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63篇
  免费   363篇
  国内免费   707篇
安全科学   2029篇
废物处理   158篇
环保管理   1351篇
综合类   5391篇
基础理论   663篇
污染及防治   399篇
评价与监测   259篇
社会与环境   624篇
灾害及防治   459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65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298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846篇
  2013年   495篇
  2012年   593篇
  2011年   684篇
  2010年   533篇
  2009年   535篇
  2008年   633篇
  2007年   549篇
  2006年   574篇
  2005年   531篇
  2004年   378篇
  2003年   463篇
  2002年   374篇
  2001年   327篇
  2000年   286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正成为全球热点之一,但关于生态城市指标的研究目前尚处于概念性层次上。根据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国际进展的调研,本研究从不同学科角度采用5个模型来综合评价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1)基于经济学的货币化模型——环境近似调整的国内生产净值和真实储蓄串;(2)基于生态学的模型--生态足迹;(3)基于社会政治学的模型——真实发展指数和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在此基础上,根据模型的计算结果和案例城市的实际情况,通过指标的筛选和比较,提出了一套基本适合案例城市情况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建立起了综合评价方法,为政府和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2.
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热岛效应”现象越来越严重。据气象观测,近年我国各大城市气温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除具有“火炉”之称的南京、武汉、重庆外,北京、长沙、合肥、济南、福州、石家庄、郑州等城市的气温每年都在上升,有的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火炉”,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效应”改变了城市气候,加重了城市空气污染,并对城市生态系统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本文对城市“热岛效应”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作初步探讨,提出减缓“热岛效应”并改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83.
城市特定生境下土壤动物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2002年9月至2003年3月间上海3种生境类型下土壤动物的调查,共捕获土壤动物3863个,属27个类群,其中绿地中的类群数和个体数多于农田和废弃地。农田中的优势类群为弹尾类(collembola)和蚯蚓类(Oligchaeta);废弃地中的优势类群为线虫类(Nematoda)、双翅类幼虫(Diptera(L))、螨类(Acarina)和弹尾类(Collembola);绿地中的优势类群为线蚓类(Enchytraeidae)和弹尾类(Collembola)。绿地中的优势类群为农田和绿地中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除12月外均高于废弃地,与Pielou均匀性指数相反,但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规律不明显。土壤动物的数量和种类在10月份最多,随天气转冷而减少,绿地和废弃地中土壤动物个体数于次年3月份逐渐增多,农田中的于次年1月逐渐增多。表聚性显著,Ⅰ层(0~5cm)最多,Ⅱ(5~10cm)、Ⅲ(10~15cm)两层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84.
城市环境质量定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基于对于城市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的研究,阐述了各类评价方法的优缺点,着重介绍了物元模型、投影寻踪评价法、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四种定量评价方法,并介绍了各类方法在城市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85.
发展中国家超前进入循环城市建设的可能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杪 《世界环境》1999,(2):9-11
按循环城市的指导思想建设新城市和改造旧城市是执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以城市污染为主要原因所造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发生的重要手段,现有许多国家忆展开建设循环城市的工作,本文以日本建设循环城市的工作为启迪,明确循环城市的基本概念以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即时应展开的工作。探索实现可持续过程中之中城市建设、社会意识以及产业战略的发展方向示谕其超前进入循环建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6.
陈戈 《福建环境》1997,14(5):16-17
城市建筑群中的民用建设水准是都市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民用建设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其规划、设计、建设关系到千万民众的切身利益,该文就民用建设中的环保问题作了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187.
张树春 《陕西环境》1997,4(3):42-43
本文以西安市为例,介绍了垃圾污染概况及治理经费欠缺状况。分析了排放生活垃圾交费的理论依据和介绍了世界部分的地区排生活垃圾收费的情况。指出加强宣传教育及早收费有利城市环境的改善及市民健康。  相似文献   
188.
本文就黑龙江省主要城市在同一时间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了评述,并与同期例行监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9.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环保模范”的称号只能说是城市环保工作的新起点,而不是终点。本文从几座环保模范城市的模范效应,以及正确处理“创模”与“保牌”关系的调查中,提出以环保模范城市的荣誉为新的起点;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出发点;以发展环保产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深化环保模范城市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90.
李刚  雒步云 《陕西环境》2003,10(2):42-43
宝鸡市是陕西第二大城市,从1995年至2000年间,在气候条件变化、经济高速增长、人口密度增大等因素影响下,城市市区内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问题在总体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出现局部恶化;市区人口膨胀,人均占地面积低于国家标准,超过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在诸多环境问题中,因交通运输产生的有害废气,噪声等污染所引起的环境负效应有所增加并有继续加重的趋势。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宝鸡市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的构想,这对创建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宝鸡市区位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城市中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