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230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95篇
综合类   215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70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51.
重庆城乡关联发展的空间演变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在系统分析影响城乡关联发展的几类因素的基础上.利用重庆直辖前后不同年份的数据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技术提取影响城乡关联发展的主导因子,并利用AreGIS将主因子信息空间化.借以直观的对比不同时间城乡发展的空间变化.揭示影响城乡关联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得到的主要结论是:影响重庆城乡关联变化的三大因子是城乡产业结构因子、城乡交流因子以及城镇规模因子。重庆城乡关联变化的特点是重庆都市圈发展稳定,一直处于一级中心的地位;空间分布特点是圈层性日益突出;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硬环境改善相对其他因子的改善更为突出。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得知制度创新是重庆城乡关联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552.
把握数字经济时代机遇,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对社会稳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综合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熵权TOPSIS法,建立计量模型,从要素配置效率的视角研究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探讨数字经济的门槛效应,并进一步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①数字经济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等,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②数字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劳动、资本、土地、信息和数据等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而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可以减少城乡要素错配,优化城乡利益关系,因而要素配置效率在数字经济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具有中介作用。③要素配置效率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受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门槛作用的影响,相对于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而言,较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下要素配置效率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④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即有利于推动区域间协同发展;数字经济的作用也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东部、西部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是促进作用,而对中部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是抑制作用。最后,从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推动数字经济地区间协同发展和推动数字经济区域异质性发展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深化了对数字经济与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解,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53.
中国城乡统筹绩效评估与城乡统筹趋势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中国2000—2009年的城乡统计数据,从人口、经济、社会、生活、资源5方面构建城乡统筹绩效评估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综合评判法、关联性分析和关联度计算等方法,测算了中国城乡统筹绩效,定量评价了中国城乡统筹趋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中国城乡统筹总绩效系数偏离1的程度大,中国城乡差距明显并有逐渐扩大趋势。从城乡统筹单项绩效看,城乡人口统筹和生活统筹绩效逐渐趋好,城乡经济统筹绩效不甚明显,城乡社会统筹绩效波动变化,城乡资源统筹绩效较差。通过正负关联性的计算可知,城乡统筹绩效指数的总体发展趋势与城乡人口、经济和资源统筹绩效指数的发展趋势相一致,而与城乡社会、生活统筹绩效指数的变化趋势相反。从综合指标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发现城乡统筹总绩效与城乡资源统筹绩效、城乡经济统筹绩效和城乡人口统筹绩效的关系密切,资源经济和人口是中国城乡统筹的重点。此外,中国城乡统筹还存在较大的内部差异,比如总量和平均量的差异、投入与产出间的差异、大区域之间的差异以及省际差异。  相似文献   
554.
《劳动保护》2021,(1):43-45
近年来,浙江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重要论述,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以"四个一"为牵引,强化统筹协调,不断探索实践,全面提高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能力。当好参谋助手坚持"一个理念"贯穿始终一以贯之落实防汛防台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提出"一个目标、三个不怕、四个宁可"防汛防台理念,全省上下始终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以贯之推动各项举措落实落细落底。  相似文献   
555.
近年来,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两个至上”,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着力构建指挥调度、风险防控、灾害防治、救援力量、物资保障、应急法治、科技支撑、人才队伍和党的建设“九大体系”。  相似文献   
556.
正近年来,陕西省城镇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建成了一大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为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陕西省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其中推行一网通、一站通、一卡通、一张图,意味着未来公众生活、办事更加便捷。智慧城市建设在陕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相似文献   
557.
环境保护部近日发布《环境保护部机关“三定”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方案对职责、机构、编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和调整,强化了统筹协调、宏观调控、监督执法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理顺了部门职责分工。“方案”的实施将为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558.
城乡互动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由于不同区域在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各区域城乡互动发展的态势也有所不同,正确衡量我国区域城乡互动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科学制定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规划与对策的前提和基础.在综合评价1986-21305年我国省域城乡互动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近20年来中国区域城乡互动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域城乡互动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相似发展水平的区域呈空间集聚分布态势,且20年来格局变化不大.该发现对促进我国区域城乡协调互动发展具有重要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559.
200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全面加强以农房建设安全质量管理和技术服务为中心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建筑工匠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560.
绿色思想     
《绿叶》2012,(6):119
马桂新在环境教育的价值理念上,我们应坚持生态整体主义,而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王民环境教育更主要地是一种环境意识的教育,而不只是环境专业知识的教育。朱启臻城乡一体化不是把乡村变成城市,而是应该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