预案具有较高的完备度,而一些应急预案完备度偏低;大部分应急预案在灾害监测与预警方面具有较高的完备度,部分应急预案在灾害预防与应急准备、灾害后期处理完备度偏低;各应急预案中志愿者队伍的建设、灾害风险评价、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灾后的保险理赔、重要设施的安全防护、启动应急避难场所等基本事件的缺失率较高,反映了部分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灾害全过程管理理念的缺失。  相似文献   
722.
白腐真菌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及其降解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白腐真菌对多环芳烃(PAHs)的代谢途径、降解机理,阐述了白腐真菌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影响因素和生态效应,并提出了提高白腐真菌修复效率的措施.白腐真菌主要通过分泌木质素降解酶系(木质家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来降解PAHs,这些胞外酶可通过开环作用把PAHs代谢成为水溶性较强的醌类中间产物,再由其他微生物降解这些中间产物直至矿化.在白腐真菌的培养过程中.通过对环境因素及营养条件(如温度、pH值、C/N比、微量元素和转速)的优化可提高胞外酶产量.在修复PAHs污染土壤过程中,生物竞争、营养条件和环境因素等均会影响白腐真菌的修复效果.同时,归纳总结了改善白腐真菌修复效果的一些措施,如真菌-细菌联合修复、添加适当的培养基质、添加表面活性剂、直接施用酶制剂和改善营养条件等.  相似文献   
723.
本文论述了国内外在鞋底防滑性能方面的研究现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预测,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鞋底的防滑性能,以提高运动鞋的质量,对着穿者在运动中的保护起到更好的作用,有助于运动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24.
HSE是一个系统和复杂的过程,在目前体系相对完善的情况下,如何提高雇员的安全意识,积极主动执行体系各项规定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该文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影响雇员安全意识培养的三个方面,通过雇员社会认同性的实现,儿童趣味性与社会竞争性的结合以及人类认识能力巩固的周期性三个心理学研究维度进行了充分的论述,通过提高认识,将有助于增强雇员的安全意识,从而推进HSE管理。  相似文献   
725.
研究了地下土壤渗滤系统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并详细地比较了面积分别为9,45,90m^2以及200m^2的处理系统在工程实际中出水水质的不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土地处理系统面积的增大,出水的各个水质指标(CODcr、BOD5、TP、NH3-N)相应变好。结合施工、运行及管理等方面的优点,推荐收集各户生活污水再集中建设土地处理系统,系统面积在90—300m^2之间。  相似文献   
726.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评价土壤中金属元素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研究土壤中金属元素在结肠阶段的生物可给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集我国一些地区的6种土壤,利用in vitro方法(PBET和SHIME联用)研究土壤中Cu、Zn、Mn在胃、小肠、结肠阶段的生物可给性。研究显示,土壤中Cu、Zn、Mn在胃阶段的生物可给性分别为23.8%~63.0%、21.2%~64.4%、11.7%~35.6%;从胃阶段到小肠阶段,土壤中Cu的生物可给性提高了0.4%~14.4%,而土壤中Zn在小肠阶段的生物可给性降低了6.7%~38.7%。结肠阶段,土壤中Cu、Zn、Mn的生物可给性分别为2.4%~12.9%、5.7%~18.7%、6.2%~18.9%,与小肠阶段相比,分别降低了21.7%~56.9%、0.4%~36.8%、4.5%~19.1%。结果表明,在肠道微生物存在的情况下,土壤中Cu、Zn、Mn在结肠阶段有较低的人体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727.
禾草灵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在土壤中大量残留,对非靶标生物产生危害。为探究除草剂对环境生物的毒性作用,本研究模拟水稻自然生长的环境,评估禾草灵对水稻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禾草灵(200 μg L-1)处理4 d对土壤微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8 d时,水稻生长没有明显变化,但土壤微生物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高浓度禾草灵(1 000 μg L-1)处理4天后,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显著下降(P<0.05),下降幅度分别为8.9%,16.6%和10.2%;处理8 d后,水稻幼苗鲜重显著降低(P>0.05),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下降了13.5%和13.3%。本研究证实高浓度的禾草灵残留会对植物和土壤微生物产生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8.
采矿及冶炼等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其中Cd污染及其带来的健康风险近年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利用弹尾目跳虫开展土壤Cd污染的生态毒理研究,对Cd污染土壤的生态风险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跳虫Folsomia candida(F.candida)暴露在不同Cd浓度污染的人工土壤中,利用跳虫存活数量、繁殖数量及回避行为实验来评价重金属Cd污染对跳虫的生态毒性。结果表明,Cd对F.candida的急性毒性LC50值为2 086.93 mg·kg~(-1),慢性毒性的繁殖抑制(28 d)EC50值为224.95 mg·kg~(-1)。此外,Cd对跳虫回避行为影响的EC50(48 h)为721.26 mg·kg~(-1)。可以看出,慢性毒性的EC50值与Cd对回避行为影响的EC50值近似,但远低于急性毒性LC50值。因此,跳虫F.candida的回避行为和繁殖率对Cd污染土壤有较高的灵敏度,可用来表征土壤中Cd的生态毒性。  相似文献   
729.
为探究工业园区地下水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变化特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地下水和土壤细菌16S r RNA基因高变区域进行序列测定。通过对Alpha多样性、物种组成、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分析,比较地下水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异同。Alpha多样性的比较结果表明,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明显高于地下水,地下水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反映出地下水已受到周边污染源的影响。物种注释结果表明,地下水样品共检出48个细菌门,土壤样品共检出50个细菌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地下水细菌群落的优势类群,共占93.54%,且该工业园区地下水细菌群落呈现出典型的淡水种群特征;土壤中优势细菌门为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Firmicutes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共占85.21%。由于地下水和土壤两者的生态系统和理化环境的差异,致使Actinobacteria、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和Gemmatimonadetes占比在地下水和土壤细菌群落间差异显著,同时使地下水和土壤细菌群落各含有一些特有的优势细菌属(地下水2个,土壤4个)。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工业园区样品的测序结果可以为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的生态评价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730.
采用土壤修复剂治理含油污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油田公司某作业区废液蒸发池内含油污泥处理的难题,采用土壤修复剂对含油污泥污染场地进行修复、治理。介绍了含油污泥处理环保技术关键点,分析了土壤修复剂技术原理,实验室土壤修复实验测定了含油率、含水率,并进行了现场实施,对修复后土壤检测结果表明:土壤中石油类浓度为1.58‰,达到HJ 607—2011《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含油率小于2%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